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城浮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网上冲浪

1998年,“水杉三姐妹”共同迎来了她们的中考。

李小墨和林周这对双学霸都发挥稳定,以超过分数线二十多分的好成绩考进了她们梦寐以求的城东中学高中部。董方佳虽然离分数线还差个十分,但也已经算是超常发挥,考出了她整个初四生涯的最好成绩。

城东中学每年招收新生,除了那些达到分数线的学生外,都会有一些额外的补充名额,说白了就是给一些特招或者有关系和门路的学生准备的。而董方佳之前在城中上初中本就是为了去打基础的,董光耀早已为她铺好了中考后直升城东中学的坦途大道,再加上这次她确实考得很不错,自然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跟李小墨和林周一起去城东中学续写她们“水杉三姐妹”的传说了。

李崇山为了兑现承诺,果然斥巨资给李小墨买了一套联想天禧的台式电脑,这主机有着奔腾3代处理器,40G硬盘,和256M内存的配置,还额外送了标配手写板、耳机式麦克风,和几张游戏光盘。

李小墨第一次接触的RPG游戏就是这些游戏光盘中的《仙剑奇侠传98柔情版》,此前她完全想不到竟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如此惊险刺激、又柔情百转的人生。除了游戏之外,更让李小墨欲罢不能的则是那种叫做“互联网”的神奇媒介,一台电脑,一个路由器,一根网线,就可以让她跟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网友产生联系,而且还能共享很多资源,不得不说互联网全面打开了这一代年轻人的视野,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感受到了来自网上各种不同文化和信息的冲击。

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路由器拨号上网那种“吱吱”的声音在李小墨听起来都犹如天籁,因为那意味着新世界的大门正在为她打开。她每个周末都可以化身为网络上一个名字不同的ID,以别人都不认识的面目上网冲浪,自由地徜徉在信息的海洋里。

在1999年腾讯推出OICQ之前,想要跟陌生人聊天一般都是进入聊天室,而油城人民最喜欢去的一个聊天室叫做“高山聊天室”,李小墨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会来这里,只是跟风也去注册了一个账号,因为董方佳和林周也会来这里。

李小墨的聊天账号名为“木棉飞扬”,因为她那段时间很喜欢舒婷的《致橡树》和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董方佳的账号名就十分简单粗暴,叫“佳佳小公主”,林周的账号名则字最少,只取了一个和她名字同音的“舟”字。

三个女孩明明每天都能在学校见面,可回家后还是要约着一起上聊天室,打出花花绿绿的字聊上半天。有时,她们会组团跟聊天室里不认识的陌生人吵架,也有时,她们会各自偷偷加一些聊得来的人为好友,然后背着姐妹跟新加的好友开启私密聊天。毕竟,能通过网络认识那些天南海北的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的人,才是上网最吸引她们这帮花季少女的地方。

十六岁的女孩会开始悲春伤秋,会开始觉得自己不被这个世界所理解,会开始怀疑父母的指责是否正确,会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想通过自己的双眼去看世界。

李小墨也加过一些好友,但大多数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聊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再联系了,唯独有一个叫“承诺如云”的好友让她觉得颇为投缘,两人每次上线都能聊几个小时,甚至为了尽兴,还互相交换了地址,通过线下写信来继续聊。

“承诺如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男孩,比李小墨大一岁,用他的话说,在这个聊天室里,他一眼就看到了李小墨的网名“木棉飞扬”,似乎颇有些天注定的意味。其实在聊天室里聊天,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陌生人,也可能会同时跟很多人打字聊天,一般聊了开头彼此觉得可以继续深聊,才会加好友或者进行私密聊天,而这个叫“承诺如云”的ID发给李小墨的第一段话竟然就是别人看不见的私聊。

“如果我还有一天的寿命,我会做你的女友。我有一天的命吗?没有。所以我今生我仍不是你的女友。如果我有翅膀,我会从天堂飞下来看你。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很遗憾我从此无法再看到你。”

李小墨看完后立刻就明白了,“承诺如云”是在解释她名字里“飞扬”的含义。这段话是《第一次亲密接触》中身患红斑狼疮的女主角“轻舞飞扬”发给她的爱人“痞子蔡”的经典告白中的前两段,李小墨虽然对这个陌生人打招呼的方式有些感兴趣,但能猜出“飞扬”含义的人并不在少数,所以她打算静观其变,看看此人接下去还想说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承诺如云”果然又发来一段文字。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李小墨此时终于眼前一亮——能猜出她网名里的“木棉”来自《致橡树》的人就真的不多了。作为文艺小青年的她,向来对这种能彼此理解的默契感到雀跃,于是,她回复了一个笑脸过去。

“承诺如云”很快也回复了过来:“哇,你理我了。”

李小墨眉头一皱,手下打字不停:“什么意思?我们以前说过话吗?”

