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阶级、民主与专政:中国话语权研究之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阶级分析法是社会主义战胜各种敌对势力的思想武器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仅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重要事实,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揭示阶级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行政治纲领、路线和战略策略的科学方法。然而,近年来否认阶级斗争,反对阶级分析方法的人多起来了,甚至一提阶级、专政,就立即遭到嘲讽、围攻。在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出现这类问题很不正常,令人深思。

一 阶级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划分为阶级以及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并不同程度地推动社会进步甚至社会革命。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1]只有在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无产阶级联合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完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促进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才能最终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把“还有阶级的时期和已经没有阶级的时期非常严格地区别开来的。……一向毫不客气地讥笑那些以为在共产主义以前阶级就会消失的思想、言论和假设”。[2]

只有把握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重要事实,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问题,才能透过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认清阶级社会的本质规律,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潮流。列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3]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4]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我们深入考察不同阶级的历史与现状,弄清现实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文化观念以及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阶级斗争规律及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从而正确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推动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指针。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对没有剥削压迫的“大同世界”满怀憧憬,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描绘过合乎人的本性、实现人的解放的“乌托邦”。然而,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行坚决的、全面的斗争,改变资本主义旧社会以前,这些愿望都只是想象而已。只有当马克思主义把改变现状的渴望同一定阶级的斗争联系起来的时候,社会主义才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就是空话或者幼稚的幻想。”[5]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背叛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及其领导人,也大多是从抛弃阶级分析方法,鼓吹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奢谈超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等开始的。

美国最后一任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在《苏联解体亲历记》中写道:“阶级斗争理论是列宁主义者的国家结构演进观及同西方发生冷战所依据的中心概念。”“由于亲身经历过苏联70、80年代坚持阶级斗争理论所带来的后果,我注意到了逐渐修正或废除这一理论的种种迹象。在这一理论真正由官方抛弃之前,表明我们之间关系好转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是虚幻的,最多也是暂时的。只要共产党坚持阶级斗争不放,就很难想象共产党会轻易放弃政权上的垄断地位,或者容忍党内派别羽翼丰满。”他公开支持谢瓦尔德纳泽、雅科夫列夫等主张抛弃阶级斗争理论的人,认为如果苏联领导人真的愿意抛弃阶级斗争观念,“那么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在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6]从上述描述中不难看出抛弃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理论,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一个思想根源。这方面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正确总结和吸取。

二 社会主义战胜各种敌对势力的思想武器

无论对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还是对一定范围内存在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能否正确把握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处理各种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一个能否坚持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方向,克服“左”或右的错误倾向的根本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对共产党人来说,承认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认识阶级社会,进行革命战争的重要意义,大多具有基本的共识。但对处于向无阶级社会过渡之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则有一个反复探索和重新认识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苏联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不久,就宣布阶级消灭了,阶级斗争不存在了,社会矛盾也没有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全体人民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批判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是矛盾和斗争的性质、状况同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罢了,要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贡献。但是,在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毛泽东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就犯了“左”的教条主义错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他还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目前和今后的阶级斗争,显然不同于过去历史上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这也是客观的事实,我们不能否认,否认了也要犯严重的错误。”[7]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做出了一个科学判断:“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分子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社会生活上进行的各种破坏活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进行有效的斗争。”[8]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历次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制“西化”“分化”图谋的斗争实践证明: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和《决议》中的上述论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

还应该注意,要把“以阶级斗争为纲”同阶级分析方法区分开来。“纲”是指党的中心工作,抓住中心工作,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这叫“纲举目张”。“纲”的确定,取决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大规模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已经过去,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工作相应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在这个历史时期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然而,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因此,我们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纠正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不等于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了。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9]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进程中,要十分注意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这是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研究和正确解决的新课题。

三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经济关系和政治权利、社会矛盾和法律制度以及道德、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在存在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条件下,它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某个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和意志。就连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洛都承认:“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上述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有关。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免它们,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10]除语言学、逻辑学等涉及纯思维形式的少数学科以外,哲学社会科学从总体和本质上看,都不同程度地具有阶级性,都属于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多种方法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不仅没有“过时”和“失效”,反而应该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外某些人否定阶级分析方法,试图建构所谓纯客观的、超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梦呓胡说。因为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总是从维护一定阶级的利益出发,最终为一定阶级服务的,不管人们是否承认这一点。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的序言中提醒我们:1789年的法国资产者宣称资产阶级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但贵族和僧侣不肯同意,这一论断“很快就变成了一句纯粹是自作多情的空话而在革命斗争的火焰中烟消云散了。现在也还有不少人,站在不偏不倚的高高在上的立场向工人鼓吹一种凌驾于一切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社会主义,这些人如果不是还需要多多学习的新手,就是工人的最凶恶的敌人”。[11]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应该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做学问,忠实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些人把哲学社会科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绝对对立起来,仿佛一讲阶级分析,研究工作就没有科学性了,就得不到真理性的认识了。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问题在于研究者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当某个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相一致的时候,这个阶级的思想意识就有可能把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反之,这个阶级的思想意识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相冲突,就难以得到客观的、科学的认识。例如,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新兴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这时的资产阶级学者,包括历史编纂学家、古典经济学家,就分别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对各个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但当资产阶级取得政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之后,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冲突日益明显,它往往会牺牲科学性去追求资产阶级的私利。与此相反,工人阶级作为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思想意识就容易达到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12]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才能实现阶级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充分发挥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正确把握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内在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思想体系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既有鲜明的阶级性,也有严格的科学性。如果抛弃阶级分析方法,哲学社会科学就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学术方向,就不能揭示人类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和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列宁明确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划分为阶级的事实,阶级统治形式改变的事实,把它作为基本的指导线索,并用这个观点去分析一切社会问题,即经济、政治、精神和宗教等等问题。”[13]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我这里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14]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罗文东)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04~705页。

[2]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89页。

[3]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26页。

[4]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92页。

[5]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58页。

[6] 〔美〕小杰克·F.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第162、164、169页。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182页。

[8]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第169页。

[9]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83页。

[10] 〔美〕索洛:《经济学中的科学和意识形态》,载克伦道尔、埃考斯编《当代经济论文集》,波士顿利特尔·布朗公司,1972,第11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23~424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58页。

[1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0页。

[1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