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虎符救两国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只小小的、萌萌的,大人的一只手掌就可以握住的铜老虎,如今它就安安静静地趴在那里,迎接八方游客的参观。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只小巧可爱的铜老虎是古代小孩子的玩具呢。其实呀,这只铜老虎曾担负着人命关天的大任务,因为它是古代用于调兵遣将的信物——虎符。
有句古语叫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远征在外的将领鉴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作战可以随机应变。可要不要发兵,这可得听君王的命令。那么,在古代中国,君主是如何将发兵的命令传达到领兵在外的将军那里的呢?这一度成了让君王们十分挠头的问题,毕竟要是一不小心传错了命令,那可是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啊。最后,还是聪明的工匠们想出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用虎符传递发兵令。
工匠们用铜或铁铸造了一只小老虎,小老虎由左右两半卯榫拼合而成,这就成了一个虎符。出征前,将军拿走左符,右符留在君王的手中。君王要调动军队时,就将右符交给使者,使者到了军中,拿出右符和将军手中的左符进行匹配,只有“咔哒”一声严丝合缝地扣上,将军才能出兵。
虎符的设计如此精妙,要假传发兵令,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窃取了。战国末期,魏国的信陵君就使了这一招。那信陵君为何不惜犯下重罪也要窃取魏王的虎符呢?
信陵君忠义报国
公元前258年的一天,魏王的弟弟信陵君的府邸前,齐刷刷地排列着一百多辆大车。从车上下来的门客,一个个腰佩长剑,神色凝重地走进了府邸。
信陵君的好客天下闻名。他只要听说谁有才能,就会千方百计地将其请到自己府上,好吃好喝地供养着。渐渐地,天下的有才之士都来投奔,信陵君供养的门客都有三千多人了。
此刻,府里的客厅、花园甚至长廊上,都站满了门客,却没有了往日宴会的欢乐。信陵君常常大宴宾客,每次食桌上的美味佳肴都堆得像小山一样,美酒喝得尽兴时,信陵君还会和宾客们一起跳舞狂欢,一直到后半夜,才一个个东倒西歪地让随从扶上马车离开。
可今天,门客们都沉默地站立着,手上只有一杯淡得能照出人影的水酒。信陵君坐在客厅里,手里也端着一杯水酒。他沉思了半晌,又扫视了一圈,然后神情严肃地说:“看来,晋鄙是不可能出兵救赵了。”
几个月前,秦军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王向魏王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去援助。可晋鄙的大军刚出发,秦国的使臣就到了魏国。
使臣见到魏王,也不下跪,而是傲慢地说:“我王让我带话给魏王,赵国早晚要被攻下来。现在谁援助赵国,等将来赵国被灭,秦国就第一个去攻打他!”
魏王一听这话,手里的酒杯“咕噜噜”地滚到了地上。使臣离开后,魏王让人快马加鞭给晋鄙送去口信:“大军停止前进,就地驻扎。不见虎符不准出兵。”当时,晋鄙所率的军队刚到邺城,接到魏王命令,十万魏军就在邺城安营扎寨,再不敢前进一步。
“赵国紧邻我大魏,拿下赵国,秦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我魏国。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可魏王被吓住了,迟迟不敢出兵!”
说到这里,信陵君右手拔出身上的短剑,在左手腕上一划,顿时,鲜血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涌了出来。信陵君将手腕上的鲜血滴入酒杯中,端起酒杯,继续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魏国高官厚禄供养我多年,现在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了。我好吃好喝款待你们多年,现在也是你们报效我的时候了。是忠义之士,就与我喝了这杯酒,跟我一起奔赴邯郸,拼死赶走秦军!”
在场的门客听了,一个个热血沸腾,用佩剑划开手腕,将鲜血滴入酒中,一饮而尽后将酒杯往脑后一丢,举着长剑,头也不回地跟着信陵君走出大门,跨上了门前停着的马车。
只有一个叫侯嬴的门客,抱着胳膊懒洋洋地倚在大门边。信陵君招手让他同去,他拱拱手,嘴角挂着冷笑说:“公子,我还想把老骨头埋在家乡啊,恕侯嬴不奉陪了!”
信陵君驾着马车驶出了好几里地,心里还在想着侯嬴,越想越生气,便命人掉转马头,往回疾驰。信陵君想好好质问一番侯嬴,为什么在这危急时刻不追随自己?他难道忘了当年自己是怎么恭恭敬敬地将他请到府上的吗?
