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比较的人生
“全班那么多人,为什么非得是我得第一呢”
“全班那么多学生,为什么人家就能考第一,你就不能?”
小时候,我们和家长总在考试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全班第一的和年级第一的比,年级第一的和全省第一的比,全省第一的和全国第一的比,好像不管我们多努力,永远都达不到他们的标准,他们总是能有让我们继续努力的理由。
前些日子我同事跟我说,现在小孩压力太大,除了正常上课,周末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班,没有一天是休息的。
我听了不免惊讶:“为什么不让她休息休息?”
“别的小孩都是这样啊!”
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他家的孩子也只能拼命地跑。
我堂妹从小就是年年考第一的学霸,高考以全省理科第四名的成绩如愿考入清华,从小到大她都是让我妈揪着我的耳朵让我学习的对象,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可前些天我堂妹居然跟我说,她从小到大最忌妒的人是我。
我实在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地方能入她的“法眼”,追问原因她跟我说:“写作一直是我的短板,可是你作文却特别好。每次只要你获奖,我妈回来准骂我一顿,让我向你学习。后来因为怎么都超不过你,我甚至都讨厌语文了。”
一个理科成绩不及格的人居然有幸成为学霸的被比较对象,受宠若惊之余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只有这么一个拿得出手的优点,在这方面你也想比我强,真是打算全方位无死角地碾压我啊!况且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本身就在,你为什么非要跟别人的某些优势比较呢。”
“不然呢?”堂妹觉得惊讶,“当然是要跟好的比,不然要怎么进步呢!”
在我们的思想里,看到这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突出、优秀,好像就一定要比一比才行。比得过,心中暗爽后再找新的比较对象;比不过,心里的好胜心就被激发出来,非要压过对方一头才行。
此前,和我同年入职的姑娘和她相恋了六年的男友分手了,原因甚是荒谬,居然是因为她发现公司同事找的男朋友比她的好。
她私下跟我吐露心声:“她长得不如我、家庭不如我、性格也不如我,凭什么能找到对她又好、长得又帅、家里又有钱的?况且我周围所有人都跟我说,他们觉得我男朋友配不上我。”
在这样的思想下,那个女生心里越发不平衡,看他男朋友也越发不顺眼,两人争吵不断,最后分手。
后来有段时间我和她没了联系,直到前阵子我们因为工作又有了交集,在谈及感情状况时,她表示自己自从分手之后就没有再谈过恋爱,“刚分手那会儿我想找个比那个同事的男朋友更好的男朋友,还答应了跟别人相亲,可是怎么都不来电。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想着我跟前男友过去那几年的点点滴滴,也逐渐觉得有些后悔,后来我再想跟他复合的时候,他却已经有了新女友。”
“那时候我还是年纪小,总是不服输,连自己的男朋友都要跟人比一比。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只有自己知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幸福与不幸福,都是比出来的”
前些天,一个朋友跟我说自己将微信朋友圈的入口关闭了,我询问原因,她说:“感觉所有人都过得比我好,天天看大家晒幸福我容易心理失衡。”
别人上班的时候,总有人会在朋友圈晒自己出去快乐游玩的照片;不管大小节日,总有贴心的男友给你朋友圈里的女生送超大额的红包和礼物;刚觉得减肥成功了,朋友圈里的帅哥美女又开始狂晒直角肩和腹肌照……总之,他们是我们知足常乐道上突然冒出来的一块块绊脚石。
我跟朋友说:“看看就行了,不往自己身上套不就行了。”
她回:“我忍不住。”
同样受到朋友圈困扰的,可不止我的这位朋友。
此前一个大四的学生找我进行心理咨询,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阴暗,根本无法真诚地祝福别人。
“最近我的压力很大,特别讨厌别人在我面前晃。我从宿舍搬了出来,可是他们的信息还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我的生活中。我的舍友几乎都已经写完了毕业论文,并且有的拿到了非常好的offer(录取通知),还有确定保研的朋友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旅游照,好像就我过得最惨。前几天我一个朋友说找到工作了,要请包括我在内的几个朋友吃饭,我一点儿都不想去,我总是忍不住地想,要是他们过得都跟我一样惨就好了。”
这位学生问我:“我是不是得了什么心理疾病?我现在好难过,比较让我变得有些愤世嫉俗,让我觉得自己连最基本的善良都没有了。有时候我知道我要祝福他们,我知道总会有人比我过得好,这我得接受,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们明知比较会让我们的心理失衡,可为什么常常出现陷于比较并停不下来的现象呢?
