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帝的传说
黄帝是五帝之首。《大戴礼记·五帝德》篇所载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是孔子时代的五帝系统。汉初司马迁作《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也是以黄帝为首。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古称“华夏”,都与黄帝有关。
1.“黄帝以姬水成”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索隐》引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这是把黄帝看作一个单个的人。其实,黄帝既是人名,也是氏族之名,代表着几百年的漫长时代。《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孔子弟子宰我听说黄帝三百年,觉得奇怪,就问孔子:“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回答说:“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春秋时期盛传黄帝三百年,孔子视其为黄帝氏族三百年的历史。徐旭生先生说:“他不惟活着的时候可以代表,就是死以后,经过若干时期还可以代表。名字开始或者属于个人,如果他这个人能力很大,特别烜赫,他死以后就很可能成为氏族的名字。”[13]徐旭生对三皇五帝名号的理解与孔子对“黄帝三百年”的解读一脉相承。
黄帝强盛时,“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史记·五帝本纪》),势力范围很大,对周边影响广泛。因此,古代又有黄帝“四面”“六相”的传说。《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说:
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也。”
孔子对“黄帝四面”也做了精彩的解读。《管子·五行》说黄帝“六相”:“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黄帝“四面”“六相”之说,都极言黄帝所向披靡,影响广大。
黄帝和炎帝常常并称,《国语·晋语四》说: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少典生黄帝、炎帝,这是传说时代人物、氏族关系的特殊表达,意思是黄帝、炎帝都是少典氏、有蟜氏的后裔。黄帝部族发祥于姬水,故得姬姓;炎帝部族发祥于姜水,故得姜姓。弄清楚姬水和姜水在哪儿,也就弄清楚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的发祥地。
姜水比较清楚,《水经注》“渭水”条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在郦道元笔下,姜水和岐水其实是同一条水,流经岐山、武功的一段称岐水,再向东南流经姜氏城,改称为姜水。1934年所编《续修陕西通志稿》的“邑志”中对郦道元的说法进行了辨正:“出杜阳之大岭者,岐水也;出秦岭之大散关者,姜水也。”今宝鸡市渭水南有地名姜城堡,从秦岭中流出一水名清姜河,从姜城堡南流过,后人以为这个姜城堡即姜氏城,清姜河即姜水。姜城堡有典型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发掘出很好的彩陶。把今天的清姜河视为炎帝部族的姜水,就算不很准确,也差不多在附近区域。宝鸡一带有许多关于神农、炎帝和姜嫄的传说。姜水是渭水的支流,炎帝部族早期活动于渭水流域,主要分布于今关中西部。
至于姬水,一直没有确论,但学者们相信姬水与姜水相距不会太远。刘起先生认为姬水应该在甘肃境内,他推测可能与姬家川有关系:“今甘肃临夏就有姬家川的地名,而流过临夏注入黄河的就有一条大夏河,夏与姬的渊源关系很深,则姬水也有可能就是这条水。”[14]把寻找姬水的目光投向甘肃境内。《山海经》提到黄帝,大部分都在西部,如《西山经》说“其原沸沸扬扬,黄帝是食是享”,《海外西经》有“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大荒西经》有“轩辕之国”“轩辕之台”。《山海经》尽管奇奇怪怪,但这些奇怪的文字曲折地反映了传说时代的某些历史,与黄帝相关的姬水,也应该在西部。
探讨黄帝部族的发祥地,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从周民族的起源入手。周民族也是姬姓,徐旭生等学者也是通过姬姓部族早期活动的地域来推断黄帝部族的发祥地,探求姬水的大致所在。
周民族早期生活在西部,《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后稷是周民族的始祖,擅长农耕,他所在区域,就是周民族早期活动的地方。《山海经·海内西经》又说:“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氐国与刑天神话有关(下文将谈到),刑天是炎帝部族的一支,后裔在甘肃西和仇池山一带繁衍生息。活动在氐国之西的周民族,也在甘肃境内。