侯嬴自辱为义
当初侯嬴只是一介看门人,信陵君听说他很有才华,特意置办了酒席,让所有门客来作陪,自己亲自驾着马车,来到侯嬴看守的夷门请他赴宴。
侯嬴也不客气,穿着破旧的衣服,就大大咧咧地坐到了马车左边的上座。信陵君握着缰绳,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马车,生怕马走得太快了,颠着侯嬴。
路边的行人见了,议论纷纷:“这位老人家是谁啊?能让信陵君亲自为他驾车,一定是大人物吧。”
知道底细的人瞪大眼睛反驳道:“他就是看门的侯嬴老头子哟,哪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侯嬴坐在豪华的马车上,听着路边的议论声,还得意地抖起腿来。当马车路过一个热闹的集市时,侯嬴拍拍信陵君的手说:“停下停下,我跟朋友说几句话。”
信陵君听话地“吁——”了一声,马车在路边停下了。侯嬴跳下马车,跟一位正在肉摊上“砰砰”斩着猪大骨的壮汉打起了招呼:“喂,朱亥老弟,好久不见了——”
两个人就在肉摊前,叽里呱啦地聊起天来。信陵君耐心地在马车上坐等。信陵君有耐心,可那些在府里等着开宴的门客已不耐烦了。听说侯嬴还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一个个都骂他太不识抬举了。
侯嬴跟卖猪肉的朱亥聊够了,才登上车子随信陵君来到府上。
“平心而论,我对你如何?可关键时刻,你又是怎么对我的?”信陵君气呼呼地赶回来,就是为了质问侯嬴这句话。侯嬴还是倚在门边,好像正在等信陵君回来。
看见信陵君,侯嬴抢先一步跨上了马车,让信陵君坐到了左边的上位,自己拉起缰绳,任马匹“哒哒”地在大街上溜达。
侯嬴盯着前方的路,看似漫不经心地开口道:“公子当日亲自驾车来接我,我心里难道不感动吗?还不识相地摆谱让你在市场上等我和朱亥聊天,公子啊,我那样做都是为了你啊。”
信陵君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明白过来:自那以后,人人都在骂侯嬴傲慢无礼,都在夸信陵君谦逊仁厚。侯嬴故意摆出傲慢无礼的样子,那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声啊。
想到这里,信陵君侧过脸,看着侯嬴随风飘动的花白胡子,委屈地撇着嘴说:“那你今天不跟我去,也是为了我好吗?”
“对啊。”侯嬴“吁——”一声停下马车,转过脸,看着信陵君,像对小孩子那样和颜悦色地说,“你想想,秦国军队多么强大,六国都拼不过。你带着区区几千门客去硬拼,那是拿肉去喂饿虎啊!我不想你去白白牺牲,就故意刺激你。”
“可我不去拼命,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信陵君话还没说完,就被侯嬴吐出的两个字堵了回去:“窃符!”
信陵君眼睛一亮,对啊,假如能得到魏王手中的另一半兵符,那十万大军不就可以出发解邯郸之围了吗?
可是让谁去窃符呢?信陵君刚想开口问,又被侯嬴吐出的两个字堵了回去:“如姬!”
如姬窃符报恩
如姬是魏王最宠爱的妃子,可她也不知道魏王将虎符藏在了哪里。她拿着一壶酒,来到魏王身边,娇滴滴地说:“大王,你都批了好半天公文了,歇一歇吧。”
如姬一边替魏王斟酒,一边打量着魏王。魏王没有戴帽子,腰带上挂着玉佩、短剑,也没有虎符。会不会在大王宽大的袖子里呢?如姬故意手一歪,将酒洒到了魏王的袖子上。
“啊呀,臣妾该死,臣妾该死。”如姬说着,用手帕替魏王擦拭起来,趁机将魏王的两个袖管都摸了一遍,还是没有。
身上没有,那魏王会将虎符藏在哪里呢?如姬在魏王堆满公文的桌案上扫视起来:细细的笔管,实心的砚台,摊开的卷轴,都不可能藏东西……突然,如姬的目光停在了砚台边的一个青蛙水盂上。
水盂是磨墨时拿来添水用的。一般人都用水钵,或者干脆拿个小碗盛清水,添水的时候,要用一个小勺子把水舀到砚台里。魏王的水盂却做成了大肚青蛙的模样,蹲在一片荷叶上。青蛙的背上有个小洞,清水从洞里注进去,存在青蛙的肚子里。要用时,只要拿起青蛙手一斜,水就会从青蛙的嘴里流出来。
“大王,臣妾为您研墨吧。”如姬说着,拿起青蛙水盂,往砚台里倒了点清水,当她把水盂放回荷叶上时,青蛙的大肚子发出了“咔哒”一声响,如姬心中有数了,虎符就藏在青蛙水盂的肚子里。
晚上,如姬又偷偷地溜进魏王的书房,拿起青蛙水盂,细细地摸索起来。摸到青蛙的右后腿时,感觉有点异样,用手一拧,“咔”一声,青蛙的嘴突然张得大大的,露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
如姬对着青蛙的大嘴巴观察起来,发现有一根白丝线缠绕在牙齿上,捏起白线一拉,半爿虎符就从青蛙嘴里被拉了出来。如姬解下虎符,从袖子里拿出手帕,将里面包着的一块玉坠拴在白线上,放回了青蛙的肚子里。再一拧青蛙腿,青蛙“咔”一声闭上了大嘴巴。
一个时辰后,信陵君就拿到了如姬用手帕包裹着的魏王虎符。手帕上,如姬还写着一行字:“大恩终于得报!”
