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纸唤醒学习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开启思维可视化的新视角

大脑思考的过程是抽象的,尤其在信息量很大、很复杂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觉脑袋一团“浆糊”,还会感到记忆力很差。这个时候就需要把抽象的思考过程形象化,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思维可视化”。其实“思维可视化”并不陌生,我们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抽象的问题。看看下面这两道算术题:

要计算这两道算术题,我们可以列竖式:

显然,使用竖式来辅助更容易得出正确答案。这里的竖式就是可视化工具,能直观地呈现出计算的思考过程。通过可视化工具(竖式),我们很容易发现运算过程出现的错误,也更加容易把运算思路传播给他人。

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思考的结论都可以通过笔记的方式在纸面上表达、呈现。本书提到的笔记不仅是平时“记笔记”的笔记,更是强调思维方式的体现过程——思维可视化,论述的是一切可以看得见、用于描述思想的图文笔记及其底层规律。

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把隐性思维变为显性,当我们能看清楚自己想什么,思路自然变得清晰。正确地用笔记,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发现思考过程出现的问题,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播思想。这样一来,学习他人的好的方法,改掉自己不好的思维习惯也变得更好操作了。这就是本书所说的,用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改变学习能力的基本原理。

笔记的基本要素:符号

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在《人论》中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人的思考过程非常复杂抽象,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对方的想法是什么,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一些想法都很难觉察到。如果我们需要交流思想,就必须构建符号,把抽象的思想具体化,以传播我们的想法。

这里的符号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数学符号,而是一个更广泛的定义:可以承载意义且能被人所感知的一切信息载体。文字、图像、语言,甚至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只要可以被我们感知且能传递出意义,都可以称为符号。所有的知识、思想、认知都是以符号的方式呈现的。

符号必须能被我们的感受器所感知,如果感知不到,符号也就无法被解读。我们的感受器产生的五种知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简称“五感”),是符号感知的入口,是人与人交流的最根本的前提。

在笔记中,图像是最早使用的符号,公元前34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就是简化的图像,它是最早的书写系统雏形(如下图)。

们已经不满足只用图像表达意义了,所以慢慢建立了科学的文字系统,搭建了庞大、丰富的符号体系:字、词、句、语法……到现在,文字成为非常重要的符号,我们可以用文字进行思想交流,就好像我现在用文字写这本书把我的观点和大家分享一样。

符号的形式还可以有很多,例如声音、视力障碍人士的盲文(触感)等。人们充分利用人类共有的感知方式,创造一系列的符号,用于思想交流。有了交流,才能产生更多的共鸣,知识才得以更好地产生、传播和迭代,世界也越来越美好。

本书所说的符号主要是在纸面上可以呈现出来的视觉符号,对其他符号没做过多讨论。说话的内容可以与写在纸面上的文字一一对应起来。视觉符号是笔记最小的意义表达单元,本书书名为《一页纸唤醒学习力》,指从一张纸上的视觉符号研究启迪思维、提升记忆的学习方法。

构建不同形式的视觉符号

来看一个案例:我现在脑海里面有一头牛(意义),我想表达出来。我找到了一张最贴合我想法的照片,这张牛的照片就是一个表达我想法的视觉符号。

寻少卿 摄

除了这种形式,我们还可以用更简单的图片来表达,如简笔画。

最后我们还可以用文字形式来表达。

不管是照片、简笔画还是文字,都表达着某种意义。对于我们(符号构建者)来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每构建一个符号,就要让它尽可能精准地表达我们的想法。

这就是视觉符号的构建,相同的意义可以由不同的符号形成。我们做的笔记是由各种视觉符号组合而成。符号构建者用视觉符号构建笔记,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书把视觉符号分为图像、曲线、文字、颜色,它们是组成笔记的基本要素。我们平时看到的“思维导图”“视觉笔记”“树形图”“八大图示法”“创新导图”“信息图”等笔记形式,无一不是由这四种视觉符号构建而成的。弄清楚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基本功能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想法,更好地思考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不同形式的笔记。

视觉符号的表面意义

对于同一个视觉符号,我们对其的理解是不唯一的。例如对下图,如果你解读它为红色,这个视觉符号表达的意义便是“颜色”;如果你解读它为鸡蛋,那么这个视觉符号表达的意义便是“物品”;如果你解读为一条封闭曲线,那么这个视觉符号表达的意义便是“图形”。

下面的文字也是如此,你可以解读为“文字”,也可以解读为“红色”。

同一个视觉符号可以解读出多个意义,但在某一情境下,同一个视觉符号常常有相同的解读意义,这个意义我们叫作视觉符号的表面意义,这是人们在社会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共识:在特定情景中解读出符号的特定意义。符号的有效沟通,全赖于这些共识。例如大家读书的时候,就不会读出字的颜色,因为文字的表面意义就是文字本身的意义,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对文字这种视觉符号的解读。所以,在看文字的时候,我们首先解读出文字本身的意义,而不是文字颜色的意义。有人将这种看到文字即习惯性先读出文字而非先识别出文字颜色的现象,作为左右脑反应速度的依据,是无稽之谈。

我们可以从下图中解读出“口”“红色”等意义,它的表面意义并不明确。当表面意义明确时,符号意义表达可以非常精准;当表面意义不明确时,符号意义表达则会宽泛。表面意义不明确的视觉符号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意,表面意义明确的视觉符号能帮助我们把想法表达清楚。当我们了解视觉符号的这些特性之后,我们就可以构建出符合不同情境解读的笔记,以解决不一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