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省级样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州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思考和启示

贵州省通过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的减贫脱贫成果,形成了较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做法,其中有的在全省推广,有的在全国具有借鉴意义。“贵州经验”对全国的扶贫脱贫工作有以下启示。

一 保障民生是扶贫脱贫的核心任务

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些连片特困地区本身就存在发展的困境:第一,自然条件恶劣,集中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限制开发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县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或高原山区,特别是群山连绵区;第二,贫困成因复杂,既有自然、社会的,也有民族、宗教的,既有历史、政治的,也有现在、体制的原因;第三,贫困程度较深,不仅贫困人口本身贫困,其所依托的财政也贫困;第四,贫困的持续性、代际性突出,具有很强的传递性。这些地区,如何立足自身条件和环境、资源禀赋,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内源驱动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破题关键。

欠发达地区脱贫的关键在于立足贫困人口的民生保障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立足基础环境、民生条件改善,立足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增收,通过提升贫困人口综合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首先,夯实基础条件,强化区域扶贫导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应坚持把改善贫困区域基础设施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打通脱贫脉络,带动小区域、小片区发展,全面提升区位优势。其次,立足产业支撑,培育健全造血机能。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夯实脱贫产业支撑,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突出产业特色,促进农产品与市场高效对接。最后,实施能力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切实解决与贫困人口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社会就业能力、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脱贫能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带动青年就业创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扶贫脱贫的内生动力。

二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根本原则

推进扶贫脱贫“第一民生工程”,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民生工程的积极推进,让改革的成果共享,让全体人民群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强调扶贫脱贫的“第一民生工程”,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有效路径,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全面小康,不仅应体现在统计指标和平均数上,而且应体现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因此,从本质上讲,扶贫脱贫的主要目的在于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关键,就是在社会治理层面,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三 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第一民生工程”的重要保障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贫困问题,只是贫困的程度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相应地在解决贫困问题上迈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90年的19亿人降至2015年的8.36亿人,其中中国的贡献率超过70%。外媒评论称,全球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中国。中国扶贫工作的成功,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扶贫工作的成功之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政治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谋福利,都是把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党的政策方针会围绕群众的生活开展,人民群众也会因党的扶贫政策,更加拥护党热爱党,形成党和群众的鱼水深情,互相促进。在制度上,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把扶贫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来抓,也有条件把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作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用有限的资源发展贫困地区亟须发展的产业,也可以用有限的财物去创造属于集体所有的更大的财富。

扶贫攻坚工作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要更为全面地推行驻村帮扶机制,实现驻村帮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全覆盖,更为精细化地把贫困人口吸纳到驻村帮扶工作中来。同时,更加广泛地凝聚社会力量,依托对口帮扶、定点扶贫、集团帮扶,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扶贫攻坚战。

四 “第一民生工程”是新时期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是我们党取得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将扶贫脱贫定位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长治久安和我国国际形象”,其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重要核心。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中,尽管农村经济总体实力增强,发展速度加快,农村生活面貌大大改善,但是区域、城乡和不同群体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一些矛盾问题和分歧,一度也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和对立现象。实施扶贫脱贫和推进“第一民生工程”后,目前的干群关系不断改善,大大强化了党群关系,党的工作在贫困地区取得巨大成效。干群良性互动,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将党的政策、国家的关心关爱送到了广大贫困农村,从而开创了党和群众一条心的新局面。贵州的实践证明,积极推进扶贫脱贫“第一民生工程”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成功实践,同时也说明搞好党群关系也是扶贫脱贫的重要内容。

五 “第一民生工程”培育了一批脱贫事业精英和优秀干部队伍

“第一民生工程”催生了专业扶贫脱贫精英群体涌现。在长期的扶贫脱贫实践中,贵州省扶贫办锐意进取、坚持创新,始终把抓落实、干实事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作的实绩赢得了省委、省政府支持和群众信赖。几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将扶贫脱贫作为“民生第一工程”优先发展,逐步将贵州打造成为中国扶贫的省级样板。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百姓的口碑,更提高了贵州省扶贫的知名度、影响力。也正是贵州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深度强,催生了一支业务精良、作风扎实、勤政廉洁、勇于吃苦、善打硬仗的扶贫精英队伍。几年来,贵州省扶贫系统干部深入扶贫脱贫第一线,工作在深山和条件艰苦的地区,他们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探索,创造了贵州扶贫脱贫的创新措施和行动,取得全国多个率先第一,可以这样说,扶贫脱贫的精英队伍是在“第一民生工程”中培育和锻炼出来的优秀队伍,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支扶贫脱贫精英队伍,“第一民生工程”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六 “绿色减贫”是扶贫脱贫的可行之路

贵州省坚持推进“第一民生工程”,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山地农业扶贫、文化景观旅游扶贫的“毕节试验”;种草涵养水土、养畜增加收入、发展防灾避灾产业的“晴隆模式”;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比较效益的“长顺做法”;整合资源、整乡数乡、连片开发、区域推进的“印江经验”和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威宁实践”等,均是利用贵州省丰富的绿色资源和环境条件,学习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在扶贫脱贫和推进“第一民生工程”的成功实践。实践证明,绿色减贫是可持续性的扶贫脱贫新方式,主要体现在:第一,绿色减贫的本质就是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进行减贫的新战略,很显然,打破了传统扶贫模式并形成了新的可持续的扶贫脱贫内在机理,构建出新的绿色扶贫动力机制;第二,绿色减贫开辟了扶贫脱贫的新路径;第三,绿色减贫是可持续性最强的共享发展模式,即绿色减贫是以绿色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减贫过程,是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共享的可持续体系;第四,绿色减贫是以多维贫困为依据,以综合减贫成效为标准的多维减贫,其发展模式也综合考虑经济、健康、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还体现在环境、生态、文化等综合效应上,绿色扶贫实现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统一。与此同时,绿色减贫也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有效的方式。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绿色减贫提高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绿色减贫提升了精准脱贫的有序性和持久性。与此同时,绿色减贫为构建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提供基础和参考,有利于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从未来发展看,绿色减贫也为2020年后中国减贫指明了新方向和新重点,随着绝对贫困的逐渐减少,解决相对贫困在未来减贫中将是主要面临的任务,绿色减贫将带来绿色福利,为促进中国减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