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存钱罐:金融学教授的儿童财商启蒙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引子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不希望孩子成年后财务不能独立,成为“啃老族”,不希望他们投资频频失误,更不希望孩子对财务诈骗一点辨别力都没有。仅在2016年8月,中国就发生了三起大学生因学费、生活费被骗而自杀的人间惨剧。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的财商发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培养孩子的财商。就像我们看到一个赌徒就知道十有八九他会穷困潦倒一样,一个科学的模型能帮我们做出预测,能告诉你在财务上近期和长远将要发生的事情。

已故哈佛商学院教授、创新管理学家克莱顿 · 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借用戴尔公司因将业务不断外包给华硕电脑而使自己走上了平庸之路的案例,介绍了“资源(resources)、应用流程(processes)和行为价值取向(priorities)”[1]的能力模型。他认为人们可以把自己想成这三种能力的组合,这对于评估我们人生中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遥不可及,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方式。

克里斯坦森认为在了解孩子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时,该模型能帮助我们评估需要做什么去培养他们的某些能力。在这里,我想利用该模型来阐述如何培育孩子的财商。

决定孩子财商的第一个因素是资源。对于孩子而言,“资源”是指他能得到的经济和物质资源(家长给的零花钱、压岁钱、自己挣的钱)、他的时间和精力、他的财务知识和天分等。资源的多少是动态变化的。比如,随着家庭财务状况的变化,孩子能够从家长那里获得的物质资源也会变化。财务知识也能增加或减少,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财务知识能够很快积累起来,但在某些诱因下,之前积累的财务知识也可能被摧毁。比如,孩子第一次投资股票就损失惨重,导致他今后一辈子不再碰股票。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畅销书《原则》的作者雷·达里奥(Ray Dalio)在12岁的时候就开始投资股票。他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是东北航空公司的股票。他很幸运,买入不久后,股价就翻了三番。如果人生第一次投资不是翻了三番,而是亏钱,“那我就很可能会进入另外一个领域(而不是投资了)。”达里奥说。[2]

决定孩子财商的第二个因素是应用流程。“应用流程”是指孩子在面对财务问题和决策时的思考方式,包括如何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如何面对财务困难和挑战,如何与他人在财务上合作等,还包括孩子利用他的资源为自己或他人实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比如,孩子打算在三个月内攒200元钱捐赠给红十字会,孩子可以在未来三个月内将爸妈给的零花钱节省下来,可以利用周末帮邻居遛狗或洗车赚钱,可以为低年级小孩提供家教服务赚钱,可以将自己不玩的旧玩具或制作的手工艺品卖掉筹钱,甚至可以像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那样,诱使其他孩子不但不收取报酬帮自己工作还反过来给自己钱。

下面举一个例子,帮助你认识财商培养中资源和应用流程的区别。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这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金融常识。假设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接受了这样的常识,这个常识就成了孩子的“资源”。如果在证券期货知识考试中有类似问题,孩子可能会得满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拥有灵活运用这一常识的能力。比如,高年级的某同学在网上参与了一个骗局,一个月前投了100元,现在都有105元了——每个月有5%的回报率,年化回报率近80%!孩子甲虽然有点质疑,但还是在高年级同学的怂恿下做了投资。孩子乙则上网仔细研究了这个骗局,收集了相关资料和之前投资者的评论,然后咨询了一个在银行工作的阿姨,最后认定这大概率是一个骗局,不可能持续下去。他非但自己没有投,还劝说其他同学不要投。很显然,这两个孩子的应用流程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最后一项影响孩子财商能力的是行为价值取向。“行为价值取向”决定孩子在面对大小财务问题时如何做决定,他会将哪些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哪些放在次要的位置,以及哪些是他根本不会考虑的。

比如,

在中学阶段,孩子是全身心地学习,准备中考和高考呢,还是不管学业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做些兼职工作?

培养课外兴趣的时候,是跟着感觉走,一旦觉得没有太大进步就放弃换另外一个,还是不论如何都尽可能地坚持较长时间?

收到压岁钱后,是将消费、储蓄还是捐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奶奶给的一大块巧克力是自己吃呢,还是拿出来和小朋友分享?

