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混业、分业与投资银行

2008年是华尔街的多事之秋。2008年9月15日至21日是华尔街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摩根士丹利与高盛宣布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再加上2008年3月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集体消失。对于熟悉美国金融体系的专业人士来说,如此巨变可谓天翻地覆!

那么,投资银行在整个金融生态链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投资银行家经常被描述成这样一群人:他们的鞋是白色的,“血”是蓝色的,戒指是祖母绿的,皮鞋是意大利定制的;他们每周去圣公会教堂做礼拜,坐在第一排;除了手工制作的深色西装和燕尾服,从不穿别的衣服……他们是金融领域内的贵族,就如同投资银行在金融界的地位一样。

投资银行其实是一个美国词汇,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投资银行有着不同的称谓:在英国被称为“商人银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则被称为“证券公司”。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都被称为“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金融机构。在传统的金融学教科书里,“银行”是经营间接融资业务的,通过储户存款与企业贷款之间的利息差距赚取利润;而投资银行却是经营直接融资业务的,一般来说,它既不接受存款也不发放贷款,而是为企业提供发行股票、债券或重组、清算业务,从中抽取佣金,其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特征是风险不隔离。

图3 华尔街的标志性铜牛。华尔街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团、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均集中于此。

但是让很多人感到好奇的是,投资银行是怎样来的呢?

在美国,投资银行往往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综合性银行分拆而来,典型的例子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证券经纪人发展而来,典型的例子如美林证券。

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拆发生在1929年的大崩盘之后的1933年,当时联邦政府认为投资银行业务有较高的风险,于是禁止商业银行利用储户的资金参加投行业务,结果一大批综合性银行被迫分拆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摩根银行分拆为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摩根士丹利以及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J.P.摩根。随着美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1999年新出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撤销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中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条款。

欧洲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一直混业经营,所以形成了许多所谓的“全能银行”或商人银行,如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等。有趣的是,这样做在欧洲不但没有引起金融危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融资效率,降低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混业的优点是可以产生相对高的效率,缺点是利益冲突和风险控制。1933年之后的60多年里,金融业应该混业还是分业的观点一直未能得到高度统一,甚至到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放了混业以后,混业的观点依然未能在全球范围得到一致认可。

投资银行以其强大的盈利能力而为世人所瞩目。以最常见的股票发行业务为例,投资银行一般要抽取7%的佣金,也就是说,如果客户发行价值100亿美元的股票,投资银行就要吃掉7亿美元。

在公司并购业务中,投资银行同样大赚特赚。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至少经历了四次公司并购浪潮,这就为投资银行提供了相当可观的收入来源。欧美动辄发生价值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美元的超级兼并案,如美国在线兼并时代华纳、沃达丰兼并曼内斯曼、惠普兼并康柏等,背后都有投资银行的推波助澜。因为兼并业务的技术含量很高,利润又很丰厚,一般被认为是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从事这一业务的银行家是整个金融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还要重点指出的是,投资银行独特的商业模式也是其获得高额盈利的重要原因。首先,投资银行以批发业务为主。除了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基本上都属于批发业务。其次,投资银行以知识密集型业务为主。从本质上讲,投资银行属于金融咨询业。金融咨询不但是一项独立的投资银行业务,而且是其他投资银行业务的智力基础。例如,要想协助发行体发行证券,首先需要协助其设计证券,这就需要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事实上,研究、分析能力,而不是资金、销售实力,才是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当然,资金、销售实力同样不可忽视。例如,要想协助公司进行并购,还需要协助其进行必要的市场操作。这就需要充足的资金和销售实力。然而,无论是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还是公司并购,都离不开投资银行家的运筹帷幄。对于长袖善舞的投资银行家来说,融资、推销等市场操作并不是什么难题。

当我们说到投资银行时,总会想到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其实中国也有投资银行,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在日本和中国,具备投资银行职能的金融机构被称为“证券公司”,它们除了为企业承销股票和债券、负责企业兼并重组及破产清算事宜之外,还负担着证券分析和证券经纪人的角色。他们既为企业融资充当经纪人,又为大小投资者买卖股票充当经纪人。因此,中国的大型证券公司实际上就相当于美国的投资银行,只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已。

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近半年之后,华尔街再次爆出令人吃惊的消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破产。华尔街五大投行仅剩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美国联邦储备局于2008年9月21日深夜宣布,批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至今幸存的最后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变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这个消息也意味着,独立投资银行在华尔街叱咤风云超过20年的黄金时代已宣告结束,美国金融机构正面临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和最彻底的重组。

投资银行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投资银行又将走向何方呢?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是无止境的,投资银行是否有卷土重来的一天呢?这只能等今后新的金融篇章来告诉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