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磨蹭:儿童时间管理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让孩子懂得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零星的时间,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为完整的时间。所谓“积土成山”是也,失去一日甚易,欲得回已无途。

——卡耐基

时间管理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小时候,我们对时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比如,“时间快一点儿过去吧,让我快点儿长大,我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时间快一点儿过去吧,赶快到暑假吧,我就能够自由自在地玩耍了”“时间快点儿过去吧,我就能吃到好吃的了”。

在孩子的世界中,时间总是漫长的,他们总希望时间能快点儿过去。为了让时间过得快一点儿,他们会不停地消磨时间,从而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因此,为了让孩子成年之后,不为自己小时候浪费时间的行为感到悔恨,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孩子长大之后才能从容地面对时间紧迫的状况,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明天就是依依上小学的日子了,妈妈正在帮依依收拾书包,依依坐在一旁焦急地等待。妈妈收拾完书包,依依就迫不及待地背上了书包,在镜子前面照了照,高兴地说:“从明天开始,我就是一名小学生了。”

虽然依依很高兴,但是妈妈却担心起来,小学是和幼儿园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进入小学,不只是玩耍,还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也有了更多的限制和规矩。妈妈担心依依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几天,依依的表现完全印证了妈妈的担心。

上了小学,起床的时间比在幼儿园的时候早,但是依依的作息时间却仍然停留在幼儿园阶段,每天都需要家长催促她起床。尤其是前几天,依依总是磨磨蹭蹭地才起来,几乎每次都是踩着铃声走进教室的。

上小学之前,依依每天晚上会练习钢琴和画画,但上了小学之后,学校会不定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因此,有时候会打乱练习钢琴和画画的计划。

时间还是那么多,但是需要做的事情增加了,原本的日程突然被打乱,依依很难适应,需要家长提醒才能想起来。

为了改变现状,妈妈决定帮助依依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妈妈带着依依去超市买了一个闹钟,依依很喜欢这个闹钟。妈妈开始教依依给自己设定闹钟,将闹钟调好之后,闹钟就会及时提醒依依。从来没有使用过闹钟的依依,对自己选择的闹钟情有独钟,总能按照闹钟的提醒去做事。无论做什么事情,依依都会提前调好时间,只要闹钟响起,她就立刻行动,绝对不会磨磨蹭蹭。

进入小学,学习内容增多,需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影响自身健康。

故事中的依依明显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时间观念淡薄,什么事情都需要家长提醒和催促,做事的效率低下,学习和生活搞得一团糟,好在依依的妈妈及时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用闹钟定时的方式帮助依依树立了时间观念,提高做事的效率,让依依更好地适应了小学生活。

学会时间管理,无论出现怎样的突发状况,孩子都能够从容面对。学会时间管理,可以给孩子带来许多好处。

第一,学会时间管理,也就学会了管理自己。

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再加上没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他们总是想起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把一件事情做完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比如,有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突然想看故事书,他就会抛下作业去看故事书;有的孩子正在吃饭,却会被电视上精彩的动画片所吸引而忘记吃饭。

孩子的这些行为让家长很头疼,不仅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还会浪费很多时间。本来10分钟就能吃完饭,非要拖到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是,当孩子学会时间管理之后,就会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会在规定的时间做好一件事情。另外,良好的自控能力会让他们将一天所要做的事情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他们会在该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主动去做,不会总是等着别人去提醒。

第二,学会时间管理,让孩子的生活更加充实。

不会管理时间的孩子,经常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总是觉得时间很多,无事可做。他们会用发呆、重复做无意义的事这样的方式来打发时间。因此,他们的生活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大好的时光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当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在每一个时间段内总是有事可做,这样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生活,还能让他们在充足的时间中学到知识、放松身心、开阔视野,给他们带来很多好处。

另外,孩子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件事情之后,不会影响其他的事情,当所有的事情都按部就班地完成之后,也会让孩子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

第三,学会时间管理,让孩子收获更多的肯定和信任。

不会管理时间的孩子,经常会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而瞎捣乱,有时候还会无缘无故地大吵大闹,或者缠着别人和他们玩,让别人十分头疼,不仅要经常为他们操心,还要应对他们各种各样的无理取闹。

孩子学会时间管理之后,就不会无事可做,他们会将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不会给别人制造麻烦。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家里、学校,甚至将来走向社会都能够获得别人的肯定和信任。

这就是时间管理能力对孩子的影响,它能够让孩子的生活井然有序、丰富多彩,让孩子受到更多人的喜爱,给孩子留下一个丰富而快乐的童年。

管理时间,先教孩子管理好自己

经常听人抱怨:“时间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别人总有那么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加班。”

