道不远人:老子思想的为政之德与为事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体道第一

《道德经》第一章是从总体上体悟、认知“道”。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常道、常名、有、无、始、母、有欲、无欲、玄等。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河上公注:“谓经术政教之道也。”这说的是第一个“道”字,是概念,意思是可以言传之道,是经术政教这些属于细枝末节的指导具体事务的方法。

“非常道”,河上公注:“非自然长生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辉,灭迹匿端,不可称道。”这是说可言传之道不是自然之道、不是长生之道。常道应当以无为来养其神、以无事来安其民,敛藏光辉,隐匿形迹,难以评价。也就是说,自然长生之道是不可以言喻的。

“名可名”,河上公注:“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意思是可以称道之名是富贵尊荣这些世俗认为高贵的名声。这些名声可观、可感,是世俗之名,为世俗之人所津津乐道。

“非常名”,河上公注:“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这是说富贵尊荣这些世俗认为的高贵之名,不是自然永恒之名。常名应当是如婴儿尚不会说话,鸡蛋还未孵化,珍珠在贝壳中,美玉在顽石中,虽内心分明,外部却好似愚昧顽固。河上公以一系列的比喻,来说明常名质朴纯粹,没有任何修饰,虽不引人注目,但本质纯厚、美在其中。

王弼对此的解释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这是说可以言传之道、可以称道之名,是形而下的具体事物,并不是一般规律。所以常道不可言传、常名不可称道。

这还不够,老子对“道”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河上公认为,无名指的是道,道无形,因此不可以名状;有名指的是天地,天地有形位——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三才”都是可以名状的。无名是天地的本始,是混沌未开,阴阳未判;有名是天生地化,混沌已开,阴阳剖判。继之以天地含气生万物,万物不断生长、分化,不断产生新物,这样,具体之名就层出不穷。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王弼认为,妙是微小之极,“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万物之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看到的,只有保持内心无欲空虚、持静守中,才可以观察到万物刚刚萌发的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河上公注:“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这是说通过人的欲望,能够观察世俗之人的旨趣,即追求。王弼注:“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王弼解释得更为清晰,他认为,归终就是归根结底、根源之意。凡事有之以为利,必以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详解);要回归根本,必遵循道而后能够达到。通过人的欲望,就能够观察到他最终的动机和根源。河上公的“观世俗之所归趣”与王弼的“观其终物之徼”,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皆为人的欲望与追求。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河上公注:“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天中复有天也。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能知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这是说,有欲与无欲同出于人心,但名称不同,无欲者会长存,有欲者将亡身。玄就是天,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都获得天的精气,天外还有天,天赋气性有厚有薄,受到中和汁液的滋养就能生出圣贤,受到错乱玷污就会生出贪淫。能知道天外有天,天赋气性有厚有薄,除去情欲,执守中和,这就称得上是找到了“道”的要领和入“道”途径了。王弼认为,“两者”指的是“始”与“母”,即无名与有名,同出指的是同出于玄,异名是指在首称作“始”,在终称作“母”。“始”与“母”的创生者是难以命名的,所以称作“玄”,“玄”又不止一“玄”,所以叫“玄之又玄”,众妙皆从它而出,所以叫“众妙之门”。关于“两者”的解释,河、王意见不同,河上公认为是有欲与无欲,王弼认为是始与母,差异较大。苏辙对此的解释是:“自其无名,形而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立矣。自其有名,播而为万物,万物育而名不可胜载矣。故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入于众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常有,将以观其徼也。若夫行于其徼而不知其妙,则粗而不神矣。留于其妙而不知其徼,则精而不遍矣。以形而言有无,则信两矣。安知无运而为有,有复而为无,未尝不一哉。其名虽异,其本则一,知本之一也,则玄矣。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又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言玄则至矣,然犹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则尽矣,不可以有加矣,众妙之所从出也。”大意是说,从无名生而为天地,天地定位,名就建立了。自有天地之后,万物滋生,万物滋生则其名数不胜数。因此,无名是道的本体,有名是道的运用。圣人体察到道通行于天下,能够入于“众有”之中,“众有”却感受不到它,这就可以观察“众有”的奥妙;能够体会它不存在却又无处不在,就可以用来观察世俗之人的追求。如果只停留于世俗之乐而不知其中的奥妙,就会陷入粗鄙而失去灵性。如果只知其中奥妙而不知世俗之乐,就会陷入精致而流于一端。如果只以形质去谈论“有”“无”,那么“有”“无”就分裂为二了。怎么就不知道“无”化而为“有”,“有”又变而为“无”呢?“有”“无”未尝不是一体。“有”与“无”虽然名号不同,但从根本上讲是一体,知道了它们根本是一体,就知道这个一体就是“玄”。凡是远而无际的,它的颜色更加深远幽冥,所以老子经常以“玄”称极远。“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说玄是极点,但仍然有一个中心在那里。玄之又玄就是到了尽头,不可以再往前了,众妙就是从那里出来的。

“道可道,非常道”蕴含着极其深奥的智慧,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这个智慧传递出这样的信息:“道”是可以知道的,但不一定是你所知道的那个道理,也就是道可道,但非尔所闻之道。通过这一章,我们能从总体上去认识“道”,道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小问题,而是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大问题和根本问题。“道”既是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又是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道”既是有,又是无,既有形,又无形,既是虚,又是实;道之常有常无包含着“有无相生”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智慧。有名无名、有欲无欲、“同出而异名”,是天人合一、和合生物的理念,是矛盾对立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