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知道的太多了!
是,于琥是个愣头青,没错!可他再愣也知道避讳天家的事。可他这人有个毛病,那就是贪杯,这酒一喝多了,嘴上便没了把门的。
早年间,酒后无意之中,与降吏-封绩,说了一桩皇室秘辛。而桩秘辛,恰恰关乎皇帝,关乎皇室子嗣的。
“说啊!你当初都说了,现在有什么不敢说。”
朱雄英最烦放“空炮”的兵,说话说一半,要么坐地起价,要么就是莽货,能请神不能送神的玩意。
很显然,于琥就属于后者,直到挨了朱雄英一脚,才吭哧憋肚的把事说了下去。
潭王之母-达妃,原系陈友谅之妾。武昌战役被俘,因姿色出众,被胡惟庸进献给了皇帝。而达妃被送给皇帝不久,便剩下第七子-朱榑。
当时,金陵便有传言,说朱榑乃是陈友谅的遗腹子。达妃忍辱偷生,便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为父报仇。
空穴肯定是不能来风,于琥听他父亲-英山候-于显说,齐王是七个月的早产儿。按照常理说,早产儿必定身子弱,体重较轻。可齐王在月里时,却与足月娃儿无异。
总而言之,很多人都觉得朱元璋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要君临天下的人了,总不能出这样的丑事,让新朝被人诟病,不管真假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这事还不算完。大明立国之后,胡惟庸领太常寺卿,因职司之便,可以经常出入宫禁。太医署、禀牺署、太乐署等内廷治所,都在其治下。
而达妃因与其有旧,所以处处被关照。这谣言便又起来了。说胡惟庸当年对达妃有孕之事心知肚明,之所以愿意为其遮掩,便是因为在进献达妃之前,一时没把持住,与其有了不可告人之事。
甚至更有甚者,传胡惟庸利用职务之便,假扮太医与达妃私会,因而有孕,生下了潭王-朱梓。......,洪武十二年,胡惟庸事发,有涂节及御史中丞商暠举发,皇帝大兴胡案,牵连者数以万计。
事情本就机密,他爹于显知道关系重大,便吩咐于琥,把这事烂在肚子里,再也不要提了。而那个降吏-封绩,早年间就举发过胡惟庸,非但没有被整死,反而使其脱离了贬谪之地。
现如今,也不知道是为了富贵,还是受了有心人的指使,又把当年的酒话拿出来。
若,真的是有人经营,很有可能利用封绩做饵,企图以攀诬于琥为证,进而把朱梓的身世坐实,又透了给了朱梓,所以潭王夫妇才畏惧自焚的。
“停停,你编故事,能不能编的像样一点?”
“你爹是胡惟庸的小妾啊,还是他们家的门房,胡惟庸干这种事,能告诉你爹?”
是,从面前看于显是想在胡惟庸那捞点好处,哪怕他不在了,于琥也可以继续捞,吃死胡惟庸。
别说胡惟庸敢不敢给皇帝带绿帽子,就说这种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事,英山候是怎么从胡惟庸口得知的,还把这事传给了儿子?
宫禁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就算是朱雄英想去后宫,也得层层通传,由内侍引领,方才能入内。
胡惟庸在前朝权势再大,还能把手伸到后宫去?当皇宫是他们胡家的后院了?扯淡呢,这是。
宫禁要是如此的“弱不禁风”,什么人都能秽乱宫闱,那朱明皇室的血胤岂不是乱套了?
咳咳,瞧了瞧朱雄英黑着的脸,于琥试着言道:“殿下,无风不起浪,要不是胡案怎么杀了这么多人呢!”
于琥是有自己的理由。历朝历代的奸臣、权臣多了,帝王在诛杀他们的时候,手段也是异常狠辣。可历朝历代的君王捆到一起,对奸臣的痛恨,也赶不上皇帝恨胡惟庸。
胡案发的时候,于琥在京卫任职,亲眼所见被胡案牵连者,无辜枉死者有多少。刽子手的刀都砍卷刃了,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不是知道胡惟庸与达妃之间丑事,皇帝为什么如此的痛恨胡惟庸呢?难道他比董卓、王莽一般的乱臣贼子还要遭人痛恨吗?
当然,光是推论,猜想,那是扯淡。太孙质疑的于显之语真假,他还真能解释通。
武昌战役时,于显负责看管俘虏营,为了防止陈军反扑,大将军常遇春下令灭杀俘虏,扔到这个包袱,轻装转进。
“开平王杀降,这在本朝不是什么秘密。殿下是开平王的至亲,应该知晓他的习惯。”
见朱雄英点头,于琥继续说:胡惟庸来营中送处决文书,偶然间从俘虏中看到了达妃,一时被其美貌惊为天人,便以为朱元璋进献战利品为由,要走的达妃。
“当年,您的伯父,大都督朱文正,曾经献美女于阶下。”
“上位说天下未定,岂能贪图享乐。不仅杀了美女,还打了大都督一顿军棍。”
胡惟庸是个伶俐的人,当然不能像朱文正一般明着送,落人口实不说,上位也不能收。是以,将达妃藏在自己的马车中,与其同乘独处,一直到返回金陵,这是于显亲眼所见。
这孤男寡女,同处一车之中。要说没有事,鬼都不相信。所以,于琥才一口咬定,皇帝肯定是因为达妃之事,所以才在胡案时,下了这样的狠手。
至于,为什么没有干掉达妃,朱榑、朱梓,于琥则认为,是皇帝碍于颜面,耻于相提,便想着用一点点借着事,往后赶。潭王夫妇自焚,就是典证。
丧着脸,于琥带着哭腔说:“罪臣知道的太多了,说与不说,都得死,陛下是不会放过我的。”
别看姓封的是降吏,心眼却不少,因检举胡惟庸有功得到了提拔。但他的解决,也不一定能好不哪儿去。
于琥被捕前听说,其出使北元之时,为胡惟庸暗中谋划的信件,在捕鱼儿海被凉国公部缴获,呈报给了朝廷。而且,里面还涉及了一些当朝重臣。他认定皇帝又是要兴大狱了,而且不比胡案的规模小。
“殿下,罪臣是个莽夫不假,可臣也知道拔出萝卜带出泥。”
瞅于琥那挨了“千年杀”的表情,在佩服他想象力的同时,朱雄英不由的捂了捂脑门。心里不由吐槽道:哪儿跟哪儿?历史上,老爷子杀功臣,是因为这个么?
叹了口气,扭头看向蒋、宋二将:“还愣着干嘛,那个封绩呢?给孤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