其实,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偏向任何一个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分一秒度过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方式不一样。

时间就在那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所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因此,要想更好地管理时间,我们首先应该管理好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总是埋怨时间不公平。

对孩子来说,他们并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会认为时间和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时间无所谓是否虚度,他们只是想让时间快点过去,而不会想到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应该做些什么。结果,由于孩子没有合理的安排,没有对自己进行很好的管理,造成了时间的白白浪费。

考场上,大家都在埋头答卷,每个人都显得很紧张,有一个人却非常淡定,这个人就是早早做完卷子的壮壮。

这一场是数学考试,壮壮拿到卷子之后,上下看了一眼,觉得题目很简单,拿起笔就开始写。过了半小时,壮壮就答完了卷子。

答完后,壮壮并没有检查卷子,他觉得这么简单的题目根本就不用去检查,肯定能得100分。

壮壮看了看时间,还有40多分钟,这段时间干什么呢?就这么坐着实在太无聊了。于是他就开始东张西望,看到有的人眉头紧蹙,他心想:肯定是被什么题难住了,这么简单的题目还用得着这么思考啊,真是一个大笨蛋!想到这里,他的嘴角露出了嘲讽的微笑。观察了一会儿,壮壮觉得很无聊,就开始望向窗外,可是窗外除了光秃秃的树干和灰暗的天空,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也很无聊。

壮壮看了看手表,还有20分钟,时间过得这么慢,如何让这20分钟快点过去呢?就在壮壮这样想的时候,桌上的草稿纸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做完卷子之后,还剩下很多草稿纸没有用。壮壮拿起一张草稿纸胡乱画了起来,画完一张,又拿起另外一张接着画。

就这样,20分钟的时间在壮壮毫无目的的涂鸦中过去了。交卷的铃声终于响起,壮壮长吁了一口气,拿着自己的卷子快速走到讲台前,非常自信地交了卷子。

几天后,考试结果让壮壮彻底傻了眼,卷子上那个80分的成绩十分显眼,这是他没想到的。

壮壮检查过卷子后,发现很多错误都是因为自己的马虎造成的,如果仔细检查,肯定能检查出来。

壮壮之所以没有取得好成绩,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好好地管理自己,没有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当他答完卷子,完全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好好检查,如果好好检查的话,他也不至于因为马虎而扣分。

壮壮在考试时的表现是什么样呢?当他答完卷子后,并没有仔细地检查卷子,而是一直在想如何让剩下的时间快速过去。他做出各种各样的举动,先是观察其他的同学,接着望着窗外走神,当他做完这些的时候,发现时间还剩下一半,就开始漫无目的地在纸上乱画,最终将余下的考试时间消耗殆尽。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壮壮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很差的人,在他看来,考试就意味着答卷子,把卷子答完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他没有好好地检查卷子,而是用一些毫无意义的行为打发了剩下的时间,结果成绩让他傻了眼。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壮壮一样的孩子,他们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总是把完成任务当作目的,当任务完成之后,他们就会觉得时间是自己的了,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他们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就会导致他们的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中白白浪费。

但是,孩子并不认为自己的时间被浪费了,当家长指责他们浪费时间的时候,他们还会理直气壮地和家长说:“这是我自己的时间,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时间有的是,浪费这点时间算什么!”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反驳家长,是因为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差。而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并不是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方式去培养,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我们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时间很重要,要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这样的话语很难让孩子接受。

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家长不妨换个角度,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形成“不是在管理时间,而是在管理自己”的意识。从对他们自身有益的角度出发,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接受意见和建议。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呢?

家长应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时间的关系。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们对时间的认识不应只限制在时间的定义上,而是应该知道时间是什么,知道时间和自己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时间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

家长要让孩子懂得时间可以让他们进步,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有了时间的帮助,他们的身体才能够不断成长,心理才会不断成熟,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交到更多的朋友,为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家长可以让孩子体会时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当有了充足的时间后,他们才可以玩游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继而发现更多好玩的事情。时间和他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东西。

家长还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即使他们是孩子,所拥有的时间也不会比别人的多或比别人的少。人终究会长大,终究要面对更多事情,不要等到长大后再埋怨时间不够用。

家长要引导孩子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时间,要让他们意识到时间不是一个玩具,喜欢就抱抱,不喜欢就丢掉,因为丢掉的时间是没有办法再捡起来的。

家长可以让孩子和时间成为好朋友,让孩子意识到,时间永远陪伴着他们。要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各种事情,从而感受到时间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当孩子了解时间和他们的成长密切相关时,就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迟到是很严重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守时

