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3.2.1 各级各类政策对中国智慧城市的推进
在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道路上,政府一直在政策层面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各类政策、条例、管理办法对智慧城市建设予以保障和支持。2012年1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是我国在国家政策层面首次提到智慧城市,该政策对智慧城市后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2012年11月22日出台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是第一部与智慧城市相关的管理条例,强调了智慧城市的新模式特色与建设内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试点城市的工作,并部署了第一批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的申报工作,以及2013年和2014年的第二、第三批的申报工作。
201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对《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议,建议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重点推进五方面、十个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组织10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这个举措可以明显看出智慧城市在我国发展中质的变化,从最初的概念层面转变到各个政府部门联合起来解决,并互相进行统筹协调的局面。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这意味着在国家层面智慧城市已经正式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发展策略。
201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针对群众广泛关注的医疗、教育、社保、就业、养老服务等民生问题,采取高效、效益好、示范意义大的信息化手段,加大力度解决社会的焦点问题。从民生服务的视角来看,信息惠民对智慧城市建设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014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引入智慧城市,并强调了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手段。《关于同意深圳市等80多个城市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通知》的发布,意味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智慧城市建设支撑政策的落地。
表3-1 我国与智慧城市相关的主要政策一览
续表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智慧城市的发展给予了进一步的重视,提出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
截至2016年6月,已经有超过27个部、委、办、局等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在智慧城市领域颁布了相关政策,促进城市智慧化建设。(5)2016年4月召开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级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提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制定新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实施“互联网+”城市计划,开展100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这对深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明确了智慧城市的新内涵,并明确了在服务领域、新型智慧、众创空间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建设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注重智慧城市的感知社会、畅通决策和辅助决策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