孩子可以教其他小孩弹钢琴赚钱,是谁给的钱多就优先教谁呢,还是有其他选择标准?

在小区地摊上买小东西时,是一定要讨价还价到对方不想卖的地步,还是只要符合自己的心理价位就可以了?

如果有用不正当手段赚钱的机会(如伙同其他小孩拿附近工地上的铜块去卖),是去做还是坚决抵制?

在面临一个投资机会时,是将风险还是潜在收益放在首位?

如果有10个肯定赚钱的机会放在眼前,是每个机会都不想错过呢,还是只专注收益更高的机会?

…………

孩子的行为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影响。这种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和家长在后天对孩子言行的示范和教诲。

在这个能力模型中,行为价值取向是基石。如果基石不稳——分不清孰轻孰重、哪个能做哪个不能做,资源再多、应用程序再好,可能财务上甚至人生道路上都会走弯路、走错路。如果从小养成了一有挫折就轻易放弃,不喜欢就换的习惯,长大后很可能会缺乏“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爱”,即坚毅的品格。如果只认钱,没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标准,没有高尚的品格做后盾,长大后很可能在社会中迷失自己。在“品格和财富”这一章,我会探讨包括坚毅在内的品格和培养财商之间的关系。同样地,如果从小只重视自己享用而不愿意给予和分享,从不考虑捐赠,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讨价还价到对方不想做这个生意),那长大后很可能在事业上不会很成功。在“给予和分享”这一章,你会了解到在各行各业做得最好的往往是那些既注重自身发展和利益,也懂得关爱他人的给予者。

如今,很多家长会尽自己一切所能为孩子提供各种金钱和物质资源,将孩子保护起来,不让他们参与生活中的各种财务决策,但是却无意中剥夺了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机会。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的支持和帮助下拥有高财商,早日财务自由,却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获得财务自由所需要的价值观。希望“品格和财富”及“给予和分享”这两章的探讨能够给你一些启迪。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主要的“资源”来源于工作。孩子应该从小明白人必须工作才能赚钱,必须非常努力工作才有可能赚大钱。“财富来自努力工作”这章讨论的是家务劳动和工作对于培养孩子财商的重要性。家里家外勤劳动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守承诺、守时、独立、不轻易放弃、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这些都是和品格紧密相连的。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重要的金钱和物质资源来自家长:零花钱、压岁钱、做家务赚来的钱、衣服鞋帽、电子用品等。有了这些资源,如何帮孩子养成更好的“应用流程”,即如何使用这些资源,是培养财商重要的一环。“和孩子谈钱”“储蓄:让钱慢慢长大”“花费:防守赢得冠军”“负债:需慎之又慎”这几章讨论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的和钱打交道的几个方面。其中,“和孩子谈钱”这章主要讨论家长在和孩子谈论与钱相关问题时应注意的时机和技巧。其他几章则分别从储蓄、花费和负债这三方面讨论如何培养财商。

还有一个和钱打交道的重要方面是投资。投资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不太适合年纪太小的孩子。但对于10岁以上的孩子,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接触相关知识。

与投资相关的“资源”和“应用程序”通常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很遗憾的是,投资和自然科学不同,牛顿定律和勾股定理这些科学定律,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满足假设条件,结论都是确定的。投资定律则不一样。孩子从家长、他人、书本甚至是专家和权威那里获得的“知识”有可能是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

首先,很多投资定律的假设在实践中无法满足,比如,假设连续不间断交易、假设交易成本为零、假设金钱是决策者考虑的唯一因素等。其次,即使所有假设都满足了,最后的结果也可能和理论预期的不一样。举个例子,几乎在所有国家,投资者和监管层都认为相对独立的董事会对公司治理是好事。如果我们按照这个结论去选股,我们就不会选择苹果公司。1997年,苹果公司决定请乔布斯回到苹果当总裁,但乔布斯坚持:董事会必须全力支持他,他不需要相对独立的董事会。他刚刚回到公司就对所有董事下最后通牒:“公司糟透了,我没时间给董事会做奶妈。所以我要求你们都辞职。否则我就辞职,下周一就不来了!”[3]而大家都知道错过在20年前投资苹果公司股票的后果。