守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简单地遵守规定的或约定的时间,更是人们素养的体现,是团队中最基本的纪律观念,更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准则。

卡耐基说过:“如果你想结交朋友和有影响力的人就要准时。”作为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守时的习惯。

很多孩子没有守时的意识。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不守时的孩子,他们不按时上学,不按时交作业,不按时参加集体活动,因为不守时,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闹钟已经响了第二遍,程程不耐烦地将闹钟关掉。这个时候闹钟上显示的时间是8点半。

妈妈见程程还没有起来,就走进房间叫程程起床。

妈妈:“程程,赶快起来吧,今天学校不是组织夏令营吗?约好的是9点出发,现在已经8点半了,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

程程:“只不过是夏令营,又不是什么重要的活动,晚一点儿也没关系。”

妈妈:“夏令营又不是你一个人的活动,如果你迟到了,就会有很多人要等着你,你耽误的不仅是你自己的时间,还有大家的时间啊!”

程程:“不会只有我一个人迟到的,每次集体活动的时候总有人迟到,每次出发都会比约定的时间晚。”

妈妈:“我们不用管别人怎么做,我们得管好自己,你一个人不迟到,集体活动的时间就会少耽误一些,玩耍的时间就会多一些。”

程程:“就算我早去了,也还是在那里等着啊!”

妈妈:“不能因为别人迟到而浪费自己的时间,你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和同学聊聊天,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感情,了解一下你们去的地方,计划一下到了目的地都要干什么,不要等到了目的地再去想干什么,最终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程程听了妈妈的话就开始起床,但因为路程的原因,程程还是迟到了。当程程到达集合地点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已经到了,看着在骄阳下等待的老师和同学们,程程感到很羞愧,他红着脸走进了队伍当中。这个时候已经9点15分了,可还有几个同学没有来,老师和同学们只能继续在骄阳下等待。等人都到齐了,这个时候已经快9点半了。

好不容易出发了,可在路上又遭遇了堵车,到目的地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晚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因此,同学们的活动相应就减少了,程程最期待的山间探险活动也被取消了,这个时候程程才意识到迟到带来的严重后果。

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总是迟到,他们认为只不过是晚到一会儿,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没有认识到浪费自己时间的同时,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

故事中的程程刚开始的时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面对夏令营这项活动,从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看别人总是迟到,可见他之前并不是一个喜欢迟到的孩子,久而久之也养成了不守时的习惯。

程程妈妈的教育方式是值得赞赏的。在程程要迟到的时候,妈妈没有一味地催促他,而是对他进行教育,让程程意识到自己才是守时的主角,并且告诉他不能随波逐流,不要因为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跟着做,还教会他合理利用时间,最终让程程意识到迟到的严重后果。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像程程妈妈这样做,部分家长只会一味地催促孩子。但是,这样做不仅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孩子守时,家长就要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学会守时。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具体的时间概念。

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孩子的时间观念是抽象的,他们知道今天和明天,但对时间没有具体的概念。此时,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时间教育。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星期的概念,让他们知道每周有7天,周一到周五是小朋友去幼儿园的时间,周六和周日是全家人在一起休息、玩耍的时间,这样孩子就会大体知道他们在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可以逐步给孩子灌输月和年的时间概念。在这之后,家长可以通过诗歌的方式来讲述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传统节日,如全家人的生日、春节等,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当孩子对这些具体的时间有所了解之后,家长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时间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孩子对时间产生具体的认识。孩子就会知道时间的珍贵,知道失去的时间无法再回来,心中就会有珍惜时间的概念。渐渐地,他们会清楚地知道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出发去幼儿园,几点放学回家,几点到几点应该做什么事情。

第二,让孩子感受到守时的快乐。

在教孩子管理时间的时候,家长要提醒他们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应对突发事件。家长带着孩子做出的所有安排都可以留有时间调整的余地。比如,小朋友们约在公园玩,玩到什么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没必要纠结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而准时或在约定时间前到达是应有的礼貌,应提前预留时间。

第三,让孩子养成事务分类的习惯: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调整的。

必须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必须完成;而其他时间家长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当孩子提前完成计划时间内要做的事情,空余出来的时间应由他们自己安排。

孩子懂得了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在既定时间内节约时间,有什么样的益处,他们自然懂得应抓紧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必须完成的事情。

