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艺术学理论
第一节 学科动态[1]
在我国现代人文社科体系乃至整个科学体系内,艺术学理论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014年艺术学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频出,学术交流活动和研讨活动也日趋活跃和频繁,这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下丰硕的成果。在学术论文方面,主要是围绕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及其发展走向等问题展开探讨。一些学者在推动艺术史学科的建立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关于艺术史的界定、书写以及如何建构中国式的艺术史的探讨性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在学术著作方面,2014年艺术学方面的基础教材普遍进入翻新阶段,教材的专业划分更加细致,大部分著作都属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关于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著作更为丰富,涉猎的领域较前几年有所拓宽。在学术交流方面,围绕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史研究、艺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学交叉学科等主题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研讨活动日益频繁。2014年是中国艺术学发展的重要年份,随着艺术学理论问题的深化与学者、理论家们的积极探索,一定能迎来艺术学理论学科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 学术论文
2014年,艺术学理论领域的学术论文数量仍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论文集中于对艺术理论、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方面的研究,而艺术管理、艺术跨学科研究方面的论文相对较少。从总体上看,围绕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颇多,如何进行该学科的建设、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已然成为艺术学界密切关注的课题。
(一)艺术理论
随着艺术学升格为门类,艺术学理论作为一个一级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同时关于其合理性的争议也普遍存在。2014年,关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方面的探讨与反思,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关于艺术学理论的界定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对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覆盖的领域,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只涵盖一般艺术学理论;而有的学者认为,它不仅涵盖一般艺术学理论,同时也包含门类艺术学理论。彭锋的《艺术学理论的机遇与挑战》一文分析了艺术学理论的界定、将艺术学理论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新的环境下所面临的机遇等内容。作者倾向于把门类艺术学理论纳入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认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应该包括一般艺术学理论和门类艺术学理论,但是机遇与挑战可能更多存在于一般艺术学理论,因为它是一个尚待开垦的领域,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2]凌继尧在《艺术学理论:历史、现状和思考》一文中指出:“艺术学理论的现状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成绩很大,问题不少。”首先,“成绩很大”指的是在艺术学门类五个一级学科中,艺术学理论所拥有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都是名列第一。其次,问题主要有: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不够规范,各院校的艺术学理论博士点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研究生论文选题等方面差别非常大。[3]李心峰的《艺术基础理论研究与艺术学反思、建设》一文主要分析了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概况,指出关于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最主要的主题是对“开放的艺术”及“通律论”艺术观的探讨。[4]对艺术学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代表性文章还有金丹元、宋眉的《重构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所面临的“囧象”及前提性思考》(《艺术百家》2014年第3期)、张法的《中国型艺术学理论:基本概念的困境与出路》(《文艺争鸣》2014年第9期)、周宪的《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傅才武的《从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转型——21世纪初艺术学研究的新趋向》(《艺术百家》2014年第4期)、李心峰的《艺术学需要“习明纳尔”——关于艺术学教学方式革新的思考》(《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5期)。
在探讨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方面,重要的文章有仲呈祥的《艺术管理以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艺术百家》2014年第2期)、《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艺术百家》2014年第4期)、《作为人类审美的意识形态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艺术百家》2014年第1期)、曹顺庆的《艺术学学科理论建构与艺术本质新论》(《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胡斌的《对“升”背景下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反思》[《中国音乐》(季刊)2014年第4期]、韩吉安的《融通艺术的“技”与“道”——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名作欣赏》2014年第17期)、仲呈祥等编写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简介》(《艺术学界》2014年第1期)、《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艺术学界》2014年第1期)、郝云的《建立比较艺术学学科之问题》(《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1期)、张晓刚的《中国现代艺术学理论学科演进中的辩证关系》(《艺术百家》2014年第6期)、张婷婷的《论艺术学学科建立对戏曲研究的影响》(《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5期)等。