“没有没有,只是感觉你在聊天室里很少说话,我还以为你不会理我呢。”

“感觉?你经常来这个聊天室吗?可我觉得你的名字很陌生。”

“不是,这是我第一次来。”

“承诺如云”的话越发让李小墨感觉奇怪,于是一番追问之下,她才知道原来“承诺如云”家里没有电脑,他是在同学家玩的。之前他也经常来这个同学家看同学打游戏和聊天,某次偶然见到了聊天室里“木棉飞扬”的账号,觉得这名字很好听,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这个账号的动态。

“承诺如云”发现这个账号的主人性格比较冷淡,跟人打招呼都不会超过三个字,也从来不用叠词、象声词和感叹号,不经意间还会说出一些引经据典的话,显示出她比同龄人更深的文学素养。而“承诺如云”的同学则属于那种要把聊天室里所有女生都聊上一遍的性格,所以当他去跟“木棉飞扬”打招呼时,“承诺如云”心里既兴奋又期待。

可谁知同学热情满满地跟“木棉飞扬”打了招呼后,却半天得不到对方的回复。同学有些急了,追问对方为啥这么没礼貌,对方却反驳说真正没礼貌的是他,因为他把相同的话分不同的时间段,对这聊天室里所有女性ID都说了一遍,连标点符号都没改过,足可见是多么没诚意了,所以她才不想搭理他,省得浪费彼此的时间。

这是“承诺如云”头一回见“木棉飞扬”打出这么多字,心里想笑又不敢笑,差点憋出内伤,毕竟他日后还要经常到同学家来蹭电脑的,可不能跟他伤了和气,同时,他对这个姑娘的好感又隐隐增加了几分。

在借给同学抄了好几次作业之后,“承诺如云”终于得到了可以用他电脑上网两小时的回馈。他第一时间注册好了自己的账号,然后便进聊天室去找“木棉飞扬”,幸运的是“木棉飞扬”果然在线,接下来便有了他们两人第一次私聊的那些对话。

李小墨看完整个来龙去脉,已经在电脑前笑得合不拢嘴了,她强忍住笑意,打字问道:“所以,你发《第一次亲密接触》和《致橡树》的片段给我,都是‘早有预谋’的?”

“确实是早就想好了跟你说话时要这样开头,但你名字的这个组合,我是在第一次看到时就知道出自哪里了。”

李小墨对对方坦诚的回答很是满意,她看着“承诺如云”的名字半晌,忽然鬼使神差地打下一段歌词发了过去:“如果云知道,想你的夜慢慢熬,每个思念过一秒,每次呼喊过一秒,只觉得生命不停燃烧。”

对面很快发了三个感叹号过来,又道:“你怎么知道我的网名跟这首歌有关系?”

李小墨此时只觉得心怦怦直跳,嘴角也抑制不住地上扬。

“直觉,我也很喜欢《如果云知道》。但‘承诺’是出自哪里,我一时想不出来,有这个词的诗词歌赋也太多了。”

“哈哈,你想不出来很正常,因为‘承诺’就是我真名‘陈诺’的谐音。”

李小墨恍然大悟,又跟对方继续聊了很多,关于兴趣爱好,关于身份年龄……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直到“承诺如云”的同学来催他了,他才依依不舍地向李小墨告别。两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都颇感意犹未尽。

这是李小墨头一次真正体会到了网聊的乐趣。原来这世上真的有那种跟自己如此相像的陌生人,而自己又恰巧能和他通过网络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李小墨开始无比期盼着下一次跟“承诺如云”在聊天室的相见,可一连等了几天,这个ID都没有再出现。直到又一个周六,李小墨才终于等到了那句提示语——“你的好友‘承诺如云’进入了聊天室”。

李小墨激动地把打招呼的话打了又删,删了又打,这时“承诺如云”却率先打字发了一串地址和一个姓名过来。

李小墨不解,问他何意,对方解释道:“木棉,我这几天思来想去,觉得咱们以后还是当笔友吧。从江中寄信到上海,一周时间肯定够了,这样总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蹭到同学的电脑强,至少有个盼头,你是不知道我这几天不能上网找你聊天有多难熬。”

李小墨心中欢喜,稍作犹豫,便答应了给他写信。其实在电脑出现之前,也是可以通过杂志上的交友专栏寻找笔友的,只不过李小墨觉得单从几句自我介绍,并不足以让她了解一个人到跟他通信的地步,但“承诺如云”不同,虽然只是跟他聊过一次两小时的天,可李小墨已经深深觉得,这个人绝对值得相交。

