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特长”
在《孟子》的《养气章》中,公孙丑问孟子擅长的是什么,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意为自己可以分辨言语外的意思和动机,不会只依据事物的表象而消耗自己,且善于养护自己的浩然之气。
关于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这不容易描述,它至为广大和刚健,需要以中正平直的心去养护,它充盈在天地之间,并且与道义相匹配。为什么它重要?“无是,馁也”——如果人没有它,就会心中空虚,能量不足。
对此孟子的解释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如果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能令内心欢喜满足,便是心虚气馁。这一点很好理解,每当行为不符合道义,或与事情该有的样子不符合,人的内心便会不安,压力与心虚会带来萎靡、消退或空乏的感觉。
做正确的事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认为人和自然是合一的,除了物质基础,生命的能量与充斥于天地之间的正气同为一物。这一股正气令万物运作、世界运转,当人可以打开自己的心灵,祛除执念,不局限在自我的得失中而跟上这个节奏时,便可以与天地相沟通往来,顺势而为,由此便拥有了更为长久和持续的力量。
浩是宏大,然是天然,中医养生讲求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便是源于这样更大的支持,也强调在生命、物质之外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在提及这样一种存在。比如苏东坡说,人间一切的富贵智勇在这样的存在面前都是失色的,并且它“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包括南北朝时的禅师傅大士所做的偈子:“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这是认识到了那种超越人类认知局限的力量,它没有形象,但却是万物运作背后的主体,它不会随着四季的生长收藏而发生和凋亡,而是高于这些,是一种更为宏大和高级的能量来源。
可能你会觉得这有点玄,事实上,对于自己看不见,或是认知经验之外的东西,我们会容易觉得玄。但这件事是可以感受到的:当我们的心中,只有眼前的那一点事情,只想着个人一时的好坏得失时,会容易紧张。但如果对我们而言,有一些更大的存在,比如某种价值观、信念,甚至是某种信仰,人会比较容易活得通达和开心,也会容易活得安定而自足,不会轻易被左右和影响。
关于对“浩然正气”的持有和养护,我想起稻盛和夫所讲的那一句“作为人,何为正确”。可以多想想这件事情,即在一时的得失之外,什么事情符合“道义”,不会让人心虚和气馁,可以一生为之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