后稷的儿子叫不窋,《国语·周语上》祭公谋父说:“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所谓“戎狄之间”,就是今甘肃庆阳一带。《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括地志》所说的庆州弘化县,后又称安化县,就是今天的庆城县。古代庆州、宁州一带是周祖不窋和公刘活动的地方,公刘在这里建立古豳国。周民族以农业见长,今天马莲河、蒲河之间的董志塬依然有“陇东粮仓”之称。《诗经·豳风·七月》描写的就是豳地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
董志塬东边正宁县有黄帝的衣冠冢,周先公先王的事迹和黄帝的传说在这里重合。徐旭生先生说:“看古代关于姬姓传说流传的地方,可以推断黄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15]徐旭生先生的结论是对的,“陕西的北部”包括平凉、庆阳及延安等地方。受今天行政划分的影响,我们往往把“陕西”局限于陕西省,其实“陕西的北部”即陕西省西边的北部,陕西省西边是宝鸡、西安等地,它们的北部,不仅有陕西省的延安等县市,还包括甘肃的平凉、庆阳等地方。姬周起源于陇东泾水流域,特别在董志塬一带,故而这里也应该是黄帝部族的发祥地。刘起先生认为姬水在甘肃是正确的,但不是临夏的姬家川,而是在陇东的黄土高原上。黄帝被称为“黄帝”,大概因其出于黄土高原。姬水具体不知是哪条水,但应该是董志塬一带泾河的某个支流,或者二级支流。
2.陇原大地上的黄帝传说
与“黄帝以姬水成”的说法相呼应,陇原大地流传着许多黄帝的故事。天水自古就有黄帝生于“伏羲之宇”的说法。西汉焦延寿《焦氏易林》“恒”卦说:“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水经注》“渭水”之“又东过上邽县”条下注:
渭水又东南合泾谷水,水出西南泾谷之山,东北流与横水合,水出东南横谷,西北迳横水圹,又西北入泾谷水,乱流西北出泾谷峡。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故清梁玉绳《汉书人表考》中说:“黄帝生于天水。”清修《甘肃通志》卷六“清水县”说:“轩辕谷,在县东南七十里,相传黄帝生于此。”天水本是“羲皇故里”,是伏羲的出生地,古人认为黄帝与伏羲出生地相同。
除了出生地相同,黄帝和伏羲的传说有好多共同点。黄帝传说其母由大电绕北斗而生,和伏羲有相似的感生传说。《史记·五帝本纪》唐张守节《正义》说:“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罗苹注《路史》说:“寿丘在上邽。”上邽即今天的天水清水县。学者以为今天水市南境的齐寿山,很可能是寿丘。[16]黄帝和伏羲的形象都与龙有关。伏羲为人首蛇身,黄帝也有蛇身或龙身之说。《山海经·海外西经》说轩辕之国“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龙之体。”黄帝和伏羲的事功也有重合,都发明了火,开始熟食,发明书契,创造乐器,伏羲始作八卦,而黄帝化生阴阳,等等。黄帝的传说中,总有与伏羲重叠的现象,说明黄帝与伏羲存在某种文化上的承袭关系,也说明二者在地域上有密切关系。[17]
甘肃庆阳正宁县有黄帝的衣冠冢。《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崩,葬桥山。”张守节《正义》说:
《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案:阳周,隋改为罗川。《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
上郡阳周县西汉初年置,隋代改为宁州罗川县,即今天甘肃庆阳正宁县。《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四“贞宁县”说:“桥山,一名子午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冢在桥山上。”章太炎《序种姓》一文说:“黄帝葬于桥山,地在秦陇。”[18]桥山,一般认为即今天的子午岭,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势呈南北走向,是甘肃、陕西两省的分界山脉,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子午岭西边有正宁县的黄帝冢,东边有延安黄陵县的黄帝陵,子午岭东西两边应该都是黄帝部族早期活动的区域。
传说黄帝升天而去,正宁县桥山只是黄帝的衣冠冢。《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问:“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有臣回答说:“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黄帝部族在中原大地取得辉煌的业绩,但从未忘记他们的发祥地,黄帝的衣冠冢,有不忘故乡、叶落归根之意。《史记正义》引《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列仙传》用“还葬”一语,意思是黄帝葬回了他的故乡。
