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殿堂:人民大会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从宫廷广场到人民广场

天安门广场的前身是宫廷广场,迄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目睹了中华大地上几个朝代的兴衰更迭,记录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而且见证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如今的天安门广场虽已是全新的面貌,但是我们可以从它的历史变迁中,了解其过去的历史风貌和那些鲜为人知的过往。

天安门广场的前世今生

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是封建帝王宫廷的前院,是一处完全封闭的宫廷广场,显得十分局促、压抑和单调。这种封闭式的格局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皇城禁止百姓擅入,当时京城的百姓从东城到西城,或从西城到东城,皆得绕道大明门(大清门)前的棋盘街,或北皇城根(今平安大街),很不方便。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悍然在天安门前的宫廷广场举行阅兵分列式,广场成了八国联军屯兵牧马的场所。他们焚毁正阳门,炮轰天安门,肆意烧杀掳掠,北京城遭到严重破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1901年,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英、美、法、日、俄、德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将东起崇文门,西至棋盘街,南起城墙根,北至长安街的大片土地,正式划为外国使馆区。当时东交民巷一带的中国居民全部被迁出,广场东侧的清政府各衙署也被烧拆一空。从此,大约120万平方米的中国土地成为外国使馆和外国兵营的云集之地。除了使馆以外,东交民巷域内还相继修建了为外国人服务的邮电局、教堂、银行、旅馆、医院、舞厅、餐厅等设施,其建筑形式和街区特征具有明显的异国风情。至此,东交民巷成了北京城里的“国中之国”,成为不准中国人居住的禁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随后,清王朝灭亡,“百臣上朝”的场面从此消失,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终结。随着封建统治阶级的崩溃,宫廷广场的封建格局被打破。

1912年,大清门改称“中华门”,封闭了几百年的皇家禁地被解禁。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2]的主持下,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地区得到了改造。主要有:

(一)1912年,拆除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两端的宫墙,拆掉了“三座门”的门扇,开辟了天安门前的东西大道。从此,京城百姓来往于东西城之间不用再绕道正阳门。同时,开启中华门,两侧红墙均辟门洞,行人皆可通行。

(二)1913年,拆除天安门广场内的千步廊。拆下来的木料全部用于建设北京城的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

(三)1915年,北京修建环城铁路,拆除了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的瓮城。为缓解前门东西火车站前交通拥挤的状况,在正阳门城楼两侧城墙上开辟了4个券门,大大改善了从外城直达天安门广场的交通堵塞状况。

这一系列的市政设施改造,不仅改善了北京城的交通状况,也象征着封建皇权的彻底消解,京城百姓从此可以自由进入和穿越这个封闭了几百年的皇家禁地。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为北京城东、西、南、北方向交通的汇合点,城市广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天安门广场不仅是北京的地理中心,而且是中国政治运动的舞台。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3000余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示威游行,喊出“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由此爆发了以学生斗争为先导、各阶层积极响应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游行示威成为北京城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觉醒的中国人民,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一次又一次地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天安门广场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自由的历史舞台。

早期的天安门广场,东西长365米,南北宽125米,东西两边有长长的红墙和“千步廊”,中间有540米长、65米宽的大道,形成一横一竖的“T”字形。北部东西两侧分别是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天安门广场上的“千步廊”虽然已不复存在,但“T”字形广场的格局依旧。纵长狭窄的天安门广场上,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蒿草长得比人高,垃圾堆得像城墙。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49年8月,北平市(今北京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作出了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决定。各界群众怀着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到整修天安门广场的义务劳动中,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将广场上积攒了几十年的杂草全部铲除,垃圾全部清除。广场平坦整洁,容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在金水河北岸修建了两座临时观礼台,在天安门广场北部中央新建了国旗台,竖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根高22米的电动国旗杆。开国大典当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10月1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为标志,古老的天安门广场获得新生,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人民的广场 历史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作一直是中央和北京市领导案头的重要议题。可是,广场如何扩建,面积究竟多大才合适,研究了多次都悬而未决。

1950年春夏之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以向世人展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欢庆胜利的喜悦心情。为此,政务院(后为国务院)委托北京市人民政府抓紧修建天安门广场。

1950年8月,为了满足阅兵和群众游行队伍对广场宽度的需求,当时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对天安门前的道路进行扩宽改造,把天安门前的华表和石狮向北挪移。由于缺乏起重设备,工人们就用杉篙搭起架子,将20多吨重的一对汉白玉石华表分别向东、西各挪移了6米;将两只石狮子,向北挪移至金水河岸边,大大增加了天安门前路面的宽度。同时,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之间石板路的南侧,加宽铺修了15米的沥青路。

20世纪50年代,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集会。为了满足阅兵和集会活动的需要,让受阅部队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加集会活动,解决天安门广场空间窄小的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为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北京市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改造扩建。

1951年8月,对天安门广场国旗杆南北向石板甬路进行了翻修,红墙之间铺装了40厘米×40厘米的混凝土方砖。

1952年8月,拆除了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以及相连的红墙,使其东西两侧道路与天安门广场连成一片,广场面积进一步扩大。

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进入天安门和紫禁城的必经之门。它们是中国古建筑三阙券门的经典之作,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在梁思成看来,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不仅是北京城的精华,而且是北京中轴线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正阳门到中华门,再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的空间序列中,一起一伏、一伏又一起的布局,是最大胆的空间处理,衬托了天安门的高大和威严。而在天安门前的空间序列中,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952年8月,在北京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与会人员围绕“三座门”拆与不拆的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激动地挥动着手臂说:“长安左门是我的左臂,长安右门是我的右臂!”竭尽全力争取保留。但是,会议最后通过投票,还是决定拆除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以及一部分红墙,以保证天安门前道路通畅。会后,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三座门”,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永远消失在天安门前。

1955年5月,天安门广场中部的东西红墙被拆除,广场区域的架空线路全部埋入地下,地面铺砌了混凝土方砖。经过几年间断性的改造扩建,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从7.5万平方米扩大到了11.3万平方米,可以容纳30万人举行集会活动。

虽然天安门前的道路通畅了,广场面积也扩充了,但是,天安门广场仍然还是一个狭长的空间,各种配套设施陈旧短缺,无法满足举办大型庆祝活动的需求,也无法承担即将到来的第一个国庆10周年大庆的重任,更无法承载祖国的繁盛与伟大。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召开。在本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决定,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10周年,将在北京建设“国庆十大工程”,同时对天安门广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扩建。

扩建后的天安门广场不仅开阔、坦荡、恢宏,可同时容纳100万人游行和集会,而且成为一个集政治性、纪念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广场。

正如我国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天安门广场的数次改造,使这个原来歌颂封建帝王‘皇权至上’的宫廷广场,成为一个以歌颂人民力量为主题思想的人民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