还有一些文章是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艺术学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中西方之间的差异并对理论家的艺术理论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尹文的《艺术学理论与美学、文学、文艺学理论关系之辨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冯宪光的《结构主义理论与结构主义艺术理论》[《当代艺术观察》(双月版)2014年第4期],刘悦笛的《走向全球语境的“艺术界定”难题——以“生活美学”为解决出路》(《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6期),李凤亮、宗祖盼的《艺术学理论视角下艺术管理研究的困境与出路》(《艺术百家》2014年第4期),王一川的《艺术学理论:在体制空间与中西差异中探路——2013年度学术观察》(《艺术评论》2014年第1期),张泽鸿的《现代语境下艺术学与美学“分合之争”的反思——以宗白华为例》[《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荆琦、凌继尧的《庄子的艺术学思想》(《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王建英的《滕固与邓以蛰艺术学思想比较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4期)等。
(二)艺术史
艺术史是研究艺术演变过程和历史的学科,即艺术史是运用历史文献和实证材料,以特定的立场与研究角度,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思潮、艺术创作、艺术接受等进行记录和分析考察,研究艺术的总体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规律的学科。[5]随着艺术学理论下艺术史学科体制的建立,新的问题随之产生。艺术史是什么,艺术史与美术史、音乐史、电影史、设计史等具体艺术类型史有何区别,如何构建中国式的艺术史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王一川的《艺术史的可能性及其路径》(《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一文以冷静的、客观的态度探讨了艺术史学科如何获得其合法性的问题,以及艺术史学科要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的问题。文中着重分析了构建艺术史的研究框架和探索中国式艺术史的路径两个问题,认为打破门类艺术史的限制、构建综合性的艺术史尽管饱受争议,却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彭锋的《艺术史的界定、潜能与范例》一文主张“涵盖全部艺术门类的艺术史既有可能,也有必要,而且存在可供参照的范例”。[6]张慧喆的《通向艺术场域史:一种开放而中立的艺术史书写》一文尝试探索新的艺术史编撰的可能性,认为传统艺术史的书写往往着眼于艺术的创作和发生,而艺术本身的发展却要求一部开放的、普遍的和中立的艺术史。该文结合美学对艺术的界定,将围绕艺术或艺术作品的关系元素置于艺术场域内场和外场,借鉴布尔迪厄对艺术场域的生成和自主化的分析,构想艺术场域史的可能性,认为它可开放艺术的发端和未来,敞开各艺术门类。[7]
一些学术论文还探讨了建构中国式艺术史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李倍雷的《中国艺术史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艺术百家》2014年第1期)和《史境求证:中国艺术史建构的基础》[《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以及吴衍发的《中国艺术史上情与理、情感与程式的演进关系论略——兼及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分期问题》(《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2期)等。
而关于西方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论文主要对西方艺术史家及其理论展开研究,以探寻西方艺术史发展的重要性,代表性文章主要有温婷的《形式主义艺术史视野中的李格尔与沃尔夫林》[《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亓文平的《艺术社会史的语境转向——浅谈哈斯科尔的〈赞助人与画家〉对中西艺术史研究的影响》(《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世界艺术史叙述的文体特征——以瓦萨里、温克尔曼、贡布里希和福尔、房龙、蒂利耶为例》[《当代艺术观察》(双月版)2014年第12期]、王艳华的《“触觉的”和“视觉的”二元风格范畴——李格尔艺术史论管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等。
(三)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研究、判断、揭示艺术价值和鉴别艺术创造意义的学科,既包括对艺术批评自身的学理性研究,如艺术批评立场、艺术批评原则、艺术批评方法、艺术批评流派、艺术批评史学等,也包括对具体艺术门类的研究。[8]关于艺术批评的学术论文,主要对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
陈旭光的《论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整体观”与“现代性”进程》和《传媒变革与艺术批评——论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的一个侧面》两篇文章基于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大变革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大背景,阐述了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作为中国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变革中对其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应该把20世纪艺术发展史视作为一个整体。这种“整体观”,可以表现为艺术门类或学科的“整体观”,可以表现为艺术批评即艺术研究方法的“整体观”,也可以表现为20世纪艺术史的“整体观”及相应的20世纪艺术批评史的“整体观”等。[9]陈旭光通过对20世纪媒介变革的回望,探析报纸、杂志等纸媒介对艺术批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解析20世纪艺术批评话语方式的新变和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10]王一川的《当前艺术批评的学术自觉》一文分析了当前艺术批评的格局,当传统和新兴媒体艺术批评出现后,学术型艺术批评面临一种腹背受敌或两面夹击的新形势。[11]汤凌云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当前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提出三点对策:树立和培养历史意识,加强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公正地面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传统;注重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兼顾。[12]其他代表性文章还有贾磊磊的《建构中国艺术批评的价值体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1期)和《对艺术批评的重新定位》(《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5期),陈池瑜的《建构当代中国艺术价值标准及评价体系》(《艺术百家》2014年第5期),徐习文、李仁的《论艺术伦理学批评的审美维度》(《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4期)等。