庆阳还有黄帝太医岐伯的传说。《黄帝内经》汇集了战国至西汉诸多医家的著作和成果,以托名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史记·孝武本纪》说:“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正义》说:“岐伯,黄帝太医。”《黄帝内经》强调后天调养可以延年益寿,提倡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饮食有常,起居有节,始终贯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念。中医学素称“岐黄之术”,托名黄帝、岐伯,必定有其缘故。今天的庆城县据说是岐伯故里。
图2 平凉崆峒山“黄帝问道”处
甘肃平凉崆峒山也有黄帝的传说。《庄子·在宥》篇有黄帝上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
黄帝与广成子的对话、细节虽然出自庄子的虚构,但黄帝与崆峒山的关系并非向壁虚造。《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空同、空桐,都指今天的崆峒山。《史记正义》说:
《括地志》又云:“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禹贡》泾水所出,《舆地志》云或即鸡头山也。郦元云盖大陇山异名也。《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盖在此。”
六盘山南段又叫陇山,古代也称崆峒山,而今天的崆峒山古代又名鸡头山,是陇山的支脉,名称上的交错重叠也很自然。今天的崆峒山,在甘肃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山势雄伟,景色秀丽,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山。受黄帝传说的感召,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雄才大略的帝王频频巡视西北,特意登临此山。在崆峒前峡、泾水北岸,有黄帝问道宫,又叫轩辕谷。这里背山面水,环境清幽,宛如人间仙境,让人飘飘然顿生羽化遗世之念。东边胭脂水和泾河交汇处的山峰,名望驾山,据说是黄帝问道时,臣民们相望等候的地方。
3.刑天神话与陇南仇池山
《国语·晋语四》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从姬水、姜水的大致地域可知,黄帝、炎帝起初都居于西部,黄帝部族主要在陇东泾水流域生息繁衍,董志塬是其中心。炎帝部族主要在关中,分布在渭水两岸,依靠八百里秦川。两个部族农业都比较发达,起初相安无事,后来随着生产力提高,人口增加,都需要向东发展,开疆拓土。黄河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发展农业、定居生活的理想地方,成为炎黄的必争之地。徐旭生先生认为黄帝部族东迁的路线大约偏北,大约顺着北洛水南下,到大荔、朝邑一带,东渡黄河,跟着中条及太行山边逐渐向东北走。山西南部姬姓国家的分布,芮、骊戎、鲜虞、蓟等,指示着黄帝部族东迁时的路线。炎帝部族也有一部分向东迁移,他们大约顺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向东,路线偏南。[19]炎黄两族的目标都是中原肥美开阔之地。
经过艰苦的竞争和战斗,黄帝部族最终成为黄河中游平原的主人。《史记·五帝本纪》说: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黄帝和炎帝都起于神农时代末期。以渔猎为主的伏羲时代之后,中国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神农时代,漫长的神农时代到了末期,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为争夺土地、水草等资源大兴干戈。黄帝经阪泉之战打败炎帝,实现由陇东和陕西、山西北部向南到中原大地的移动;而涿鹿之战的胜利,又挡住蚩尤的进攻。战败者或被驱逐远遁,或被同化合并。胜利者形成多方联盟,黄帝成为各部落的盟主,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奠定了后来夏商周三代的国家基础。
在古籍中,炎帝有时和神农氏混为一人,有时又说神农氏生炎帝,[20]这反映炎帝部族是继承伏羲、神农一系主流文化的代表,黄帝是西部新崛起的部族。炎黄之战是伏羲、神农一系主流文化代表与新崛起力量之间的决战,战争持续时间长,参战部落众多,非常惨烈,在中华远古史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炎帝战败后,有一支逃至甘肃陇南仇池山一带,与当地土著融合,成为古代氐族的祖先。《山海经·海外西经》所载“刑天舞戚”即此事: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常羊之山,即今陇南西和县仇池山,“与帝争神”是与黄帝争统领之权。[21]常羊山也有炎帝感生的传说,沈约《宋书·符瑞志》云:“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刑天属于炎帝部族,据说是炎帝的乐官。《路史·后纪三》说:“(炎帝)乃命邢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釐来,是曰下谋。”炎帝化生,刑天葬首,俱在仇池山,则陇南仇池山一带为刑天部落失败后的盘桓之地。
