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道路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是一个理论的困惑,也是实践性难题。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对全国GDP贡献率超过60%,而东南沿海是我国中小企业最活跃的区域,因此,中小企业走上自主创新道路是求生存、谋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然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老问题是创新资源匮乏、资源创新参与度低、创新驱动力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体制与机制改革任重道远;在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转型中,我国中小企业又面临着自身机会有限与创新竞争加速的矛盾,新兴技术追赶与技术追赶陷阱的矛盾,寻求高端突破与遭遇技术壁垒的矛盾,市场高度开放与创新保护乏力的矛盾;在新旧问题与多种矛盾交织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呈现两难:“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又呈现“低端切入”“逆向推进”“山寨制造”等特点;在新的矛盾与新的发展趋势面前,原有研究已不能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两难困境?本人参与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主持的IDRC项目“To Leverag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Small &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y 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深获教益与启迪,许庆瑞教授创立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为中小企业持续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与实践表明,解决中小企业创新矛盾的关键在于:探索出符合中小企业特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模式与机制,这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为此,本书根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要求,在理论探索上,立足中小企业独特的创新视角,丰富、拓展自主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中小企业的内生创新能力、优化自主创新的有效模式与机制,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本书分六章,分别解决“什么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两难问题以及为什么要探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模式与机制”“中小企业存在什么样的自主创新及其能力演化机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如何”“怎样发展与完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模式与机制”“在发展与实践中,中小企业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形成了哪些有特色的模式与机制”这五个层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厘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道路的脉络,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勾勒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

本书的研究观点如下:

(1)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诸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与互动关系。在企业自主创新的不同阶段,引领创新的主导要素不同,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导要素各异,进而形成差异化的要素导向型创新能力和模式,形成“主导要素创新→先发优势→主导要素序列→主流创新→主导创新模式→主导创新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潜力要素→后发优势→后发要素序列→新流创新→(新流转化)新主流创新”的更替规律。根据企业调研,要素导向型创新能力往往体现在创新水平较弱的中小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在市场作用下,具体表现为特色创新能力,即中小企业基于现有管理、市场或技术要素能力,通过挖掘和拓展企业自身特色,创造差异化价值的能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演绎为特色创新模式。

(2)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的不断兴衰更替过程,也是强化主流创新、孵化新流创新、实现汇流创新的过程。调研发现,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代表了创新水平中等的中小企业逐步发展核心技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逐步摆脱外源技术引进依赖,实现突破性技术或设计内生化、知识产权创造内生化、价值活动控制内生化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产生伴生着主流技术的凸显与新流技术的孵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演绎为自主性创新模式。

(3)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现出多维因素联动创新的复杂过程。单一要素创新难以取得持续绩效,要向组合创新、全面创新与网络创新发展,形成全要素创新能力的集成。企业创新中,技术、人力、资源、行为和发展等多维创新因素需要交互集成、联动创新,形成复杂性网络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复杂性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中,表现为整合企业内外部多维要素、资源的网络化创新能力,即中小企业在开放式环境下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域、跨国界融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建构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物流等复杂性创新网络,从而实现开放式资源互补、创新互动的能力,并在市场竞争中演绎为复杂性网络创新模式。

(4)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层次不同,存在创新差异性。通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层级测评研究,提出创新能力建设型、进步型和领先型三层次中小企业划分构想,描绘出不同层次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分布图,指出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创新能力提升目标、差异化的创新模式及其演化路径。

(5)构建与整合企业、集群、区域三层次全面创新网络体系,是实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个体化、群体化、区域化联动提升的关键。本书从企业创新的微观个体层、中观群体层、宏观区域层提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三层次提升机制。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书力求突出四个结合:一是理论研究与实际个案研究的结合,既重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研究得出的规律,又强调实际个案的解剖和佐证解释。企业案例分析不仅支撑了主导要素创新理论、主流与新流创新理论与杂性创新理论,同时还立足于技术要素,揭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需要经过多代技术和工艺的逐步追赶,从引进系统的生产技术,掌握成熟技术和工艺原理→引进国际新兴技术或实验室技术,积累技术和工艺能力→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原理→掌握设计技术和工艺→掌握设计原理(形成自主研究与发展能力)→自主开发改进型产品和工艺的过程。二是点面研究结合,采用中小企业的区域性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面上分析中小企业的普适性特征和问题,又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从点上探究中小企业个体的特性和问题。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既采用定性的逻辑,理性地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问题进行抽象性描述,又采取定量模型对自主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四是系统分析与单元分析结合,既强调系统研究的整体性,又突出不同细分单元的独特性分析。

本书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在本书付梓之际,深感还有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由于作者的学识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朱斌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