1954年,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思汀格提出社会比较的概念。他认为,个体会以他人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并以此判断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特性(诸如个人能力等)。因此,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无可避免。
而在比较对象中,费思汀格提出“相似性假说”的定义,认为个体往往更加倾向和自己能力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比如我们往往不会和比尔·盖茨比较月收入,但是却会不自觉地以周边朋友、同事作为衡量对象。这也就是说,我们或许能接受那些和我们距离很远的人比我们优秀,但是并不希望与我们曾经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人过得比我们还好。
朋友圈聚集的都是同龄人,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交集,更容易引发内心的妒意。一般情况下,当个人公开发布关于自己的信息时,都会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这种不对称信息会影响我们对个人的印象判断,会放大对方想要展现的一面。比如我们会看到他考试取得了高分,却没看到他熬夜复习;看到了他在工作日旅行,却没看到他通宵加班。
这样迅捷、片面的获取信息方式,就会出现我们拿自己真实的一面与对方有时刻意包装出来的一面进行比较的现象,从而加剧我们内心的不平衡感,降低幸福感。
我们可以选择关闭朋友圈入口,却切不断我们与社会的联系。于是,我们有源源不断的同辈压力,有持续不断的认同迷茫。
可实际上让我们感到不幸福的永远都不是比较,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此前受到同事的影响,我开始对一些花花草草感兴趣,还被拉入了一个“拈花惹草”的群,里面都是一些对花草感兴趣的前辈们。
其中,一个叫“胖妞”的大姐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的家庭条件看起来并不好,她养的花没有一盆是昂贵的,全都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小野花,而且每天发在群里的照片能看到阳台上裸露在外面的红砖,还混着黄色的泥土,与我们平日里精心拍摄发在群里的美丽花朵相比,带着格格不入的寒酸。
可是她却丝毫不显尴尬,并且特别珍爱自己的花,不仅给每一盆花都起了名字,还会在群里和我们介绍花的来历。
“这盆野菊是二哥下班送给我的惊喜。”
“这个盆里的土是二哥亲手帮我换的。”
“二哥”是她老公,一个外形有些粗犷的东北汉子,是个在工地打工的普通工人。我虽然没见过他本人,却听到了他很多“宠妻”的故事。他会在周末骑着他的电动三轮车带着“胖妞”去“兜风”,或者去超市买一块打折的猪肉;还会一时兴起亲自给“胖妞”包一顿饺子,每一个都饱满得像个金元宝……
“胖妞”总是在群里向我们描述他们的日常,他们的生活贫困到我无法想象,但是哪怕是一朵野花都足以让“胖妞”开心雀跃。
前几天下班,办公室的妹妹踌躇着找到我,说想要询问我一点私人问题。
“我不知道要不要和现在的男朋友分手。”
女孩情绪低落:“他对我特别好,可就是家庭条件不太好。我爸妈对此不太满意,担心我嫁过去吃苦,他们每天给我洗脑,导致现在我也变得有些不坚定了。”
于是我跟她讲了“胖妞”的故事,她沉默了良久。
生在蜜罐中的我们活在不断的比较中,视线一直盯在我们不甚完美的地方,我们想要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却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感受原本就是独一无二的。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我们的生活无法停止比较,可是如何利用比较,让它帮助我们成为更加积极、健康的人,而不是整日郁郁寡欢,活在“见不得人好”的阴暗之中,这需要学会比较的智慧。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比较的方向。费思汀格指出,社会比较是具有方向性的,分为向上比较与向下比较。向上比较是指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长期与这类人进行比较,会降低个人的自尊心与自我效能感,让我们丧失自信;向下比较是指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进行的逆向比较,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让自己获得相对自尊感。
实践证明,适度的向上比较会促使个人奋进,增强个人的行动力与执行力,但过度的向上比较则会降低个人幸福感,让自己出现挫败情绪,不利于自信的形成。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让我们形成了“谦虚低调”的好品质,当个人取得好成绩时获得的往往不是家长的夸赞,而是“继续努力,比你成绩好的还有一大把”,就好像我们以为越过了一座山丘,但再抬头还有无数个,自信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绝望感中被磨灭,我们的幸福也在这之中消逝。
同样的,还有一些人喜欢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挂在嘴边。的确,向下比较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舒适一些,但也有研究表明长期向下比较会让人生活在安逸圈中不思进取,不利于个人进步。
选取恰当的比较方式,找寻到合理的目标进行比较,当你觉得自己完全被他人的优秀碾压时,向下看看,让自己知道还有人不如你;当你沉浸在安逸圈想要懈怠时,向上看看,努力与那些优秀的人看齐。或许,我们的大脑比我们更知道如何作出选择。
其次,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我们总是容易陷入自我为是或过度自卑的陷阱之中,而这种认知偏差往往来自我们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你的梦想是什么?未来想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你的个人优势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找准方向的关键。我那个考入清华的妹妹从小立志要成为科学家,初中时就在数理化方面展露出惊人的领悟力,却偏偏要和我这个只有作文拿得出手的文科生一较高下;同样的,我家小侄子从小就是个五音不全的音痴,前几天却要放弃美术班去学音乐,起因是他们班有个男孩子在联欢晚会上一展歌喉,赢得了他的钦羡,于是他也想要走上音乐道路。
这个世界上比我们优秀的人很多,我们无法做到事事完美,但却能够在自己的专长上深耕。树立行业榜样并向其学习,将目光放长,将每一次的比较都化为前进的动力,等到低头向前跑了很久之后再回头,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你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最后,将比较对象“具象化”处理。当我们开展某项研究时,我们往往会对实验对象进行量化,从而研究它的特性或以其变化分析自己的实验成效。倘若无法测量,那么我们就不知其变化。有意义的比较,永远都不是看到他人好便出现或羡慕、或失落的情况,而是分析你所比较对象的特质,将其量化成为你想要达成的目标,并且努力追赶它。比如,当你羡慕一个人在朋友圈秀出的好身材时,你可以设定自己满意的体重,并以此为目标制定方案;当你羡慕一个人满腹经纶、出口成章时,你可以罗列书单让自己每天坚持读一部分,注重积累。值得我们比较的,永远都是可追赶、可量化的东西,而那些虚无缥缈的,看看则罢,于我们的人生而言并无意义。
前些天在“拈花惹草”群里,“胖妞”开心地告诉我们,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小花园。她的“二哥”将阳台裸露在外的红砖和泥土用白格瓷砖进行了修葺,不知道在哪儿淘了两个巨大的铁架充当花架,上面铺着淡绿色的桌布,花草依次摆在架子上,还真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我们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胖妞”的开心,“胖妞”告诉我们,幸福是无法被人剥夺的,哪怕在外人看来你过得不如别人。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找准自己的人生节奏,该停则停,该冲就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