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二):春秋战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问鼎轻重

庄王于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讨伐了位于河南南部的陆浑戎(位于河南省西部伊河中游嵩县一带的部族,原本是生活在现在甘肃省西北部小戎的一支,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受秦和晋的邀请,移居到南部),顺道进兵到洛水河畔,在周王室的国境边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庄王,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室承继的九个宝鼎的大小轻重。对此,据说王孙满的回答是:“鼎的轻重不是由大小决定的,是由持有鼎的天子的德行决定的。如果有德行,虽为小鼎也很重。”(在德不在鼎。德之修明,虽小,重也。)这段话虽说在《左传》里有记载,但这部分可能是公元前四世纪以后杜撰的。对王孙满的话,庄王又是如何回应的并没有记载。总之,这部分可能是为了表现庄王的意气高昂才加进去的。

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楚国若敖氏叛乱,庄王好不容易平定了叛乱,安定了国家,同时讨伐了在晋楚之间反复摇摆的陈、宋、郑等国。为了稳固国家的后方,庄公又征讨了位于安徽省的群舒,甚至还去到滑汭,与吴、越盟誓而归。巩固了后方的江淮流域,楚国再一次向北发展。

庄王连年讨伐郑、陈等国,其间又常与它们会盟。这表明郑等国家被楚攻打就降伏,之后又马上向晋倒戈。《左传》“宣公十一年”记载了郑大夫子良的话:“晋和楚都滥用武力,顺从进攻而来的一方就好。两方都靠不住,我方也没必要守信。”(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

晋楚两国是如何争夺中间诸国的情况,由此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