赵逵夫先生认为,刑天的名字就是氐族雕题风俗的反映,“刑天”即“形天”,“形”是刻画的意思,“天”是指人的额头。“形天”是在额头上刻画纵目,正是氐族先民雕题的风俗,俗称“三只眼”。形天神话发生在陇南,氐人也最早发现于陇南一带。《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说的“氐人之国”就在这里:“有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氐)人,是能上下于天。”远古时代这里是氐族先民生活、繁衍的地方。东汉末年,杨姓氐人盘踞仇池山,建立仇池国,前后二百余年,所以,这一带关于杨二郎的传说也很多,有不少“二郎庙”“二郎壩”等地名。杨二郎最突出的外貌特征是三只眼,正是氐人先民雕题风俗的反映。汉以前氐族人中白马氐最强大,他们以白马为图腾,白马氐祭祀的祖先神灵为白马神,或称“马王爷”。“马王爷,三只眼”,这是多少年来流传的俗语。而天班中的马元帅,也是三只眼。这些都反映了氐族同刑天神话的关系。[22]炎帝部族的刑天等,虽然战败,但在民间信仰的神坛上,依然占有一席之位。民间信仰总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向传说时代的英雄表达崇敬。
4.炎黄部族与仰韶文化
黄帝在古代史籍中也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中国史前千百年间的文明硕果几乎都算在他身上:
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大戴礼记·五帝德》)
时播百谷草木,故教化淳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戴礼记·五帝德》)
《帝王世纪》更是集中众多的传说,把黄帝说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治国化民、创制衣食住行无所不能的人物:
始垂衣裳以班上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以引重致远。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用,以利万人。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其使仓颉又取象鸟迹,始作文字,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书契。自黄帝以上,穴居而野处,死则厚衣,以薪,葬之中野。结绳以治。及至黄帝为筑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而易以棺椁。制以书契,百官以序,万民以察,神而化之,使民不倦。
黄帝播百谷,历象日月星辰制定历法,制衣裳,发明舟楫、车马、杵臼、弓矢、草药,始作文字书契,筑宫室,这么多的贡献和发明,不可能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氏族,甚至整个华夏民族。其中造屋宇、筑宫室,与仰韶文化的房屋建筑成就相符。严文明先生把仰韶文化的房屋分为大、中、小三类,最为突出的是仰韶文化中期即庙底沟期的宫殿建筑。[23]天水大地湾四期文化的F901大型宫殿建筑群,即仰韶文化的遗迹,具备前堂后室、两侧为厢房的传统格局,代表我国史前时代建筑之冠。
范文澜先生说仰韶文化就是黄帝族的文化。[24]炎黄时代大致是仰韶文化的后期。仰韶文化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半坡类型的中心在关中西部,正好与炎帝部族所居之地相符;庙底沟类型的中心在河南三门峡地区,与传说中的黄帝有熊国所在地新郑还有些距离,但毕竟同在中原地区,都属于仰韶文化区域。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有共同的文化渊源,与炎、黄有共同的祖先一致;两个文化类型的成熟地与炎、黄所成之地相同;两个文化类型起源的时代与炎、黄时代相当。所以,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相当于炎帝部的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部的文化。”[25]黄帝部族东迁至中原,创造了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把仰韶文化推向高潮,也达到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的鼎盛。的确,作为仰韶文化鼎盛时期庙底沟文化的创造者,才能配得上黄帝的声望和影响。
“华夏”之“华”,是对黄帝部族的称呼。远古民族之名号往往与他们聚集地的山水有关。“华”古代本意为“花”,“华山”应该是“花山”,象花一样的山。雍州之山形如花瓣者就数崆峒山。崆峒山属于丹霞地貌,众多山峰,叠居于东西南北中五台之上,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形似莲花,是名副其实的“华山”,这才是黄帝部族得名之山。
仰韶文化早期分布在甘肃东部和南部,包括庆阳、平凉、天水等地区。甘肃最早的仰韶文化目前发现于泾河支流马莲河流域的合水、宁县、正宁县等地,与上文所考黄帝部族发祥于陇东泾河流域、特别是董志塬一带的结论相符,正宁县桥山有黄帝的衣冠冢就不奇怪了。黄帝部族作为仰韶文化巅峰的创造者,早期是在陇东黄土高原上活动、发展、崛起的,再一次证明陇原大地在华夏文明起源问题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