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精神分裂的那些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不一样的烟火

原生家庭

我出生在北方农村。我的家庭是一个自律、美满却很严肃的家庭。和那个年代很多中国传统家庭一样,大部分的时间里,母亲操持家务,父亲出外奔波挣钱养活我们姊妹三个。父亲的自律坚强、母亲慈爱精打细算操持家务,在当时是多么的令人羡慕,一家人其乐融融,虽不富裕,但过的也不错。在家庭的熏陶下,我也从小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印象中,我的学习从没有让家里人操过心,父母亲说的最多的就是“该睡了,多休息”,可我怎么能睡的着,父母亲每天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能做什么去帮助他们呐,想想只有努力学习让他们省省心了。所以,从小并不聪明的我上学以后基本上没早睡过,也没晚起过,持之以恒,很少懈怠。姐姐,在我印象里是一个很稳重有气质的人,记得高中的时候她去给我开家长会,我们班同学说,这是哪里的美女啦,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哥哥是一个很有男子气概的人,小学时有一次还保护过我。我的家庭就像是一个自动运转的流水线,大家各司其职,保持着高度协调,完成自己该完成的,没有太多的推卸,没有太多的争吵,也没有太多的抱怨,平静度日。我的家庭和谐的氛围并没有随着频繁地搬迁住所而变化,但我的心境却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内心的不安全感慢慢滋长。我以前以为,家庭住址变化只是一个简单的住址变化,并不能实质影响什么。但随着我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觉得,频繁的变化家庭住所也会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有了自己家庭以后,尤其是孩子出生以后,我不想频繁更换住处,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这个原因也是我重点考虑的问题。

我经常在想,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柴米油盐、是争吵、是包容,还是别的,我觉得这些都对,也都不对,家是一种归属,是一种信任,是一个人放下在外奔波的压力、放下面具、放下防备,舒缓身心的地方,家应该是人间的天堂。我很庆幸自己有一个这样的原生家庭,除了我在经营自己家庭的时候给我很好的打了个样,还让我即使背井离乡,隔着高山、隔着河流,心依然可以平静地安放。

孩童稚趣

八十年代孩子的童年和现在的孩子差别很大,尤其在农村,白天到处和小伙伴玩,在家门前的小河里捞蝌蚪,在大山上摘野果,晚上数着夜空里的星星,抓着萤火虫,仿佛这个世界里只有这些,我就是这样长大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生性热爱自由不受拘束。父母从小教育就是放养,这和现在的主流教育观念不谋而合。我想,父母可能也没想到他们的教育观念在若干年后居然会引领时代潮流,成为大家竞相追逐的教育时尚。常听人说,时尚经过若干年后会回归,不然怎么会有复古风一说。时尚圈如此,教育行业是百年树人的重大事业,更是需要潜心研究,不断从人的精神内核中挖掘巨大潜力,让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我这些浅薄的教育遐想有班门弄斧的嫌疑,不做过多展开了。总之,入学前放养的状态让我有大把的时间天马行空;有大把的时间与蓝天、河流、山川对话;有大把的时间和小蛇、蝌蚪、小鸟共舞,我的内心积蓄了很多萌萌的力量,在未来漫长的人生路上成为我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长大以后,很多次我都想重新回到儿时成长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那些清澈的河流、新鲜的空气已经被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取代,我再也没有机会了,但我相信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在自然环境治理成功后仍然有机会像我的儿时一样,自由自在遨游于天地之间。