于是,油城的李小墨便开始了跟上海的陈诺长达数年的笔友生涯,但这种通信曾于李小墨高二时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抵制之下被迫中断过一段时间,这些都是后话。

由于初中基础打得好,高一的课程并没有带给李小墨太多压力,因此在学习之余她把精力都放在了打游戏和跟网友通信这两件事上。而且随着认识的网友越来越多,李小墨收到的信也是与日俱增,在最巅峰的时期,她曾一天收到三封来自不同网友的信,而且周一到周五日日不停。那段时间,她十分享受这种跟不同身份、年龄、背景的人分享彼此人生经历的过程,殊不知她的这种行为早已被高中班主任看在眼里,并打上了重点关注的标签。

董方佳和林周虽然跟李小墨差不多时间开始上网,但却似乎都不如她痴迷此事。两人也各自有过几个交换了通信地址的网友,可她们写了一段时间的信之后,兴趣都逐渐降低,林周觉得太耽误学习,而董方佳则觉得写信太累,于是两人都慢慢放弃了,只有李小墨不但乐在其中,还长期坚持了下来。

1999年2月,在“水杉三姐妹”高一下学期时,我国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国产聊天软件OICQ,用户只需下载一个软件,然后注册账号,就可以跟其他注册用户进行即时交流,信息收发及时方便,功能全面,最重要的是用户无论在哪一个终端上登录,都能够立即与好友进行对话,聊天记录也会随之保存,当用户不在线时,OICQ还能接收离线消息,其他的比如自定义头像、随意选择聊天好友、网络寻呼、聊天室、传输文件、手机短消息服务等功能更是不胜枚举,因此一经推出便风靡了全国。

“水杉三姐妹”自然也第一时间去注册了账号,且都用自己在聊天室里的账户名当做了OICQ的昵称。三个人互相加了好友之后,又开始把各自的同学和之前聊天室里熟悉的朋友都加进了好友列表里。但此时,聊天室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在聊天室里广撒网,跟对方进行简单的前期沟通,等聊得差不多了,再筛选出那些可以进行长期聊天的对象,互相交换OICQ的号码,成为彼此的好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OICQ是比聊天室更私密的聊天工具,能互加好友的人都肯定是有一定信任基础的。

但有时,也会出现“陌生人”请求加好友的情况,这些人中有的是无聊,就在网上随机找人加好友,也有的是专门带着某种目的而来,只为加某个人为好友。

比如董方佳就经常收到这类的好友申请,毕竟她从小美到大,又是一校之花,有不少男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然后就通过她周围的同学朋友搞到她的OICQ号码,悄悄发个验证申请,如果运气好,被通过了,那便拥有了跟女神单独交流的机会。

董方佳见多了这种申请,也逐渐免疫,心情好就通过一下,心情不好就视而不见,反正每次上线都能看到小喇叭闪烁,但这些申请中敢坦白承认自己是谁的,几乎没有。网络带给人们最大的安全感就是不用以真面目示人,可以取最酷的名字,用最帅的头像,编造最离奇的经历,虚构最的完美的身世,反正只要不见面,就一切皆可胡说。

董方佳见过的申请中,一半自称是她同学,另一半则称想跟她交个朋友,竟然还有说认识她爸董光耀的,想通过她攀个关系。董方佳比较随性,只要名字和头像还看得过去,一般都会通过他们的申请。但加了之后聊不聊,聊得怎么样,就另当别论了,可以说董方佳把好友拉入黑名单的频率,就跟她通过好友申请的频率一样高。

在1999年9月和2000年2月,美国在线发出两封律师函向腾讯公司交涉,认为OICQ的域名oicq.com构成对ICQ域名的侵权,有误导用户认为OICQ的服务就是ICQ的服务之嫌。鉴于美国法律规定被告的名字与原告的名字有超过2/3的相似之处,就可以构成侵权,因此在2000年4月,腾讯公司正式将oicq.com改名为tencent.com。此时腾讯的用户市场已经打开,市场开始稳定成熟,为避免与ICQ间的纠纷,腾讯决定在2000年11月全面更换OICQ的名称为“腾讯QQ”,有谁能想到那只胖胖的小企鹅在20年后会成为中国在线即时通讯的霸主,而腾讯公司的业务也深入涉及到了游戏、影视、网络文学等多个领域。

“水杉三姐妹”可以说见证了腾讯从创业之初到功成名就的全过程,但她们的人生却并没有像那只小企鹅一样开挂,在她们无忧无虑忙着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时,她们的父母正被卷入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巨大变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