更糟糕的是,人们从自身经历中获取的宝贵“经验”也可能是错误的。在《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一书中,期权交易员塔勒布用火鸡举了个很形象的例子。西方人在复活节这一天要吃火鸡。假设养大一只火鸡需要1000天,在第1001天,也就是复活节,火鸡会被杀了吃掉。可是从第一天开始,火鸡一直生活得很开心:人们每天按时给它喂食。每过一天,火鸡对人们的印象就好一分,每一天结束时,火鸡都会期盼明天还会被同样喂食,因为“经验”告诉它以往都是如此。它的安全感越来越强,尽管它离被杀之日越来越近。这种安全感在被杀前一天——最危险的时候——达到最高点。历史经验对这只可怜的火鸡有什么价值?不但没有价值,反而有危害!

这是个很极端但很深刻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在金融领域不要盲目信任历史数据和经验。2006年9月,美国一只叫Amaranth(原意是一种永生的花)的对冲基金在短短几天内亏损近70亿美元,被迫关门。Amaranth在倒闭的前几天还告诉投资者不要担心市场上的“谣言”,因为其有12个风险管理经理帮助控制风险——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先进而复杂的风险控制模型,等等。遗憾的是,这些经理并没能预测到风险并帮助公司避免倒闭。[4]

幸运的是,投资虽然不是科学,但一些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却完全可以用在孩子和家长自身财商的培育和提升上。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谈选股艺术”的演讲中指出:“我感兴趣的是更为广泛的普世智慧,因为我觉得现代的教育系统很少传授这种智慧,就算有传授,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你成为一个伟大的选股人之前,你需要一些基础教育。”

在“守住财富和投资的普世智慧”这章,我将探讨如何守住财富和一些可以提高财商的普世智慧。这章不单单适合家长和年纪较大的孩子,也适合任何对投资感兴趣的人。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将这些普世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灌输给孩子。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可能带着固有的偏见——我一直认为最有价值的投资是教育,包括学校里的教育和终身学习。最重要的金融决定往往也是和教育相关的:初高中是读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是在国内读本科还是去国外?工作两年后是继续工作还是读MBA?在“教育:一生最重要的投资”这章,我会分享自己对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书的最后一章是“如果你有个女儿”。女孩的生理、心理发展过程和男孩不同,家庭内外部环境、习俗和社会对待女性也有别于男性。在这章,我想就如何培养女孩的财商做些探讨。

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家长看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家长来培养孩子的财商。但我希望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实践——完成每章后的梦想清单。研究发现,与父母的社会地位相比,积极的亲子财务互动更有助孩子发展健康的财务应对行为。家长经常性地和孩子以积极、正面的方式讨论财务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财商教育,明确告诉孩子自己对他们财务方面的期望,对于孩子今后获得财务技能是很重要的。这些讨论和互动除了可以提高孩子的财商,还能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能增强两孩以上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5]

当然,财商对所有人都很重要。那些想提升自身财商的成年人,也许能从本书中收获一二。

最后,我想再次引用克里斯坦森的一段话:“孩子们会在自己准备好学习的时候学习,而不是在你准备好教他们的时候;如果他们遇到生活中的挑战时你没有在他们身边,那么你就失去了塑造他们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机会。”

愿孩子能够在你的陪伴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商!


[1] Priorities直接翻译过来是优先事项、当务之急的意思。在该书中译版中将之翻译成“行为价值取向”,我觉得很贴切。

[2] Ahuja,Maneet.The Alpha Masters:Unlocking the Genius of the World's Top Hedge Funds.John Wiley&Sons,2012.

[3]"Steve Jobs",Walter Isaacson,Simon&Schuster,2011.

[4]我在《反思华尔街》一书中对类似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探讨。

[5] Serido,Joyce,Soyeon Shim,Anubha Mishra,and Chuanyi Tang."Financial parenting,financial coping behaviors,and well-being of emerging adults."Family Relations 59,no.4 (2010):45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