求学求生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方兴未艾,我也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义务教育。由于我从小性格孤僻,不太愿意与人交往,所以感觉大部分的时间里是很孤独的。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学习资源,我本身对课外书也不感起兴趣,于是我就每天抱着教材学习,考试成绩还不错。初中虽然没有在重点中学读书,但我仍然认为对于我而言,那是我读过最好的初中。好到什么程度呐?好到我可以轻松地学习并且能拿到很好的成绩,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奇怪,我居然在初中找到了我的价值。老师们的帮助,同学们对成绩好的同学的仰望,让我不断地努力不断的进步,中考考出了比较优异的成绩进入当时的市重点中学。我真的太高兴了,因为这预示着我进入大学的门基本上已经被打开了。但事情并没有朝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繁重的课业,激烈的竞争,自卑的我,构成了我高中生活的全部,结果可想而知,高考失利了。复读的我状态实际上更差,好在知识只有在不断重复当中才能被掌握,最后我考取北方一所理工科院校的大专,学习了我喜欢的专业。语言这个专业,很奇怪,它既能增加你与世界沟通的机会,也能让你与母语产生矛盾的碰撞,很多时候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是如此的困难,尤其对于学的半瓶醋的我来说更是如此。本来就内向的我,变得更自卑,或者说更孤僻了。听很多人说大学的学习生活如何的轻松如何的自在,我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千禧年前后,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压力问题让我每天都只想好好学习,希望毕业时能够有一份安稳度日的工作。但事与愿违,我所在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是本科生、研究生,而我又天真的以为学历是步入社会的首要因素,于是我决定毕业后边打工边考研,最终我如愿以偿,考入自己所报的一所南方文科院校,学习了一个一般人认为的冷门文科专业,开始了让人难忘的研究生生活,也是第一次让我体会到积淀深厚的文科综合类院校给与人精神上的滋养,我感到无比快乐。同时,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南北方地域、人文、历史、风俗各方面的不同,有些许适应又有些许排斥。专业虽然冷门,但开启了宏观的、历史的、辩证的思维模式,让我日后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再拘泥于狭小的微观视角。日后的我才知道,这个专业虽然就业很难,却对我的人生境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人们常说,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过的桥,我也成功get到了。回首我的整个求学生涯,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如夏日黄昏中的金色,点缀了天边,也点亮了我的人生。我很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与他们如流星划过天际般短暂交汇,虽相望于江湖,或在另一个世界相望,但永远铭刻在彼此悠远又悠长的记忆里。

既定的他

情歌听了很多的我,真的搞不懂到底什么是爱情,直到我遇见他。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样美好,他淡淡的温暖的目光穿过人群注视我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想和他虚度光阴的错觉,我知道,就是他了。我们和所有谈恋爱的情侣一样,有坠入爱河的甜蜜也有撕心裂肺心痛,正所谓相爱容易相处难,经过很多回合的磨合,关系艰难的向前发展。我觉得我们很难用情侣这个词来简单形容,是朋友,是亲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两个在异乡生活相互抱团取暖的人,这一点从我们两个生病进出医院相互陪伴、从我们两个遇到不顺心的事相互隐忍,从我们两个各自人生小有收获时快乐分享中很好的体现出来。尤其对于常年离开父母在外地生活的我来说意义更大一些,他的宽厚与耐心更像是我的父亲,呵护着我。我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异乡人,辗转于背井离乡的生活中,孤独无助的洪水几次将我淹没,我恐惧地抱头痛哭,几度崩溃。而我的那个“既定的他”如所有漂泊在异乡的人一般,也充满飘忽不定感,我们两个都陷入人生巨大的迷茫中,争吵、冷战甚至决绝的分手,我人生的第一个寒冬来临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颗冰封的心。

人的感情世界中的过客,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像夏日夜空一样,有时是繁星满天,有时是一两颗点缀。如同每个处于花季的女子一样,我也曾经面临着很多的选择。就在我感情受挫孤独一人的时候,我的另一个他在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我这个初入社会的小白学到了很多,更增添了快速融入社会的信心。生活就是这样,过客终归是过客,留下的终归会留下。我和他的相处也如昙花一现般绚烂但短暂。

天山山顶的常年不化的积雪,虽然会随着四季的轮回部分消融,但不化的永远会以雪这个形态呈现给世人。我和我那个既定的他,在逐步适应社会节奏中重新找回迷失的自己,我们重新携手于茫茫人海,成功的将爱情变成婚姻,也顺利的将爱情转化为亲情,可见人世间的缘分是多么的奇妙,可以说是命中注定,也可以被称为宿命吧。

理想主义人设

我有自己的理想,也经常回归现实,但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是在经历了很多生活磨砺后给自己安的头衔,因为我在认识世界和判断事物时基本上都是靠着那点可怜的直觉,我这样的人也很容易画地为牢。当我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反复穿梭的时候,我懵圈了。理想的丰满,现实的骨感,尤其是当我的事业遇到严重挫折的时候,我更觉得我的现实骨干到连马甲线都没有了。在我不断地懵圈当中,我性格的弊端被无限的放大了,尤其是当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这些人类精神疾病难题空降到我身上的时候,我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不断地成熟。成熟意味着对人生态度,对自己处世行为的规范性的调整。我不断的深刻反省自己,不断地学着重塑造自己的时候,病情逐渐好转,不惑之年的我终于彻底长大了,点滴汗水,点滴泪水,如下雨打伞、天冷加衣,和所有都会长大的人一样,那么平常,那么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