第四,让孩子承担不守时的后果。

很多家长总是喜欢催促孩子,不停地和孩子说不守时带来的严重后果。事实上,孩子如果没有亲身体会到不守时的严重后果,家长说得再多也是无用的。

家长不如适当放手,让孩子亲身体会不守时的后果。比如,孩子赖床,家长不必催促,让他们体会因迟到而受到惩罚的后果,当他们站在门口接受同学们异样的眼光时,他们就不会再迟到了。

第五,耐心的等待。

等待孩子成长就像等待花开一样,花总是悄无声息地为绽放做准备,当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时,花会在不经意间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容颜。孩子的成长同样如此。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总会犯错,会有各种不完美,家长需要不断调整自我,配合孩子成长的轨迹,跟上孩子的脚步与心智发展,孩子的人生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

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好自己的事情

每次出门或者进行某项活动的时候,孩子总是磨磨蹭蹭的,家长会不停地催促孩子,“你能不能快点儿啊,马上就要迟到了”“穿个衣服怎么这么慢呢”“你快点儿,再不快点儿我们就要走了”,但孩子似乎并没有加快速度。

家长通过这样的话语催促孩子,想让他们提高做事的效率,孩子却不买账。在他们眼里,家长的催促就是一种威胁,是毫无意义的啰唆,这样的催促很难让他们紧张起来,有的时候还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家长越是催促,他们反而越慢。

其实,管理时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里,家长只起到引导作用。如果家长过分干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不用担心什么,爸爸妈妈会提醒的。久而久之,他们就懒得去管理时间,而将这件事完全推给父母。

因此,要想让孩子更好地管理时间,家长就要让孩子参与到其中,让他们通过自我约束去管理时间。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和孩子做出约定,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会时间管理。

星期天,全家人一起约好去游乐园,这让青青非常兴奋,以至于睡不着觉,到了晚上12点多,青青才睡着。

由于前一天晚上太兴奋了,第二天早上青青没有精神,她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妈妈催促了几次,青青仍然没有要起来的意思。妈妈看了看表,已经8点了,心想:周末本来就堵车,再不出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游乐园。但是看着赖在床上的青青,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时候,爸爸走到床边,不知道在青青耳边说了什么,青青马上就起来了,穿衣服、洗漱、吃饭、出门一气呵成。

妈妈非常纳闷,爸爸到底对青青说了什么呢?

原来是爸爸和她做了一个约定。

爸爸在青青的耳边说:“妈妈已经给你做好了早饭,衣服也都给你准备好了,现在给你半个小时的时间,到时如果你没有来,我和妈妈就先走了,你就得自己去游乐园了,至于怎么去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我希望你能够准时出现,我和妈妈在门口等着你。”

青青的爸爸没有催促她,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约定,给了青青半小时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青青必须做好准备,如果超了这个时间,她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爸爸的约定“吓跑”了青青的“瞌睡虫”。

青青的爸爸非常聪明,他没有催促,只是让青青意识到时间是自己的,自己耽误时间和父母没有任何关系。

对孩子来说,约定好一个时间,就如同给了他们一个努力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孩子会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孩子会意识到时间是自己的,不是由父母掌控的,自己才是时间真正的主导者。

但是,家长在训练的时候也要灵活掌握一些技巧,因为孩子的年龄和接受能力不一样。那么,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根据孩子的年龄规定相应的约定时间。

不同年龄的孩子接受能力不一样,家长要考虑到这一点,和孩子做的约定要在其能力范围内。比如,对还没有上小学的孩子来说,约定的内容,就不要太严苛。这么大的孩子也许刚刚认识和记住时间,可以等他们有了时间概念,再严格要求。

在做约定的时候,家长可以将时间定得长一些,给足孩子接受和缓冲的时间。当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家长还可以帮助他们一起完成,适当地延长时间,给孩子一些鼓励。

第二,约定的时间要确定。

有的家长在和孩子做约定的时候经常会用“十几分钟”这样的词语,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混淆,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事情,因为十几分钟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11分钟是十几分钟,19分钟同样是十几分钟,孩子在学习时间的初级阶段,还不能灵活理解,这就需要家长准确描述。

第三,和孩子约定好“可以提前完成,但是不能超过时间”。

和孩子进行约定,就是为了让孩子充分地利用时间,学会珍惜时间。因此,在做约定之前,家长也要和孩子约定好惩罚的事宜,如果超出了时间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这个约定就是没有意义的,不仅不能让孩子珍惜时间,还会让孩子养成不遵守约定的习惯。另外,家长还要鼓励孩子提前完成,这样他们就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四,切忌对孩子进行体罚。

