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与社区变迁:内蒙古赤峰调查(续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三组基本矛盾

赤峰在历史上是蒙古族传统的游牧草原地区,随着清末的“放垦”,大量汉族农民由河北、山东进入这一地区,把牧场垦为农田。在这一过程中,垦区的部分蒙古族牧民迁往北部尚未“放垦”的草原,留居下来的蒙古族居民则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并在与汉族移民的朝夕相处中逐步接受了汉族的生产技术、生活习惯以至语言文化。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赤峰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也可以说是在汉族移入和农业区域不断向北扩展的同时,“移民—本地居民”“汉族—蒙古族”和“农业—牧业”这三组基本矛盾交织在一起而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

在这三组相互交织的矛盾当中,哪一个更为突出并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三组矛盾表现得比较明显、相对尖锐的地区是半农半牧区,即农牧业相交的区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农牧矛盾是理解三组矛盾的重要线索。

在赤峰北部的纯牧区,居民以蒙古族为主体,仍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汉族移民数量少,同时多居住在城镇从事商业、加工业、服务业或在政府机关、文教部门工作。生活在牧区基层的少数汉族移民则融合于当地蒙古族牧业社区,学习蒙古语并从事牧业生产。

在赤峰南部的纯农区,由于汉族的迁入始于19世纪末,现在的汉族农民大多已在此地居住了几代,成了名副其实的“本地户”。而几代蒙古族居民在与汉族交往、从事农业的过程中,已完全接受了汉族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不会说蒙古语,在文化上已被同化。

在纯牧区和纯农区,移民数量或者很少(牧区),或者迁移发生在很久以前(农区),各以一个族群的传统经济活动和文化为当地社会的经济与文化的主体(在牧区是蒙古族,在农区是汉族)。所以移民与本地人的融合、蒙汉民族的融合都以较平和的方式,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之中,在农区和牧区以各自的主体文化为导向而进行着,不存在农牧矛盾,另外两组矛盾表现得也并不突出。在纯农区和纯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展生产力和如何使生产活动(农业或牧业)由传统的粗放方式提高发展为与现代科技和经营方式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牧业,如何促成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经济活动的改型换代,以及在交通、能源、环境、农牧业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如何逐步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在赤峰中部以翁牛特旗为代表的半农半牧区,情况则完全不同。汉族移民迁来的年代较晚,本地户与移民的分界清晰,农民和牧民在土地资源使用方面的冲突时有发生,蒙古族和汉族在传统经济活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依然存在。而且,三组矛盾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重合,成为迁入的汉族农民与本地蒙古族牧民在土地、水源使用方面的矛盾。当这两部分人各自居住在分离而又相邻的村落中时,情况尤为如此。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三组基本矛盾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半农半牧区选择一个典型社区进行深入调查将会给我们提供具体的研究素材,揭示这些矛盾在一个村子是如何具体展开的,说明它们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及现存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