还有一些学术论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数字艺术发展状况以及艺术公赏力的探索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王一川的《全媒体时代的艺术状况》(《人文杂志》2014年第11期)、《艺术公赏力的重心位移——艺术公赏力系列研究之六》(《当代文坛》2014年第4期)、《媒体网络缠绕与艺术公赏力》(《南方文坛》2014年第5期)和《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当代构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以及王端廷的《数字艺术与数字艺术批评》(《东方艺术》2014年第3期)等。
二 学术著作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独立的学科门类。3年多来,独立后的艺术学学科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作为13个学科门类中最年轻的成员,如何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从学科构建、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艺术实践等诸多方面入手,探析艺术学理论既有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2014年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工作与教材的编写工作进展有序,在经历了3年的学科重组、学理规划与磨合之后,2014年的艺术学基础教材普遍进入翻新阶段,教材的专业划分和学位分段更为细致,专业指向性更强,艺术学理论相关研究著作更加丰富,艺术学学科的基础构建更加完善。总体来说,2014年艺术学学术著作在基础理论研究、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艺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所涉猎,专著、编著、译著的出版数量有所增长,学者的研究视域较前几年有所拓宽。
(一)专著、编著
2014年,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上升期”和“攀登期”,关于艺术学的基础教材层出不穷,并且分类越来越详细,形式越来越多样,既有概论性质的基础类教程,也有艺术批评、艺术鉴赏、艺术写作等方面的专业教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王杰泓、张琴撰写的《艺术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孙丽华主编的《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戈、姚欣主编的《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曹顺庆、柴永柏主编的《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静、魏珍、宋敏主编的《艺术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顾平主编的《艺术概论教程》(辽宁美术出版社),张瑞麟著、彭吉象主编的《艺术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王洪义撰写的《艺术批评原理与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李倍雷、郝云撰写的《艺术批评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章华撰写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教材《西方艺术鉴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童焱的《艺术学十讲》(厦门大学出版社),朱献清、孟美蓉主编的《艺术欣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邱正伦、冯洁撰写的《艺术美学》(西南大学出版社),张殿斌等人撰写的《艺术修养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其中,大部分著作都属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并分为高等院校艺术类、普通高等教育艺术类、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高职高专美术艺术设计专业等多个层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院校的教学需求,符合艺术学学科门类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这些专业教材类书籍,2014年围绕着艺术学的基本理念、重点涉及的问题、涌现的现象、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艺术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学者都发表了相关著作。彭吉象的《中国艺术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面阐述,突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征,显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特质。由仲呈祥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学文库丛书,整理集结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关于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有关文章,是我国艺术理论和艺术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李心峰的《开放的艺术:走向通律论的艺术学》(中国文联出版社)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有关艺术基础理论和艺术学方面的主要论文,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我国新时期艺术理论和艺术学的主要发展历程。王能宪的《自由创造是文学艺术的本质要求:论文化政策与文化战略》(中国文联出版社)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部署和文化政策的调整,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于平的《艺术学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一方面立足于国家大文化建设的视野,另一方面贴近于文化科技、艺术科研和艺术教育工作的深度思考,为艺术学营造了一个文化视野。时宏宇的《宗白华与中国当代艺术学的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主要阐释了宗白华的研究现状和中国当代艺术学建设面临的难题。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论著还有李丛芹的《艺术手记:发现、批评和分享》(苏州大学出版社)、余开亮的《艺术哲学导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俞武松的《艺术哲学读本》(金城出版社)、郁火星的《现代西方艺术研究方法论》(东南大学出版社)等。
