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幸福
杨雅端
詹姆斯曾经说过:“笨人寻找远处的幸福,聪明人在脚下播种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都各有不同,我很感激我的爸爸妈妈给了我最好的爱,让我拥有最简单的幸福,也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我们的父母是何出身,请坚信,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人,亦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钟爱的人。
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回首二十多年的时光,我从未用语言或文字记录过父母对我的爱,我想借此机会带大家了解一下我那简单却充满幸福的生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抱怨自己的家境贫寒,抱怨自己的父母“拿不出手”,觉得自己的父母是农民、文化水平低,甚至因此不敢同别人谈起自己的父母;羡慕身边的同学,因为他们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父母会带着他们去旅游,去吃各种新奇的东西,能给予他们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我小的时候,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还憧憬过我的父母要是是教师,那该有多好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有这样幼稚的想法,因为我发现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都不一样,我的父母虽然很平凡、普通,但是他们已经给了我满满的爱,让我不断成长成我喜欢的自己。
从我上小学起,妈妈总是三百六十五日如一日地早起,煮好稀饭,盛起放凉,然后再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唤醒,让我吃完早餐去上学。冬天很冷,妈妈又是个喜欢睡懒觉的人,但是她还是每天坚持早起,为我准备早饭。我心疼她起那么早,劝她说,要不我在学校买点包子垫垫肚子就好了。她很倔,她说外面吃的哪有家里的好,一日三餐就数早餐最重要了,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胃,不然等老了就知道惨了。正是因为妈妈的坚持,让我养成了每天早起吃早餐的好习惯。在我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妈妈工作的针织厂倒闭了,妈妈也因此失业了。为了家里的生计,很多和妈妈同龄的针织厂工人跑到外地去上班,把孩子托付给家里的长辈照顾。听说外面的工厂工资待遇甚是不错,妈妈也想着要不趁着年轻,出去打拼两年,但是和爸爸商量之后却放弃了这一想法。后来长大后听妈妈说起这件事情,妈妈解释说:“我和你爸爸想着,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我要是去外地工作了,你和弟弟的生活起居就没人照顾了。我宁愿留在家里,少赚一点钱,也要好好照顾你们姐弟俩。钱是挣不完的,而你们的成长,错过可就没有了。”直到现在,爸爸和妈妈也没有过去外地工作的想法。身为父母的他们,在我和弟弟的成长过程中,从来不曾缺席过。
都说农村的父母重男轻女,特别是在我们那样的小镇上,但我的妈妈总是说爸爸最疼我了。爸爸是个在家待不住的人。他空闲的时候,就会骑上摩托车到处逛逛,这时候他就会让我当他的小跟班,带我出去耍。每到一个村庄,他就会跟导游似的跟我介绍这是哪里。所以,我现在能认清隔壁好几个镇的路,全是我爸的功劳。从上初中起,我就开始住宿,周末才能回家。爸爸担心学校的伙食太清淡了,怕我营养跟不上。家里煮了好吃的,总是惦记着我。后来,爸爸想了一个法子,算好我放学的时间,然后就在我去食堂的路上等着,拦住我,把冒着热气的饭菜带给我。特别是高三那年,都说这一年是脑力和体力的比拼,我回家的次数少了,爸爸和妈妈来学校送饭就更勤了。舍友总是带着羡慕的语气说:“你妈又来给你送饭了,真好。你这一年吃的鸭子都能赶得上我这十几年来吃的了!”还记得有一次爸爸来给我送饭时,被我们年段的段长看见了。过几天开家长会的时候,段长当着所有家长的面表扬了爸爸,说应该向他学习,要多关心孩子的饮食。周末回家的时候爸爸跟我说起这件事,一脸的得意。爸爸总是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并付诸行动。有次我不经意地提了一嘴,我好像很久没有吃螃蟹了。隔天早上我就看见爸爸拎着螃蟹进厨房了。我的爸爸虽然不善于用言语去表达对孩子的爱,但他做的一切都让我倍感温暖。
看过这样一段话:“幸福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情感体验。幸福并不神秘,它原本就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虽然有的父母没有能力给予孩子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一直在尽他们所能地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无论我们年龄多大,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个孩子,这难道不是最简单而又最美好的幸福吗?他们对孩子已经倾注了所有的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去向他们奢求什么、再去抱怨什么呢?岁月无痕,却让皱纹爬满了他们的额角。他们一直在给予,不曾索取,我们也应该学着反哺。
离家数千里,当父母的总是会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吃好穿暖,所以我每周都会抽出时间给他们打个电话,唠唠嗑,分享最近的生活,告诉他们最近有好好照顾自己,不要为我担心,也会叮嘱爸爸要少抽点烟,妈妈上班不要太累了。
看完这篇文章的你,希望也能忆起父母点点滴滴的爱,明白原来这亦是简单的幸福。不妨也抽个空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告诉他们,说自己最近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