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共有五大传统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和甘肃牧区。其中,内蒙古牧区居五大传统牧区之首。传统牧区因其民族性、地缘性、政治性及生态性等显著特点,成为我国比较特殊的一类区域经济主体。如果按牧区的行政建制划分,我国现有牧业旗县(市)264个,占全部县域数的12.8%,东中部和东北地区有牧业旗县(市)36个,占13.6%。西部地区有牧业旗县(市)228个,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份,占全国牧业旗县(市)的86.4%。其中,内蒙古牧区含33个纯牧业旗市和21个半牧业旗县(市),合计54个。
33个牧业旗市(1)是内蒙古牧区典型的纯牧业旗市,蒙古族人口约占内蒙古牧业旗县(市)总人口的41.3%。在长达4200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边境线上,共有20个边境旗,而33个牧业旗市中就有15个,属于典型的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边境旗,是地缘政治学应该关注的地缘关系敏感地带。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33个牧业旗市也存在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因此,和谐牧业旗市的构建,关乎民族团结和政治安定。
33个牧业旗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生产总值排第一位的鄂托克旗是最后一位的阿拉善右旗的15.8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多的东乌珠穆沁旗是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少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的3.3倍。33个牧业旗市在内蒙古102个旗县(市)中,生产总值排名在前50的只有11个,而且名次居后者占多数。33个牧业旗市牧民生活贫困,内蒙古共有国家级重点贫困旗县31个,33个牧业旗市中就有10个。可以说,牧民增收脱贫直接关系到牧区的繁荣稳定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更关乎国家安全问题。
33个牧业旗市的草原生态功能和草原生态经济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33个牧业旗市草原面积约6300万公顷,占整个内蒙古草原面积的92%。草原作为陆地上第二大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和抵御风蚀能力,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发挥着净化空气、固碳释氧、存储碳等生态功能。从草原生态功能中衍生出来的生态经济价值十分巨大,远远超过了草原自身的经济价值。草原孕育着悠久的草原文化,并与游耕文化、农耕文化共同组成了我国经济文化区的三大类。草原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兼容并蓄的文化,因草原文化自身的独特性,衍生出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这是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的关键,也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2)。
草原生态经济价值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保护草原,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的生态经济价值才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为基本前提。201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被定位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生态地位可见一斑。
曾经强势的中原农耕文明冲击着游牧经济,游牧草原畜牧业逐渐定居化,并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大众化方向迈进。滥垦过牧使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受到极大破坏。从2000年开始引入环境政策,恶化态势虽有缓解,但恶化趋势还未得到遏制。2015年《全国草原生态监测报告》分析显示,草原生态系统仍然不够稳定,比较脆弱,极易受到降水等气候因素及利用方式的影响,草原生态距全面恢复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更令人担忧的是,草原生态环境破坏因子正从滥垦和过牧转变为粗放的牧区工业化。近十几年来,33个牧业旗市凭借草原、畜牧、矿产资源及能源等诸多独特优势,成为推动内蒙古区域经济增长的亮点。自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在过去将近70年的历史演进中,33个牧业旗市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从1947年的94.5∶2.1∶3.4变为2015年的11.4∶61.6∶27.0。到2003年,第二产业产值(40.2%)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值(29.2%),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从“一、二、三”模式演变为“二、三、一”模式。很多学者曾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展开研究(王俊霞、贾志敏,2012;汪中华、邹婧喆,2015),研究显示,与环境污染相关性最大的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产业结构(王青、赵景兰,2011)。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经济发展会引起产业结构变动,同时经济发展又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若生态好资源佳,往往能培育出特色优势产业,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无效低效的资源利用,只会带来经济的畸形发展,对生态造成难以恢复的灾难性后果。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切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了实现美丽中国时间表: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实现美丽中国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直接影响着美丽中国的整个进程。
基于此背景,本书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和调整为本体展开研究,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通过梳理将近70年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探寻其演进规律,对产业结构演进展开实证分析,挖掘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要求,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评价其演进效果,审视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刻反思,并提出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和调整建议,以期实现生态保护、牧民增收和牧区经济发展“三赢”。
1.1.2 研究意义
产业结构是联结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最为重要的纽带,其调整优化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减少地区贫困的根本性要求。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也是我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还是民族集中贫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态安全等多种功能在此叠加。草原需要变美,牧民需要增收,牧业旗市需要经济发展。因此,唯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将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对从根源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草原牧区尤为如此。因此,以生态性和民族性特点十分显著的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和调整为本体展开研究,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产业结构理论的深化和补充。
在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最尖锐之时,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适时提出了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切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了到2035年实现美丽中国的时间表。因此,严守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空间,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美丽中国,成为33个牧业旗市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此前,为避免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使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开发相匹配,国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中就有28个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由此可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重点。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落实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从源头上扭转牧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内蒙古牧区又快又好的发展和牧民增收脱贫,进而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和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