2014年,艺术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著作成果虽然不多,但都别具特色,领域和范围较2013年均有所拓宽。方李莉的《艺术人类学的本土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收录了作者从2001年至今关于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思考、田野考察及个案研究论文,指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首先要面对的是本土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人的研究贡献给世界,为世界人类学的研究拓展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方向。项阳的《接通的意义: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在对历史上的王朝典章制度进行深入挖掘并梳理形成整体学术理念的前提下,对当下民歌、戏曲、器乐和地方性乐种的艺术性本体存在以及多功能为用进行综合辨析,意在构建礼乐与俗乐两条主导脉络贯穿的中国音乐文化史。王朝元的《艺术形态的审美人类学阐释》(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对人类审美活动发展与艺术形式的创造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主要对立体流动的文学、审美人生的音乐表达、艺术与身体审美关系的舞蹈,以及绘画、书法、昆曲、电影及书籍等诸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而独特的文化观照和审美阐释。曹增节的《艺术传播学:文献计量学方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不仅包含了艺术文献计量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研究案例,还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艺术门类的文献状态与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他此类代表性著作还有孙周兴的《以创造抵御平庸:艺术现象学演讲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冯钢的《艺术符号学: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东华大学出版社)等。
在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周星、郭晓的《艺术人才培养的跨越发展》(中国文联出版社)为2013年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论文选集,分为艺术学理论篇、音乐与舞蹈篇、戏剧与影视篇、美术篇、设计篇5个部分,论文作者在艺术学科各个领域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展示,充分体现了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余丁主编的《艺与脑:艺术管理思考》(知识产权出版社)以2013年“艺与脑:艺术管理思考”国际研讨会上中外艺术管理领域学者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为基础,汇集了国际、国内艺术管理学领域的专家对艺术管理学问题的思考。王英奎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由来自全国10余个省份的近100所中小学校、高师院校、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共同参与实验研究,作者认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还有董峰的《艺术项目策划》(东南大学出版社),刘伟冬的《艺术管理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王国华、李世忠的《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等优秀著作。
除了上述论著外,王一川主编的《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对艺术学学科在2013年发展状况较为翔实和全面的一次总结,汇集了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电视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在内的整体学科动态和学术情况介绍,较为透彻地分析了学科各专业存在的不足与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研究者、一线教师对艺术学门类下各学科的发展态势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对艺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郭春方主编的《艺术的共生与互动》(学苑出版社)涉及城市文化建设与艺术创意、艺术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艺术学理论与相邻学科的交融、会展艺术与技术等方面。其中多篇论文为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代表了艺术管理专业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价值。柯提斯·卡特(Caretr C.)主编的《艺术与社会变迁:国际美学年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艺术与社会变迁”为题,试图取消横亘在历史与当代在艺术与社会变迁关系问题上的隔膜,体现出东西方学者的多样美学观点,探讨了艺术家和艺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意识形态、政治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变化对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解的作用。
(二)译著
2014年,艺术学理论方面的译著无论在选篇质量还是在翻译数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家出版社推出了与艺术理论相关的译介丛书,不仅丰富了艺术学理论著作的图书市场,也说明在艺术学一级学科建立之后,对该学科大量海外学术著作的整体翻译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辽宁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典藏艺术理论系列”丛书,2014年该丛书出版了《德拉克洛瓦论美术和美术家》(德拉克洛瓦著,平野译)、《安格尔论艺术》(安格尔著,朱伯雄译)、《列奥纳多·达·芬奇》(阿尔塔耶夫著,李长敏译)等。江苏美术出版社继2013年推出“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丛书后,2014年继续出版了艺术学理论中的重要译作,包括《博物馆怀疑论》(大卫·卡里尔著,丁宁译)、《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斯维特兰娜·阿尔珀斯著,冯白帆译)、《蒂耶波洛的图画智力》(斯维特兰娜·阿尔珀斯、迈克尔·巴克森德尔著,王玉冬译)、《杜尚之后的康德》(蒂埃利·德·迪弗著,沈语冰、张晓剑、陶铮译)、《新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年到1975年间欧美艺术评论集》(本杰明·布赫劳著,何卫华、史岩林、桂宏军、钱纪芳译)、《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于贝尔·达米施著,董强译)等。广西美术出版社也在2014年推出了“费顿·焦点艺术家系列”丛书,以艺术家传记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观看世界当代艺术的立体图卷,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文本,主要有《罗伯特·劳申伯格》(凯瑟琳·克拉夫特著,秦文华译)、《安迪·沃霍尔》(约瑟夫·D.凯特纳二世著,秦文译)、《安塞尔姆·基弗》(马修·毕罗著,张帆译)等。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系列中,2014年主要推出了几部与艺术学理论相关的重要著作,如《图像的命运》(雅克·朗西埃著,张新木、陆洵译)、《无边的艺术》(保罗·维利里奥著,张新木、李露露译)、《视觉机器》(保罗·维利里奥著,张新木、魏舒译)。同时,“棱镜人文译丛”系列也加入了《艺术诸定义》(斯蒂芬·戴维斯著,韩振华译)、《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汉斯·贝尔廷著,洪天富译)两部经典译作。
