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纠正孩子磨蹭拖拉的习惯
一位科学家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一天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是时间的不同利用,决定了人一生的价值。
程丽丽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每天早上从起床到出门,本来50分钟完全能做好的事,她磨蹭到一个半小时,因此她时常迟到。
上初二的李小明,做作业时不是咬指甲、啃橡皮,就是玩手机,本来两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他磨蹭到三个多小时,妈妈催他睡觉,他厌烦地回答:“着什么急,作业还没完成哩。”
已是高中生的邓飞,上课五分钟了,课本还没拿出来,思想还没集中,老师提问,他不知所措。一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成绩却是倒数几名。
郑吉星学习努力,立志考入名牌大学。由于平时养成办事拖拉的习惯,当年高考答题时间不够用,理综试卷白白丢失了39分,语文、数学也是草草收场,结果只考上一所二本学校。大学毕业后,他参加公务员竞聘考试,还是由于试题没答完,落了个“名落孙山”。爱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每天忙忙碌碌,成绩却总是不理想。磨蹭拖拉的习惯,给孩子造成一系列苦果,制约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不知您的孩子是否存在这些现象:
(1)听课、看书、做题磨蹭拖拉,心身不能快速高度集中,大脑不能进入最佳状态,思考不仅缓慢,而且不能深入。
(2)浪费时间,不能快速准确完成作业,不能探讨出解题规律,也没有时间阅读其他书籍。
(3)时间无端消耗,不能抽出时间锻炼、休息,不能保证晚上充足睡眠,学习时精神不振、疲劳倦怠,不能专心致志,学习效率低。
也许有人会问,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磨蹭拖拉现象?其实是事出有因:
(1)缺乏时间观念。小孩子由于生活经验缺乏,没有时间观念,办事没有紧迫感。
(2)易受环境影响。小孩子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外界有风吹草动,他就好奇观看。
(3)知识没掌握。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做题十分吃力,耽误时间太多。
(4)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办事没计划、没安排、随心所欲,耽误很多时间。
(5)受情绪影响。人们对没有兴趣的事,总是采取消极应付的办法。有厌学情绪的孩子为了不挨批评,就以磨蹭来应付家长。
在“钟表王国”瑞士的温特图尔钟表博物馆内的一些古钟上,刻着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格言:“如果你能跟上时间的步伐,你就不会默默无闻。”
心理学家发现了帕金森时间定律: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异惊人。一个工作效率高的人,即使同时应对几件事也能应对自如,紧张有序;而一个行动迟缓、推三阻四的人,往往一事无成。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其实就在于前者养成了高效做事的习惯,而且掌握了做事最简捷的方法。而后者只是习惯拖延,事情总是做不完,所以时间也总是不够用。
一位科学家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一天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是时间的不同利用,决定了人一生的价值。
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提出,时间是你自己可以握在手中的最宝贵的财富,请认认真真地、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要平白无故在无聊的事上消耗一分钟或哪怕一秒钟,千万别忘了不珍惜时间就相当于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能否改变孩子磨蹭、拖拉习惯,不仅关系到学习成绩高低,也关系到将来社会竞争中,是优胜还是被淘汰。
怎样纠正孩子的磨蹭、拖拉习惯?提出几点,不妨一试。
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要克服磨蹭拖拉习惯,前提是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孩子做事时要求他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事情做好了就让他去玩耍,或看电视,或打球,让他感受到抓紧时间做事和磨蹭拖拉的好坏。
指导孩子学会排除干扰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习时把玩具等物件从书桌上拿走,减少诱惑。孩子一些影响专心的习惯动作,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协商,引导孩子逐步减少。
教会孩子科学安排时间
一是父母要身体力行,做事情要雷厉风行讲究效率。二是用名人惜时如金的事例给予启发。三是帮助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每天按时间表做事,做得好就赞扬,违反了就惩戒。
启发孩子保持良好情绪
多与孩子谈论他的进步,他的优点;在他遇到困难时多鼓励支持,让他满怀信心;在休息时谈论一些趣闻,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孩子作业太多,就帮他分清轻重,合理处置。
讲明感受实施间接惩罚
平心静气地告诉他:“看到你磨蹭拖拉的习惯,我们很担心,这样下去,再用功也不会有好成绩,一切希望都会落空。”改变磨蹭拖拉习惯,坚持必要惩罚,比如出现磨蹭拖拉行为,就要取消看电视节日,取消周末准备看电影的约定,取消周日春游的计划等。
学会运用自然后果惩罚
和他协商好,明确规定多少时间去做多少事,不要更多地唠叨,时间到了就停止,如果作业没完成让他挨批评,以提醒孩子下次注意。这种自然惩罚法,比父母一味催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