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传统乡村手工业的瓦解和改进
传统乡村手工业,是农民在农闲时从事的家庭副业以及手工作坊。即方显廷所言,是农业以外的乡村工业,或与大工业相对的小工业。耕织结合是中国最传统的“习俗”经济模式,没有手工业,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持续是不可想象的。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手工业逐渐陷入解体的命运,此为今日学界之共识。方显廷也说,中国乡村工业的历史是一部失败的历史,“今则乡村工业最后全部扑灭之趋势,亦已昭然若揭。目前中国乡村工业如纺织、食品、化学、杂组等四项,均一致惨遭渐次崩溃之厄运”。其中,与农民联系密切的手工棉纺织业的解体,尤为显著。“在昔势力几占满乡村之手纺业,亦寂焉无闻。”[47]
乡村手工业为什么衰落了?社会学家张世文认为,“外国与本国大工厂廉价的出品渐渐的侵夺了内地乡村工业的市场,替代了一部分的乡村家庭手工业”。[48]方显廷亦认为,新式工厂工业的兴起与竞争是乡村工业衰落的原因之一。而外国商品的侵入与竞争,为另一重要原因。外国商品“以其生产成本之低廉,及其商业与金融制度之严密与齐整,实足致中国若干乡村工业于死命”。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大工业取代小工业在欧美各国早已司空见惯。“是以我国小工业之衰落,实为必然之趋势。”[49]
尽管如此,中国的乡村手工业并未被机器工业完全取代,依然大量存在,且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估计,1930年代初,中国尚有2.7亿农民从事家庭副业、手工业。[50]方显廷也指出,城市工业远不及乡村副业,全国织布工业的棉纱消耗量,1930年共计961兆磅,其中力织机消耗207兆磅,手织机消耗754兆磅,后者接近前者的4倍。抗战全面爆发后,沿海工业遭到日本侵略的摧残,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51]
如果说学界关于乡村手工业的衰落、地位并未有太多分歧的话,而对其发展前途则有较多的争论。这一争论,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框架下进行的。有的认为,手工业生产方式落后,只有发展机器工业才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有的认为,考虑到人多地少和农民生活的需要,以及机器工业还不能完全占领工业品的阵地,因此仍要继续发展乡村手工业。[52]方显廷的观点与后者接近,但有其独到之处。他指出:“我们的农业尚占全人口四分之三,乡村人口的十分之九,城市制造工业发展很迟缓。因此,乡村工业的衰落,意义实在非常重大,如坐视不救,无异是自蹈经济上的自杀。”不仅如此,方显廷比其他经济学者更为乐观,认为“乡村小规模工业的发展前途,则是很光明的”。[53]
乡村手工业之所以仍有存在和发展之必要,其根本取决于农民经济与农民生活的需求。在方显廷看来,手工业既有经济功能,也有社会功能。在经济功能中,首先是大量吸收农民劳工,“闲暇人工之利用,此点于中国之农业更为重要”。其次是“对本地土产及副产之利用”。再次是“增加农民进款,使生活略有余裕,以备歉年及匪灾后之不足”。以华北为例,农作物每年最多不过二熟,除生活必需之外,农民所余无几,故不得不以手工业、副业以资弥补。至于社会功能,方显廷认为,“乡村工业之特质,为小规模或分散生产,其发展也足以避免近代机械工业过度发展后而产生之种种危害,且可得工人对机器之认识及应用。再者,乡村工业可使乡村人民习于制造事业,使生活更有兴趣”。[54]更有甚者,方显廷还认为,手工业在城市中也有其价值,新工业不能供给社会普遍的需要,必须借手工制品为之补充。[55]手工业与机器工业相互补充的观点,突破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在此问题上,方显廷与其他经济学者最大的不同是从世界工业的分散化趋势,为乡村手工业的发展寻找理论根据。西欧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集中于城市,迅速发展,乡村工业遭受极大破坏而衰落。但自19世纪中叶以来,有人发现小规模工业仍有许多优点,进而提倡工业生产的分散化。到1920年代末,工业生产出现由集中而分散化、由城市化而乡村化的趋势。即便是工业发达的英国、美国,亦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政治因素。城市工业发达的结果,必然导致农民向城市集中,耕地者缺乏,乡村农业衰落。