除了上述系列丛书,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学理论译著还有《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曲培醇著,丁宁、吴瑶、刘鹏、梁舒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艺术史》(迈克尔·苏立文著,徐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十世纪艺术史》(乌韦·施内德著,邵京辉、冯硕译,中国文联出版社)、《艺术中的理性》(乔治·桑塔亚纳著,张旭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重返风景:当代艺术的地景再现》(卡特琳·古特著,黄金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米歇尔·福柯等著,李洋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艺术在没落中升起》(安瑟姆·基弗著,梅宁、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论艺术里的精神》(瓦西里·康定斯基著,吕澎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界》(霍华德·S.贝克尔著,卢文超译,译林出版社)、《蒙德里安艺术选集》(蒙德里安著,徐沛君译,金城出版社)等。
三 学术交流
2014年,围绕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史研究、艺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学交叉学科等主题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全年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及交流活动如下。
2014年3月17~18日,2014年中国艺术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从国内外艺术教育行业最新动态、艺术教育机构成功案例分析、艺术市场推广、民营艺术机构的高端理念和运作等多角度、多层面阐述分析当前我国艺术教育机构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刻思考艺术教育机构在目前市场现状中应采取的应对策略。[13]
2014年4月25~26日,由全国艺术学学会与四川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这是艺术学门类独立、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全国艺术学学会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举办的高层次、高水平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论坛。在论坛上,与会专家针对艺术学科上升为学科门类后,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困境、出路与方向、经验与体会等问题,结合所在院校的学科发展特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就艺术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构架体系、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专业布局、科研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等论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进一步明晰了艺术学作为学科门类的定位,以及实践艺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使命。[14]
2014年6月8日,全国艺术管理与创意类学科高层论坛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图书馆开幕,来自中国戏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昌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学校的艺术管理与创意类学科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参加了论坛。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艺术与文化管理学会协会主席弗朗索瓦·科尔伯特教授也专程与会。论坛分为三项议题: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艺术管理与创意类学科发展的新动力与新机制,艺术管理与创意类学科智库型理论成果的学术脉络、选题范围及研究方略,艺术管理与创意类学科研究生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拓展。[15]
2014年6月13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四川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艺术学理论高峰论坛在四川音乐学院本部隆重举行。来自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百家》杂志社、四川音乐学院的近50位嘉宾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院长,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教授共同主持。论坛期间,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为师生做“北大人眼中的艺术与人生”学术讲座,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做“百年中国电影艺术纵横谈”学术讲座,听讲师生超过1000人。[16]
2014年9月11~15日,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暨艺术学理论的新视野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在辽宁沈阳召开,此次会议由全国艺术学学会主办,鲁迅美术学院承办,上海大学、东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百家》杂志社、《社会科学辑刊》杂志社协办,来自全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会议主题为“艺术学理论的新视野与新方法”。会议的专题为:①艺术学理论:新学科·新方法·新视野;②边界研究:艺术学·美学·文艺学;③关系研究:艺术史论·美学史论·门类艺术史论。会议的分议题包括艺术学理论的新视野与新方法研究,艺术学理论与美学理论、文艺理论的边界研究,艺术史论和美学史论及其门类艺术史论关系研究以及艺术管理和艺术教育研究4个方面。与会专家表示,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已经呈现独立的理论自觉,这正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春天。在此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学理论体系,加强艺术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应有贡献。[17]