当孩子没有遵守约定的时候,有些家长会采用“罚站”“不让孩子吃饭”“打孩子”等方式进行惩罚,这都是不合理的。如果家长长期对孩子进行体罚,会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他们会害怕遵守时间,当和别人进行时间上的约定时,他们会非常紧张和恐惧,进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他们更加难以遵守约定,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严重的后果。

当孩子没有遵守约定的时候,家长可以采用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间或者玩游戏的时间等方式来进行惩罚。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时间

很多家长怕孩子浪费时间,经常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并且不停地催促他们,这样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磨蹭,时间反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当家长批评孩子不懂得利用时间的时候,孩子还会理直气壮地反驳道:“时间虽然是我的,却都被你们安排满了,我一直在尽力按照你们的要求做,做不到我也没有办法。”

其实,孩子的反驳也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家长总对孩子说:“爸爸妈妈这么做是为了你好。”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剥夺孩子自主选择和自我管理的权利。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有种被束缚的感觉,会让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家长的事情,和自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从而出现各种各样浪费时间的行为。

聪明的家长会适当地偷懒,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旦旦和源源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下午放学总是在一起学习,周末的时候两个人也会在一起玩。

一个周末,旦旦和妈妈说他要去找源源玩,二人约定好一小时后回家,旦旦答应了。

过了一小时,旦旦仍然没有回家,妈妈沉不住气,给源源家打了电话,催促旦旦回家。

旦旦接到电话后,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央求妈妈:“我再玩10分钟,10分钟后我就回家。”

听着旦旦的请求,妈妈的心顿时就软了下来,答应了他。可是过了10分钟,旦旦仍然没有回家,妈妈只好继续催促,旦旦仍然做出同样的请求。就这样过了一个10分钟,两个10分钟……直到晚上,旦旦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妈妈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孩子一直在被动地接受自己的指挥和控制,毫无主动性和自觉性。经过一番思索,妈妈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将约定、调控、管理时间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又是一个周末,旦旦和妈妈说要去找源源玩。

旦旦:“妈妈,我要去源源家玩。”

妈妈:“去吧。”

旦旦疑惑地看着妈妈:“这次不规定我什么时间回来了吗?”

妈妈:“我不给你规定时间,你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吧。”

旦旦:“那我一小时后回来吧。”

妈妈:“好的,一小时后我们去爷爷家,这是你自己规定的时间,希望你遵守。”

旦旦:“知道了,妈妈,我肯定会遵守约定的。”

旦旦走了之后,妈妈就去忙家务了,也没有盯着时间。过了一小时,旦旦回来了。

妈妈之前都是约定的主导者,玩多长时间是妈妈做的决定,过了约定的时间,妈妈就会催促旦旦,这样剥夺了孩子自主的权利,孩子感觉不到自由,就会和妈妈对着干。

旦旦妈妈做出的改变,无形中给予了孩子信任和理解,让他感受到被尊重,意识到时间是自己的,自己才是时间的主导者,慢慢地学会了管理时间。

其实,只要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信任和理解,多给予他们一些主动权,孩子就会给家长带来很多惊喜。

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慢慢将对时间的主导权还给孩子。

第一,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

蒙台梭利说过:“幼儿实际上是‘有着内在的精确的时间表的人’。”孩子在3岁左右开始萌发时间观念,说和时间有关的词语,慢慢产生时间知觉。这时,孩子的时间知觉主要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以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或者周围的现象为参照物。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性渐渐引入时间概念的教育,可以对孩子说“天亮了,我们要去幼儿园了”,或者“放学后,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等,应尊重孩子的内在时间知觉,让他们更好地认识时间,慢慢学会自己管理时间。

第二,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虽然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对社会化的时间还没有深入的认识,但他们对时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比如,他们会觉得玩游戏的时间比做作业的时间更短。

家长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管理时间并不是在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而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娱乐时间,为了让自己更加快乐地投入到想做的事情中,他们就会觉得时间是自己的,管理时间是自己的事情,就会更好地管理时间。

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制订计划、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情以及做每件事情的具体时间等,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第三,让孩子自己安排好学习和玩耍的时间。

很多家长都认为玩耍会耽误孩子学习,他们会不停地埋怨孩子、催促孩子,甚至还会给孩子增加作业量。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家长越这样,孩子就越拖沓,越不好好利用时间。

其实,不光是孩子,对大人来说,如果总是不停地工作,没有放松和休闲的时间,肯定也会非常郁闷,会通过各种方式反抗,对孩子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孩子自由支配一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将逐渐培养起来。

总的来说,对于让孩子产生管理时间的意识来说,家长交出部分权利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让孩子有掌控感、体会独立自主的乐趣,慢慢地生出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对自我管理产生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时间管理习惯一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