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知识40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近代青年运动的先声:五四运动

第一篇 紧跟共产党,建立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共青团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伴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救国曙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一群新青年在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火炬,积极投身挽救民族危亡的伟大事业之中。

1922年5月5日—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从此中国青年运动有了自己的核心组织。

共青团一经成立,就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救亡运动。积极组织青年,投身早期工人运动;带领青年参加北伐军,支持国民大革命;组建少共国际师,投身土地革命;接受党的改造,以群众性青年救国团体的形式领导青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革命即将迎来胜利,新的历史使命也向中国青年发出了新的召唤。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胜利召开,标志着共青团完成了重建。

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共青团诞生和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凝聚青年人心,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那个时代赋予共青团的历史任务。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那么,五四运动的起因是什么?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是如何发挥先锋作用的?

思想启蒙·青年崛起

中国青年的觉醒与奋起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840年后的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一次次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将不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时代最强音。要救国,必先维新。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苦难和挫折中上下求索,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挺进。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一次次的探索和尝试无不以失败告终,昭示着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无法带领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身处黑夜中的中国人苦闷,彷徨,不知路在何方?

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队伍在进一步扩大。陈独秀和李大钊是这批爱国青年中的领军人物,他们是青年运动的先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机提出了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而当时的北洋政府居然在这样丧权卖国的条约上签字了!瞬间激起全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的高涨。

陈独秀对此十分愤慨,他开始反思,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革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而“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宣扬民主和科学。他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新青年》可谓当时青年的思想启蒙刊物,一经创刊就迅速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读者。团结了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宣扬新文化、新思想、新主义。他们是新时代的青年!以《新青年》为阵地,新青年们发动了一次猛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发起了猛烈进攻,大力倡导民主、科学精神,反对迷信盲从、蒙昧无知,鼓励人民摆脱被奴役的地位。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民主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唤醒和增强了进步知识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使他们的思想进一步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中挣脱、解放出来,开始独立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崛起成为一支革命的先锋力量。

二次觉醒·救国之路

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开始通过关注、阅读和议论国事和报纸刊物上的文章,来密切注视时局的发展。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消息通过报纸传到了中国,给当时苦苦寻求民族复兴出路的中国人带来了曙光和希望。他们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社会现实,他们开始二次觉醒:原来,救国的道路不仅只有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救国的俄国国情与中国当时的国情极为相像,更为重要的是走这条道路成功了!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新的救国之道——马克思主义。

思想有了方向,就知道路怎么走。中国青年逐步开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青年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则是在中国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早年的艰难岁月与磨砺,使李大钊拥有了迫切改变劳苦大众命运的愿望。在接触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后,他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连续发表一系列介绍或讴歌十月革命的文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由李大钊编辑的《新青年》第6卷5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集中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其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发表在专号上。《新青年》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是顶级“网红”刊物。全中国的青年以读过这本杂志而自豪,课余饭后常常谈论刊物上的文章。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极广泛的传播。正是这样一批先进、觉醒的中国青年,不遗余力上下求索,坚定不移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征程上,立起新思想的灯塔。

五四火炬·民族觉醒

1919年1月,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出代表团出席会议。当时大家都乐观地以为,中国作为战胜国肯定能够收回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为中华民族争得利益。多么天真!西方殖民强盗从来都是不讲“道德”的。所谓的“和平会议”说白了就是分赃会议。帝国主义完全无视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直接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此举激怒了国人,更让人愤怒的是,北洋政府居然决定在协议上签字!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容侵犯!在此关键时刻还是看中国青年。中国留学生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居住的旅馆外面集会,大骂“卖国贼”,给与会代表施以压力,要求拒绝签字。与会者怕走漏风声,下令封锁消息。“少年中国学会”和“巴黎通讯社”的热血青年,抢先将消息电传到国内。

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中国在外交上的屈辱境遇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满腔悲愤,点燃了反帝爱国的怒火,五四的火炬燃烧起来了!最先行动的是北京大学和其他十几所在京学校的学生代表,1919年5月3日,1000多名学生代表聚集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商讨如何拯救中国、挽回主权的问题。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悲愤不已,当场咬破手指,裂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群情激昂,决定第二天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并委托罗家伦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5月4日,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他们在宣言中写道: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条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们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1]

爱国学生的示威遭到了军警的镇压,部分学生被捕。为营救被捕同学,5月5日,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学生纷纷罢课响应。到5月6日,学潮扩展到全国。受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动,各行各业的劳苦工人、广大市民也广泛参与进来,以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阻止签订条约。迫于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团受阻未能出席巴黎和会签字仪式。这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五四时期中国青年率先奋起、英勇奋斗的力量源泉。中国青年用自己英勇果敢的爱国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民族精神和青年的担当!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名言金句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