2014年9月20~22日,学科升级与学科建设暨艺术创意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与会学者围绕艺术学理论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研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凌继尧表示,目前国内的艺术学理论发展很快,一些院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但问题也不少。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认为,艺术学理论必须借助各分支的经验和理论来巩固其基础、衬托其高度,艺术学理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仅限于内容、研究对象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心峰提出,新时期的艺术学学科反思与艺术学学科发展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全国艺术学学会副秘书长田川流认为,艺术管理分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实施3种分类方式:一是将艺术管理分为宏观艺术管理和微观艺术管理,二是将艺术管理分为主体研究和客体研究,三是按照艺术活动的种类加以区分。[18]
2014年10月18~19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艺术教育》杂志和西安美术学院共同承办,以“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新思路”为主题的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陕西西安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作为已连续举办9年的艺术教育界学术盛会,论坛汇集了来自全国100余家艺术院校、院系的专家学者、院(校)长、一线教师等200多人。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习近平总书记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通过论坛打造的开放、活跃的交流平台,艺术教育界群贤会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艺术教育者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并以此为重要指针,对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问题等进行了深度研讨,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议。[19]
2014年11月1~2日,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人类学会、《民族艺术》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舞蹈学院拉开帷幕。艺术人类学领域近300名中外专家出席了研讨会,会议以“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为主题,围绕艺术人类学理论、非遗理论与个案、舞蹈美学与舞蹈人类学、造型艺术、民俗与表演艺术等议题展开研讨,展现出当前艺术人类学多元、多维的研究视角与丰富的个案研究,以及追求学科话语体系的自觉与自信。[20]
2014年11月8~9日,国际视野下的艺术教育高峰论坛在东南大学隆重举行。国务院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教授,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教授,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章剑华先生,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德海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先生等与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40余所大学的艺术学院院长、知名学者以及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全体师生600余人共襄庆典。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艺术教育发展、艺术学科建设等话题展开探讨,参加活动的专家呼吁:改变对艺术的功利性评价,让艺术创造力、艺术个性得到充分释放。[21]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高峰论坛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学报《艺术探索》编辑部承办。全国艺术学学会会长、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士生导师凌继尧教授,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一川教授,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昌勇教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徐放鸣教授等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特邀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王一川教授代表教学指导委员会致开幕词,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谈了自己的体会,并对本次工作会议的任务进行了布置。会议讨论了第三次工作会议以来,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指导各高校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制定学科建设规范与国家标准、推动学科各专业的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交流分享了各个学校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教育理念、办学经验、教学思考等,回顾总结了2014年度全国高校艺术学理论学科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论坛重点围绕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建设关键词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和水平提升3个议题展开了研讨。[22]
2014年12月4~7日,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在昆明举行。本届年会由全国艺术学学会和云南艺术学院主办,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承办,《艺术百家》杂志协办。国内30余所相关院校90多位专家学者和艺术管理类专业负责人与会,凌继尧、周星、彭吉象、王廷信、田川流和李荣有等知名学者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主题,设置了艺术管理与公共文化服务、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管理与国际文化交流与贸易及艺术管理在地域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5个分议题,并举办了2014年艺创未来艺术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意策划方案大赛。[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