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洛川会议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7月8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延安。中共中央意识到,卢沟桥事变是日军大举进攻中国的开始,指出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从而紧紧抓住了中国抗战政治领导的旗帜。23日,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旗帜鲜明地提出对付日本进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针、两套不同的办法和两个不同的前途,强调只有实行动员全国人民、全国军队、改革政府机构、争取广泛外援等八项办法,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向全国提出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共中央在推动国民党进行全国性抗战的同时,也加紧进行红军参战的实际准备工作。为了讨论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形势和党的任务,制定党领导抗战的方针政策,8月8日,毛泽东同张闻天致电彭德怀、任弼时:“在红军开动时开一次政治局会议,同时讨论作战问题,地点在洛川。”[21]对于新编成的八路军来说,一个新的问题是从什么地方开赴抗日前线,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战术展开作战。
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在会上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并作结论。
会上,毛泽东在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中,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任务及国共两党的关系。他指出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提出红军的基本任务和战略方针,强调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不能低估它,看轻它。同日本侵略军作战,不能局限于过去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那一套老办法,硬打硬拼是不行的。我们的子弹和武器供应都很困难,打了这一仗,打不了下一仗。因此,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战略支援任务);保存与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独立自主是在统一战线下的相对独立自主的指挥;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山地战要达到建立根据地的目的,发展游击战争,小游击队可到平原发展。[22]
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十大纲领》和《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指出:七月七日卢沟桥抗战,已经成了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23]中国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而国民党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存在着严重失败的可能。因此,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体现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24]
朱德在会议上也就军事问题作了多次发言,主张早上前线,谨慎用兵,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经过讨论,大家对毛泽东提出的坚持共产党对红军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的指挥原则、开展山地游击战和红军担负的任务等问题,都表示赞同,形成了一致意见。但由于出兵时间紧迫,对游击战与运动战的主次关系问题未充分展开讨论。
会议决定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成员增加为十一人,毛泽东为书记(实际称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书记(实际称副主席)。[25]洛川会议上解决了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的领导权问题。
毛泽东经过考虑,决定取道山西开赴抗日前线。作出这样的选择,原因在于:第一,山西是八路军开赴前线最便捷的地方,山西地形险峻复杂,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展开,而有利于我军开展山地游击战,可以有力牵制华北日军南下;第二,山西是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的地盘。日军的大举进攻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而他自己的力量又不足以抵抗日军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允许国民党中央军进入山西抵抗日军,他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选择并同意八路军进入山西则不会有威胁,还可把八路军作为暂时的同盟者。
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制定的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