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最早提出城市大脑并着手开展试点建设的企业。
2016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启动“ET城市大脑”,并陆续在杭州、萧山、苏州等城市开展建设试点,城市大脑由概念走向了实践。阿里巴巴对城市大脑的建设与应用前景信心十足。
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脑在诞生之初被赋予的“使命”是,解决城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弊病。2016年10月,阿里云在云栖大会宣布将给杭州安装一个“大脑”,从交通管理、公交系统调度和优化、交通管理服务、交通设施建设四个方面改善交通拥堵状况。2017年,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交通V1.0平台上线测试运行,共接入93个路口和高架匝道信号灯、140路监控视频。
2018年6月,阿里云联合高德地图发布“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战略”,融入高德的交通导航技术为行业用户提供基础预警、智能诱导、事件管理、研判解决四大方案,实现联动真实世界、均衡导航用户和优化信号配时三大功能;6月底,阿里云研究中心发布《城市大脑探索“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指出真正的城市大脑应有三大衡量标准,即整体认知、机器学习、全局协同,市场应去伪存真。2018年10月,杭州城市大脑2.0发布;2018年12月,杭州城市大脑综合版发布;在2020年阿里云峰会上,城市大脑3.0正式发布,更强调数据智能,进行感知能力的强化,致力于城市要素的智能化融合。
阿里巴巴的交通大脑面向于交通管控业务,侧重于交通视频监控与信号控制,其理念是“消灭摄像头与信号灯之间的距离”。阿里巴巴认为,城市数据远远超过人类的认知能力,城市大脑可以成为人类认知城市、改造城市、运营城市的强大助手,拥有以下四种“超能力”。
(1)机器视觉认知能力:提升城市视频数据价值与感知能力。基于全量视频数据采集,实时分析事件,实现“算无遗策”,全面识别路况。
(2)全量数据平台建设能力:提升城市“数据密度”与“微粒管理”水平。打通数据孤岛,建立数据标准生态,建立数据指标体系。
(3)交通网络协同与交通博弈预测能力:大规模动态拓扑网络下的实时计算。实时分析动态交通网络,实现动态交通网络下的精准路线规划,实现车路实时协同。
(4)城市大脑开放平台能力:赋能全球互联网人才与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带。开放平台能力,构建大脑生态圈。
为了实现城市大脑的“超能力”,阿里巴巴基于基础设施资源,平台资源,地图、物联网、视频等数据资源,天耀、天鹰、天机、天擎四个视觉AI服务,建设以下四大平台,支撑其整体技术架构。
(1)应用支撑平台:构建精细感知到优化管理的全闭环,以计算力消耗换来人力与自然资源的节约。
(2)智能平台:开放的智能平台,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挖掘数据资源中的金矿,让城市具备思考的能力。
(3)数据资源平台:全网数据实时汇聚,让数据真正成为资源,保障数据安全,提升数据质量,通过数据调度实现数据价值。
(4)一体化计算平台:具备极致弹性,支持城市全量数据的实时计算,为城市大脑提供EB级别的存储能力、每日PB级别的数据处理能力、百万路级别的视频实时分析能力。
在此基础上,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脑部署了城市交通体征检测、城市警情自动监控、城市交通微控闭环、城市紧急车辆优先通行、城市布局规划验证五大应用场景。
(1)城市交通体征检测:通过全量、全网、跨领域多源数据的汇聚与融合,完整量化城市“生命体征”,避免因为单一数据来源造成针对城市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2)城市警情自动监控:机器视觉让数据多跑腿,警员少跑腿。
(3)城市交通微控闭环:打通“大脑”“眼睛”“手脚”之间的反馈控制系统,从多源数据出发,用全局智能算法对全城大规模信号灯精细化控制。
(4)城市紧急车辆优先通行:将路权实时调配给有急迫需要的市民。
(5)城市布局规划验证:在云端以仿真数据模型验证城市蓝图规划效果。
在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公布了城市大脑三年来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全球23个城市(杭州、海口、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天津、拉萨、武汉、郑州、石家庄、太原、西安、成都、苏州、合肥、雄安、晋城、衢州、湖州、泸州、澳门、吉隆坡)引入城市大脑,覆盖了交通、城管、文旅、卫健等11个领域、48个场景。作为建设“先驱”,阿里巴巴对其城市大脑信心满满,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阿里巴巴能否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