信陵君将虎符紧紧地握在掌心,目光投向了侯嬴,侯嬴也正默默地看着他,两人不由得相视一笑。
当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是信陵君派门客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如今让如姬去窃虎符,她一定会拼了性命替信陵君办到。
信陵君挥挥手,让侯嬴上马车。事不宜迟,他这就要赶到邺城,让晋鄙出兵。
马车驶过市场的肉摊时,侯嬴连声喊:“停车,停车!”信陵君无奈地“吁”一声,喊停了马车,抱怨地看了一眼侯嬴说:“你又要跟朱亥去聊天?那天是请你赴宴,我可以等;今天可是去打仗,我等不了。”
侯嬴见信陵君生气了,忙不迭地说:“不是不是,我是让朱亥陪你去。”
信陵君幽怨地看着侯嬴:“你不陪我去吗?”
侯嬴连忙解释说:“不是不是,我一把老骨头陪在公子身边,只能给你添麻烦。朱亥有一手斩肉的好功夫。晋鄙不是一个好骗的人,万一他不服,你就让朱亥制服他。”
信陵君听话地点点头,带着朱亥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邺城。晋鄙出城迎接,刚行完礼,信陵君就举起右手,亮出了手上的半爿虎符,威严地说:“魏王有令!着我接替大将军之责,率军出兵抗击秦军,解邯郸之围!”
“慢着!”晋鄙狐疑的目光从虎符移到了信陵君脸上,“大王再三关照,不要轻举妄动。你单枪匹马,凭着半爿虎符就想接替我统率十万大军?”
眼看晋鄙不会轻易交出兵权,信陵君一使眼色,朱亥从后面一把死死地勒住晋鄙的脖子,让他动弹不得,信陵君趁机从晋鄙腰间搜出了左半爿虎符,两爿虎符“咔哒”一声,严丝合缝地合在了一起。
信陵君高举着虎符,冲进大营,对着将士们高声喊道:“见此符如见君上,从即刻起,由我接替晋鄙出任大将军。你们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生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奉养父母。其余的,整顿好行装,即刻随我进军邯郸!”
信陵君挑选了八万精兵,出兵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也保住了魏国。可信陵君知道偷窃虎符是大罪,魏王饶不了自己,击退秦军后,他派部将率军回到魏国,自己和朱亥还有其他门客则留在了赵国。
身在赵国的信陵君,一直牵挂着侯嬴。他多想有一天,能驾着马车来到侯嬴身边,把他迎上车,坐在自己左边的尊位上,两个人信马由缰地溜达在魏国的大街上。
小链接
古代时人们如何传递情报?
古代人传递情报的时候,会用封泥加盖印章来保密。中途信件若被拆开,封泥和印章上就会留下痕迹。而传递人命关天、调兵遣将的军事情报时,除了派亲信带上封泥盖章的密信外,还要出示信物。
此外,古人还用烽火传递信息。敌军入侵时,边关的将士们就在烽火台上燃起烽火,这就有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还有我们在武侠小说中常看到的“飞鸽传书”。可飞鸽传书毕竟不太可靠,最靠谱的还是“马上飞递”:每隔一二十里设一个驿站,三十里一换马,五驿一换人,所谓“三百里加急”,就是以每天三百里的速度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