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与均值回归
朱昂:你多次提到要用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待企业,能否谈谈你对于生命周期的理解?
洪流:行业有生命周期,企业也有生命周期。要从生命周期的维度去评估一家企业到底是成长型的还是价值型的。如果把企业看作人,有些人目前15岁,那就属于高成长型,每年都在长高长大,如果注重锻炼,身体会更好。有些人已经70岁了,那就属于价值型,就要看有没有足够多的低风险资产,现金流怎么样。
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特征不同,有些行业天生就是弱周期的。有些行业的需求端总是稳定的,供给端总是受控的,渠道稳定,品牌强大。天生的禀赋塑造出来的就是驾驭周期的能力很强,弱周期。从历史上看,偏消费的行业是弱周期波动的,但生命周期很长。比如高端白酒这个行业,存在了很多年,也曾经发生过行业乱战,但大量企业都有较长的历史。
还有一些,比如钢铁这样的强周期行业,在许多年前就达到了生命周期的顶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淘汰能力较弱,虽然这几年有供给侧改革,但长期的生命周期是向下的。我们看到美国钢铁这家公司,今天依然存在,但是长期回报率很差。这类行业的商业模式比较差,原材料是一个不可控因素。
还有一些行业处于强周期和弱周期中间,比如化工、水泥、建材等。相比于钢铁,这些行业没有库存,运输半径短,产品也比较稳定。类似于化工中的MDI[1],中国企业具有全球化比较优势,ROE比较高,能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一家企业的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以及天生禀赋相关。另外,我非常看重“以人为本”,人是核心,对企业运行的影响很大。管理层是企业的核心,很多时候一旦脱离了优秀的人,企业的价值就会出现变化。
我希望在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向上成长阶段时投进去。历史上我们看到许多A股的十倍股,都经历过一轮大幅向上成长。
朱昂:对于生命周期有一种看法是均值回归,如同人总是会死的,一家企业的生命也会出现均值回归,你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洪流:我们需要从估值和壁垒的维度去理解生命周期。一家企业的壁垒,要用长期的ROE去看,而不是一两年的ROE。要理解ROE背后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企业如何创造自由现金流。
均值回归通常发生在估值很高的企业身上,特别是那些过了高速成长期的企业。比如今年有一些医药股的估值,无法匹配其长期的业绩增速,这类高估值的企业,大概率会出现估值上的均值回归。
但是一些估值便宜并处于高增长的企业,很难发生均值回归。A股的某白酒龙头企业,ROE非常高,就是一台印钞机,目前估值也就30倍左右。这种企业很难跌下来。海外许多消费品企业,长期ROE很高,不需要很大的资本开支,盈利理论上都可以拿来分红,这种企业估值也不便宜,每年赚ROE的钱就够了。
再看家电这个行业,两家白电企业的ROE明显比黑电企业要高。背后的原因是,这个市场是被这两家龙头给做起来的,产品好,进口替代,行业格局也好。而黑电显然行业格局不如白电。优秀的企业,如果要均值回归,也应该向上回归。
均值回归不是简单的股价涨了就要跌。过去几年有些优质企业股价涨了500%,也有许多企业股价跌了很多。均值回归的是定价错误的企业。
朱昂:所以你觉得,定价错误的企业才会出现均值回归。
洪流:A股市场上,趋势投资者比较多,定价往往会出现一些泡沫。美国“漂亮50”泡沫破灭,里面一大批企业在20年后才又创新高。对于企业的定价,要基于商业模式来看,要看这个行业和企业是不是具备长期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比如A股的科技企业,其实并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硬件类企业现金流并不好,需要持续的资本开支。而且科技迭代速度很快,未来我们的手机很可能和今天的大不相同。
海外投资者进来,比较喜欢买消费品和家电,是有一定逻辑的。过去10~15年,每年自由现金流为正的板块,只有消费品和家电,它们天生处于比较好的赛道。在消费品领域,只要产品好,满足某一个细分人群的需求,就能赚很多钱,成为比较大的企业。
[1] 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