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人的牙齿
黄河经兰州流向东北方向,穿过阴山山脉后再转向东方,向东流去的河段称为北河,此后再经山西西北部向南蜿蜒而去的河段称为东河。北河与东河围起来的“口袋”部分就是河套地区——鄂尔多斯,是一片广阔的黄土堆积地区。
在黄土堆积之前,这里曾有人类和动物生存。为了探明这一点,1922年,德日进和桑志华从天津来到这里开始了探索之旅。
他们的记录和报告留在了天津北疆博物院和巴黎人类研究所,北疆博物院的陈列柜里展示着两人大量的考古发现。
1922年,两人从河套地区的萨拉乌苏(蒙古语意思是“黄色的水流”)和水洞沟发现了旧石器的遗迹,它们均处于黄土层下,说明是在黄土层堆积之前的遗迹。同时出土的动物有古菱齿象、披毛犀等寒冷半干燥地区的动物,黄土为淡灰黄色的马兰黄土层,因此其地质年代属第三间冰期。
出土石器均为小型石器,由石英、石灰岩制成。此外还出土了牙齿化石,为儿童齿(左上外侧门齿)。其内侧齿面的结节发达,从铲状形态看具有原始性。
贾兰坡承认德日进和桑志华从萨拉乌苏发掘的两根右大腿骨化石和一根左上腕骨化石的原始性,认为其均属于尼安德特类型。可见,在更新世晚期尼安德特类型的人种便生活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尼安德特人在当地都具有若干特性,但同时分布范围如此之广,这点引起了学界的兴趣。
河套人使用的石器
1949年以后,中国国内伴随着建设不断有了新的发现。1954年,山西襄汾发现了丁村人,出土的化石为右上内侧门齿、右上外侧门齿、右下第二臼齿,出土层为上三门期的结节砂层。同时代生存的动物有古菱齿象、三门马、大型牝鹿、披毛犀、梅氏犀、鸵鸟等。
我们还不能立即断定它们属于尼安德特类型,但从其地质接近周口店遗址第十五地点来看,汾河一带旧石器文化属于周口店文化的发展。丁村人大概处于河套人与周口店人的中间阶段。
广东韶关马坝乡狮子岩洞第二层黄褐色黏土层中出土了一批动物化石以及一个人类头盖骨化石的碎片,头盖骨化石的头顶及前头部比山顶洞人、资阳人低,眼眶上的隆起部分延续到两侧,与北京猿人近似。
亚洲地区的猿人,经过古爪哇魁人、爪哇猿人、尼安德特人时期,最终在更新世晚期进入化石新人群阶段。按照欧洲学界的普遍说法,前三种猿人均已灭绝,目前的现代人中并没有它们的后代。但按照魏敦瑞的说法,北京猿人有现代黄种人的特征,爪哇猿人也和梭罗人有亲缘关系。不管怎样,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一定是北京猿人的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