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有一个朋友,喜欢表现自己的博学多识,不管别人问他什么他都会说:“对对对……”“没错没错没错……”时间长了,大家就以为他真的什么都懂,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先来问问他。其实他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已,但是他觉得什么都知道才能受人尊重,而且他很享受这种感觉,于是他一直都在装。
终于有一天,有人问他,大米里生虫了,是不是应该把窗户关好,别让虫子飞进去,他也笑着点头:“对对对……”旁边人看不下去了,说了一句:“大米里的虫子是自己生出来的,而不是飞进去的!”场面极度尴尬。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有共鸣,你是不是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人呢?他们就只是单纯为了装而装吗?其实并不是的,这只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现象——达克效应,人越无知往往会越自信,俗话说“无知者无畏”也是同样的道理。
达克效应(D-K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指的是能力不济的人往往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与陌生人闲聊,别人对你说:“最近股市又跌了,××股票走势堪忧。”
你怎么回应?
“别跟我说这个,我不懂!”
我估计这样回答的人应该不多,虽然很诚实,但是情商也太低了。即便对股票一窍不通,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会微笑并点头回应对方。还有一些喜欢不懂装懂的人,估计会煞有介事地跟你扯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引用一段巴菲特的名言,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告诉你什么是股票……
大卫·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认为,人们经常会装作很懂的样子,尽管讨论的主题他们并不懂。可为什么要不懂装懂呢?因为知识在社会中很有价值,所以很多人虽然不懂一些事,也会扯上两句,显得自己什么都懂。
越聪明的人,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反之亦然。
其实生活中的各种奇葩怪事、怪异行为,都可以在心理学中找到源头,了解了这些心理学知识,我们便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如果你能够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又或者能获得哪怕一丁点儿的启示,作者便极度欣慰。
至少看到这里的你,知道了达克效应,明白了你身边那些喜欢装博学的人并不是喜欢装,可能只是无知而已。
这是一本以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怪异行为为基础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事先声明,故事是虚构的,然而你却可以从中看到很多人的影子。除故事外,你还会了解到每一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些荒诞行为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