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低效、城市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当然,尽管我国城市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但是城市问题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地方性特征。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准确把握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优化城市发展路径与空间布局,进而促进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责任。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就实践来讲,智慧城市也是当前促进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诉求。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不仅面临着社会稳定、精准扶贫、经济振兴的压力,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因此,通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与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现实选择。民族地区可以利用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以全新的思维观念和科技手段加以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和遗留的各种社会问题。
青海大学杨娟丽副教授一直在从事智慧城市研究,其在国家社科基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智慧城市研究”项目的资助下,更是对西部民族地区如何走智慧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这本著作的出版,既在理论层面丰富了现有的智慧城市研究成果,将智慧城市理论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又是一次很有探索性的创新研究,更为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建设性思路与针对性建议。
本书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智慧城市的技术局限,基于科技、人文与绿色发展理念,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维度对民族地区智慧城市的现状、问题、建设模式及路径与策略进行了系统性思考,为我们理解民族地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分析框架。杨娟丽副教授在书中界定了民族地区人文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对智慧城市“绿色、人文、城乡结合”的新要求。民族地区建设智慧城市,不是单一的基础设施与科技的投入,杨娟丽副教授针对性地构建了民族地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的智慧城市需求与满意度,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不仅有理论层面的探索,还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书中明确指出打造民族地区特色智慧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提出了民族地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城市发展规律、整体治理等建设思路、保障措施以及建设对策等内容,并探讨了民族地区智慧化精准扶贫和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两个案例。这将为民族地区的智慧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很多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而需要长期持续的跟踪和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边疆的巩固和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带动更多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涌现,并在丰富和拓展西部民族地区智慧城市研究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知识财富。
甄峰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0年10月于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