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自我组织、失衡与成长
我上研究生时,偶然从一个二手书的集市上淘到了一本《发展的自我》。当时我并不了解罗伯特·凯根这个人,单纯只是被书名吸引,没想到打开一看,我就再也放不下了。最初的译本还不够准确,有些地方读起来让人似懂非懂,我就委托国外的朋友帮我买了一本原版书,对照阅读。读完之后我欲罢不能,索性去亚马逊买下了这个作者写过的所 有书。原版书的价格对学生来讲还是有些“肉痛”,买这几本书的钱几乎等于我两个月的生活费,但我就是这么痴迷。
形容一本好书带给自己的影响时我们常常会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按照这个说法,《发展的自我》对我的意义是双倍的:它将我引入了两个新世界。
第一个世界,是认识论的世界,研究的是人们用怎样的方式加工自己眼中的世界。尽管认知心理学对此早有结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组织世界的独特框架,但这本书还是第一次让我有了更鲜明的认识:人们接收到相同的物理刺激,将其作为经验编织起来的脉络竟可以如此千差万别,以至于形成完全不同的主观世界!错觉图片的例子,就让我们认识到“信息在知觉层面上可以带给人怎样的歪曲”。但“歪曲”本身还不够准确,这个词暗示了存在着某种“现实”(我曾经认为,认知的任务就是不断逼近这种“现实”)。而凯根的书给出了更彻底的论断:“现实”是认识的产物,不存在脱离认识的现实,也就无所谓对现实的“歪曲”。称得上客观的事物,不过是外部刺激引发的电生理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个人的主观加工,才能组织成有意义的信息。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一人一世界。
这是石破天惊的学说,甚至可以说是后现代哲学的心理学基础。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那句名言:“现实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从而放下先入为主的视角,理解不同人看到的(完全不同的)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对话产生。后来我学习后现代心理咨询,学习系统理论和系统式心理治疗,算起来都是从这里起步的。
但这本书还不止于此。它同时讲述了:自我在建构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建构自我。从一个动态的视角来看,“自我”是不断演化的——这就打开了另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成长视角下的自我组织。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门特殊的“发展心理学”,只是着眼点不在生理、思维方式、行为特征上,也不在知识或技能上。在所有这些东西的变化背后,有着更为核心的变化,也就是“自我”的发展(按照凯根的原文,不妨称为“演化”)。一个人认识世界,并组织形成意义的方式,在不同阶段会达成不同的“停滞状态”。这是一种平衡的稳态,同时又酝酿着失衡的可能性。一旦打破“演化停滞”,就会带来心智的全面升级。
在这本书里,凯根提出了另一个重要论断,人是毕生成长的动物。我们经常把“成长”这个词挂在嘴边,说“活到老学到老”,但在凯根之前,很少有人会相信心智层面的发展能够伴随一个人的成年甚至老年。根据通常的看法,心智的“成熟”止步于成年早期,二十多岁的姑娘、小伙子已经可以被叫作“成人”,他们的心智模型被认为已经趋于完备,之后的学习只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扩充,而非心智的颠覆和升级。凯根这本书打破了这一论断。在他的理论体系里,“自我”可以呈现为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状态:从一体化的自我到冲动性的自我、再到唯我性的自我、人际性的自我、法规性的自我、个人间的自我……任何在一个阶段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法则,都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遭遇某种“危机”,直到当事人意识到,那些法则只是原有的自我组织的产物,这时候,人就跳出了原有的自我维度。
一次又一次的“破”和“立”,这就是凯根笔下的自我成长。
举例来说,小时候的我们意识不到,“知觉”是自我组织的产物。我们以为距离的远近真的可以改变事物大小,站在远处看,房子就是火柴盒(而不是“像”),人一走近,房子就“长”大了。随着我们的成长,这件事与我们的现实体验产生了冲突,有一天我们理解到,我们对一个东西的印象叫作“知觉”,其大小是独立于客观事物而存在的。有了这个顿悟,我们才不再执着于表面的皮相,人才总算变得比“朝三暮四”的猴子更聪明。
成年人也会有类似的领悟,在更抽象复杂的观念层面上,认识到“我如我所是”。比如年轻的时候我们相信“获得别人的认可越多,我就越有价值”,随着我们的成长,建立起稳定的内在价值体系,看到自己的美德与尊严独立于他人的看法,也就不再执着于一时的毁谤。这让我们变得更勇敢,也更灵活。不过,这些话说起来简单,但光是说教并不能改变别人,正如无论怎么解释,小孩仍然认为“越近,房子就越大”。成长是无法取巧的,只能靠自己实践、体悟。越是高阶的自我,就越自洽,要打破平衡状态就越困难。
在某种意义上,凯根在这本书中为人生做了“剧透”。他用妙趣横生的手法,描绘出人们会在不同阶段运用怎样的策略维持自身的稳定,同时让我们看到,稳定的另一面就是限制。每个人都只能用局限的方式认识世界,有趣的是,身处其中的我们甚至看不到限制的存在。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提前意识到,自己在如何“画地为牢”地打转。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立刻走出来吗?未必。但是有了这张地图,我们至少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那么也许有一天,新的经验触碰到了这些边界,即便面对痛苦,我们也不会那么恐慌。短期的自我失衡让人眩晕,但在长期的视角下,那就是成长来临的序章。
李松蔚
临床心理学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