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0:我很害怕,请你保护我!
同理孩子恐惧的心情,陪他一起面对,孩子才会真正安心
孩子恐惧的原因可能令父母大吃一惊。在大人们看来不以为然的事情,比如邻居家新来的狗,长满枯枝败叶的老枫树,甚至是大人们一些夸张、不经意间的话语,可孩子们却真的会感到害怕。
一个三岁的孩子问妈妈:“妈妈,你真的要‘散架’了吗?你刚才是这么对凯茜姨妈说的。”
有时,年幼的孩子会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人的语言。此时,妈妈应该向小女孩解释“散架”的不同含义,同时给她一些安慰和温暖的拥抱。
无论原因是什么,如果你的孩子感到害怕,你一定要认真对待。恐惧感的确存在于观察者眼中,我们需要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诸如“别傻了”“那不算什么”“勇敢点”“别做胆小鬼”这类话只会贬低孩子,让他们把恐惧压抑在内心深处,但是恐惧感还是会继续增长。
在我的育儿课堂上,参与者经常问我:“你怎么区分孩子的表现是恐惧,还是想要引起大人的关注?”
我的答案是:我们无法分辨。其实,父母不必过分担心被孩子的情感需求操控。你的孩子需要得到关注,就像人类需要食物和住所一样合情合理。有时,孩子想表达的是既害怕又需要关注。
三岁的亚当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一家最近搬进新房,亚当开始上幼儿园,他的小妹妹刚出生。对亚当的父母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对亚当来说,却意味着自己之前幸福生活的终结。他感到整个世界都与以往不同了。一天晚上,妈妈不在家,亚当走到爸爸跟前,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请求。
“爸爸,我很害怕,请你保护我!”说着他哭了。
爸爸可能会说:“保护你?为什么呢?你现在已经是大哥哥了,你不应该害怕。”然后让亚当独自回到床上睡觉。
然而,爸爸理解了亚当的情感诉求。“保护你吗?当然可以,没问题!”爸爸回答道,“过来,到我怀里来,我们在一起会很安全的。”
爸爸善解人意的语言和亲密的身体接触给了亚当极大的安慰,陪他度过艰难时刻,帮他从恐惧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