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狼的嚎叫与狼牙的联想

在荒漠深处的大煤沟矿,只要是早期来到这里的矿工,私下交谈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到高原上的狼。高原上的狼狡猾、残忍、有耐力,比蒲松龄笔下的狼更可怕。

张占村曾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3年,他刚到大煤沟矿,住在工棚里,每天深夜都能听见狼的嚎叫。那时狼非常多,有时是一匹孤狼,有时是两三匹,多的时候能达到六七匹,围着工棚打转悠。无风的夜晚,能清晰地听到狼蹄子落在沙土上的声音,甚至狼的喘息声。白天,狼还有些怕人,一到夜晚,狼的胆子就大起来,被接收的小煤窑里有一个当地职工,深夜起来到户外大便,结果蹿过来一匹狼,在他屁股上咬了一口,撕咬下来一块皮肉。好在这个职工出门时手里攥了一根螺纹钢,拼死挥舞,大声喊叫,同宿舍的人赶来,才捡回一条性命。

后来,这个职工被送进医院,等伤口痊愈,就回老家去了,再也没有回到矿上。在德令哈住院期间,张占村去探望过这个职工,见他眼里充满恐惧,脸色暗淡,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个职工对张占村说:“我不想为了几个钱,把命丢在这里。”张占村没有说什么,他觉得这个职工说的没有什么不对。

晚张占村几个月来到大煤沟矿的张书强,生于1964年8月。1981年技校毕业后,一直在义马煤业北露天矿采爆段工作。 2003年6月18日,义海公司正式组建时,张书强来到了大煤沟矿,在生产技术科挖掘班任班长。那个时候,他这个班加上他也才四个人,住在一顶帐篷里,办公也在那里。 2004年3月,大煤沟矿买来了两台电铲,按正常要求,电铲操作最少得两个人才合乎规范,但因矿上人手少,张书强就一个人操作一台。

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更何况是在高原,张书强每天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有一天,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电铲出了故障,因张书强是个肯钻研的人,平时电铲出了问题都是他摸索着解决,所以,这次生产科又找到了他,要他去现场看看。张书强二话没说,披衣下床,跟着来人朝挖掘现场走去。

这个时候矿上还很艰苦,住帐篷不说,连个电话都没有,更别说电视了,用电靠的是柴油机发电。吃过晚饭想去散个步,日落后的风能把人冻僵,走路稍快一点儿就喘不过气来,无事可干,只有去床上躺着。

那一次,等找出问题根源,处理完故障,已经是凌晨3点多钟了,在返回宿舍的途中,张书强遇到了一匹狼。这匹狼拦住了他的去路,但并不发起攻击,只是用冷酷而贪婪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他。这一天的月亮特别圆,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澄澈的月光下,狼的眼睛发着幽绿的光,张书强对这一幕记忆特别清晰,因为他与那匹狼足足对峙了半个多小时,那是他一生中所度过的最漫长的时光。那天夜里,张书强赤手空拳,但他并没有感到恐惧,也没有慌乱,他与那匹狼,站在荒漠之中,月光静静地照射着他们,人与狼的目光,在寂静中殊死较量着,最终,那匹狼低垂着头离开了。

若干年后,张书强才醒悟,那匹狼是想在摧毁他的意志后,等他崩溃之际,一击而中。但是,人的勇气和智慧,如果没有畏惧,不应该输于动物,包括狼这种生性狡诈而残忍的动物。面对狼的威胁,有的人选择了退缩,有的人选择了面对,而有的人还能从中受到启发,悟出一些道理。

现在已是义德工贸公司总经理的王健,也是较早从北露天矿来到大煤沟矿的,来之前,他已经是机修段的工会主席了。电铲运进大煤沟矿后,出现了一个棘手问题,因为是高原,人缺氧,机器也同样缺氧,电铲大牙损耗厉害,与内地相比,仅此一项,每月得多开支近五万元钱。对当时的大煤沟矿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因为那时的大煤沟矿还很穷,资金短缺,一分钱恨不得掰开去花。当时大家都有一种观念:省下的就是赚到的。因此,如何延长电铲大牙的寿命,尽量减少损耗,将这笔钱节省下来,成为王健一时思考的主要问题。

因为这笔钱得从王健手中支出去,这让他感到心疼。此时的大煤沟矿,河南籍和青海籍的职工加在一起,也不过六十来人。人员少,矿上的机构设置也简单,只有三个科室:安全生产科、财务科和办公室。而王健,就是负责办公室工作的。办公室干的不光是迎来送往,安全生产和财务之外的事情全都得干,矿上所有买和卖自然也都归他管了。

一天深夜,王健失眠了。听着窗外狼的嚎叫,便奇怪地想到了狼的锋利的牙齿,由此又忽然联想到了电铲大牙,一道亮光划破夜空,这二者之间难道有什么关系吗?过了一段时间,王健到德令哈采购东西,见到一匹被猎人捕杀的狼,就蹲下来不走了,两眼盯着狼头琢磨起来。猎人问他: “想买下吗?”王健摇摇头,随即又点点头,说:“我只要狼牙。”

返回矿上后,王健开始对着狼牙寻找灵感,他惊讶地发现,大自然的造物太神奇了,狼牙既尖利又坚固,生长的角度和弯曲的弧度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一道亮光,掀开了智慧的帷幕。王健想依照高原狼牙的原理来改造电铲,他把这个想法给技术人员说了,技术人员认为可以试一试。

于是,他们画出了电铲大牙和狼牙的对比图,依照仿生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后认为,加长电铲勺斗拉筋,改变电铲切入岩层的角度,使电铲更符合高原作业的特点,这样能极大地降低电铲大牙的磨损速度。当然,从设想、实验到成功,这之间,王健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只有靠读者们去想象了。

电铲大牙的技术改进最终成功了。仅此一项技术上的革新,每月可为矿上节约四万余元。王健舒心地笑了。后来,关于这项技术革新成果的论文在一家煤炭专业刊物发表,先进经验被青海省一些露天煤矿所借鉴,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