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光
明治维新之后,也许因为科技之光过分眩目吧,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之中,科学救国成为鲁迅在日本时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他努力实践的一个重要思想。
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是19世纪末世界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当居里夫妇在简陋的工棚里,经过数年努力发现了这一新元素及其放射性的时候,当镭的发现改变和打破了物理学界的既定观念而引起强烈反响的时候,中国人根本不知镭为何物。就在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1903年,鲁迅以“自树”的笔名,在《浙江潮》第8期发表《说钼》(钼即镭),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的经过,以及镭的发现的科学价值。鲁迅热情地欢呼这一科学新事物的出现,盛赞居里夫人的伟功,称由此带来的关于物质观念的变革为“吐故纳新,败果既落,新葩欲吐”。《说钼》是中国最早介绍评价居里夫人及镭的发现的论文之一。
鲁迅倾注心力最大的是对中国地质的研究,这自然与他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的学习分不开。在发表《说钼》同期的《浙江潮》上,鲁迅以“索子”为笔名,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
《浙江潮》。1903年东京浙江同乡会编辑出版的月刊。鲁迅在该刊发表了不少介绍外国文学和科学的文章。鲁迅藏。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鲁迅据日译本译法国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3年10月东京进化书社出版
鲁迅翻译儒勒·凡尔纳的《地底旅行》,第一、第二回发表于《浙江潮》第10期。全书1906年启新书局出版
在《浙江潮》鲁迅以“索子”为笔名,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
鲁迅有关地质学手稿。鲁迅藏。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鲁迅与同学顾琅合著的《中国矿产志》
《中国矿产志》所附的《中国矿产全图》
鲁迅翻译矿石名称(文物)
由于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致使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矿山资源的掠夺。《浙江潮》从第6期开始,连载浙江人士揭露和谴责浙江官僚买办勾结帝国主义,攫取浙江矿路权罪行的文章,浙江同乡会为此召开了特别会议。具有地质矿务专业知识的鲁迅深感责无旁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写成长达万余字的《中国地质略论》。文章论述了中国的地质分布,地质发育,地下矿藏,说明了“中国大陆里面之情状”,目的是“以备后日开采计”。鲁迅赞美“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宝藏无量”。斥责清政府出卖主权,各省官吏盗卖矿权是“为外人伥”,是使我国从“矿藏之主”沦为“采掘之奴”。鲁迅的这篇论文,显示出中国人不是不懂得自己的地质,不是不清楚自家的宝藏。鲁迅非常自信、非常坚决地回击列强的掠夺行径:“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捡;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
现在我国地质学界已经认定,《中国地质略论》是中国最早系统介绍本国矿产的科学论著,鲁迅无疑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地质学学者。更具广泛意义的是,中国地学第一文,就具有科学研究思想与爱国救国思想相结合的典范意义。
鲁迅继续研究中国矿产的结果,是和同学顾琅合著的《中国矿产志》,于1906年5月由上海普及书局出版发行,并附《中国矿产全图》。全书分述全国地质状况及矿产分布情状,再次以切实的科学著述表达了伟大的爱国思想。著名教育学家马良在序中称此书“罗列全国矿产之所在,注之以图,陈之以说,使我国民深悉国产之所有,以为后日开采之计,不致家藏货宝为他人所攘夺,用心至深,积虑至切”,“深有裨于祖国”。本书出版后,不到半年即增订再版。清政府农工商部认为此书对中国地质源流言之甚详,绘图精审,通饬各省矿务、商务界购阅;学部批准此书为中学堂参考书。影响之广,作用之大,功不可没。这的确是一桩令人惊喜又惊异的事,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鲁迅,最早产生全国性影响的却是他的一部科学论著。
其实,鲁迅文学方面的成绩这时也已不小。不过,这最初的成绩还是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的。
在发表《说钼》《中国地质略论》的同一个月里,鲁迅翻译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由东京进化书社出版。两个月之后,鲁迅翻译的儒勒·凡尔纳另一部科幻名著《地底旅行》第一、第二回发表(全书1906年由南京启新书店出版)。这两本书都从日译本转译。翻译科幻名著,在中国,鲁迅也是最早者之一。鲁迅在《月界旅行》的《弁言》中说明了翻译的目的:“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以小说形式传达科学知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志向之高远,恐时人难以企及。
后来在致友人的信中,鲁迅曾提到在日本留学期间,尚有未发表的译著《世界史》《北极探险》《物理新诠》等。研究科学,用多种方式介绍宣传科学知识,除科学知识本身的实际价值外,鲁迅更深层的追求在于把研究宣传科学作为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推进文明的传布和社会的革新,即引进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的思想,养成科学的精神,挽救衰落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