一旦发生战争,粮食和工业原料就有断绝供给的危险。要使农民不再往城里跑,并改善其生活,必须在乡村提倡小工业。二是经济因素。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纷纷返回乡村生活。但仅靠农业生产,乡村无法容纳如此之多的返乡人口。只有提倡乡村工业,才能满足需求。三是工业技术进步的原因。工业所用的动力多半是电,电可以用电线送到任何地方,从而创造了工业“乡村化”的条件。[56]但与欧美相比,中国距离工业分散仍很遥远,工业仍主要分布于大城市。在此情况下,是否先要经过工业集中再实行分散化呢?方显廷做出了相反的回答,“中国仍为小手工艺及农业盛行之国家,故其利于小规模工业之发展,实较任何西方国家工业化国家为甚”。[57]尤其在抗战期间,当外货不易进口、本国工业产量又减低之时,他更加强调“我国工业又不能不走回乡村之路”,以“养成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以建立国防的基础”。[58]
既然中国乡村手工业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那么应该采取哪些发展措施呢?学界见仁见智,有的认为乡村工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有的主张走合作组织之路。方显廷对此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乡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并重,且适当分工。在讨论如何发展工业化时,方显廷提出,发展工业化应该农工并重。与此逻辑一致,他认为乡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关系也应该是农工并重。中国急需创办的,“为小工业而非大工业,为城市与乡村并重工业,而非仅偏重于城市之工业”,“务求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之平衡发展”。特别是在华北地区,“乡村工业之发展,较城市工业尤为重要”。[59]城乡工业的生产,应有适当的分工。乡村手工业所经营的,要尽量利用当地农业原料,就地加工制造;尽量与机器生产无直接冲突,但在相当时间内又可以同时存在的行业;也可以是含有季节性而非终年不停的工业。[60]
第二,改进生产技术。发展乡村手工业,方显廷强调“决不是盲目的开倒车”,而是“以科学的研究及教育方法,谋技术上之改进”。首先,要调查乡村工业的生产技术状况和最急切需要的设备,介绍改良旧工业与创办新工业的办法;其次,聘请工程师,仿照已有成效的农事试验场,设立乡村工业试验所,研究改良与建设的步骤与方法;最后,推广试验与研究结果,促动乡村工人的实地应用,使乡民耳目所濡,起而效尤。[61]
第三,替代传统经营方式,建立合作组织。工业生产以工厂制最为先进,能统一管理,大量生产。但方显廷认为,工厂制只适合少数乡村工业,总体来讲,“对乡区不尽适合……工厂制度,恒需由规定不断之工作,与农村社会劳工情形,颇多扞格之处”。但传统经营方式也有诸多弊端,即便比较先进的商人雇主制,也极度缺乏组织能力,很难一致行动。商人雇主、织户与金融组织各自为政,不相为谋。生产分散于织户家庭,无由监督,布匹种类、价格俱无一定标准。织户对于原料、货物的买卖完全不懂,只好受商人的剥削。因此,“乡村工业自然不会发达的”。[62]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替代商人雇主制,并与机器工业相竞争的经营方式呢?
方显廷认为,采用合作制度,是替代商业雇主制和抵抗机器生产的最好武器。俄国、日本、印度的乡村工业之所以发达,都归功于合作制度。我国建立乡村工业合作社的目标是,“大家合作起来,直接去购买原料,办理运销,无须用中间人为之懋迁有无,就可以免去中间人的剥削。这样,商人雇主制度将不打自倒。用机器制造货品,从前只有在工厂里才能施行的,现在有些工业,农民在乡村的家庭里也可以利用电力,或内燃机所生的动力,去推动机械,和工厂一样,享受机械发明的便利和经济。但是有些机器,既非个人所能充分利用,又非个人经济能力所能单独购置,有了合作社就可以购置机器,为全体社员利用”。[63]当然,建立合作社,并不是取消生产者与商人间的中间人和独立商人,只是为数不能太多。
此外,方显廷还呼吁政府要关注和发展乡村工业。由中央工业试验所负责乡村工业技术的研究与试验,省县各级政府设立工业推广的机构;由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华洋义赈会讨论拟定乡村工业合作制度。[64]
由上可见,方显廷发展乡村手工业的主张也是其倡导工业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