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智能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
1.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业
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将发挥无与伦比的力量,物流行业将以新的模式、新的面貌发展演变。自2015年以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物流行业向智能化发展的政策,给物流行业发展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为智能物流模式带来创新机遇。智能物流应此潮流而生,发挥互联网平台实时、高效、精准的优势,有效提高物流行业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运输工具和货物的实时在线化、可视化管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物联网在物流智能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使物流产业沿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重点发展了高效的现代化物流模式。
深入推进共同配送试点,总结推广配送试点经验,培育一批具有整合资源功能的城市配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运用北斗导航定位等技术,并与智能化物流网络深度融合,建设智能化物流体系。
2.新商业模式涌现,对智能物流提出要求
近年来,电子商务、新零售、C2M等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从需求单一化向差异化转变,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行业爆发式增长的业务量对物流行业的包裹处理效率、配送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开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户,占网民总数的78.6%。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0.63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8.5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0.8万亿元。
新零售兴起,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互联网使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这种零售新模式,利用消费数据优化库存,利用高效网络智能解决物流需求。
C2M兴起,由用户需求驱动生产制造,去除流通中间环节,提供高品质、价格合理、个性且专属的商品。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诉求将直达制造商,个性化定制成为潮流,对物流的及时响应、定制化匹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物流运作模式革新,推动智能物流需求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物流行业改变了原来的市场环境和流程再造,推动建立新模式和新业态,如车货匹配、众包运力等。信息化水平提升激发了多式联运的发展,新的运输运作模式正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智能物流快速增长。
车货匹配可分为两类:同城货运匹配、城际货运匹配。货主发布运输需求,平台根据货物属性、距离等智能匹配平台注册运力,提供SOP等各类增值服务。对物流的数据处理、车辆状态与货物的精确匹配度能力要求极高。
运力众包,主要服务于同城货运匹配市场,兴起于O2O时代,由平台整合各类闲散个人资源,为客户提供即时的同城配送服务。平台的智能物流挑战包括如何管理运力资源,如何通过距离、配送价格、周边配送员数量等数据分析进行精确订单分配,以期望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客户体验。
多式联运包括海运、公路、航空等多类型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在“一带一路”倡仪落实过程中,多式联运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由于运输过程涉及多种运输工具,为实现全程可追溯和系统之间的贯通,信息化运作十分重要。同时,新型技术如无线射频、物联网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多式联运换装转运的自动化作业水平。
4.大数据、无人技术等智能物流相关技术日趋成熟
无人机、机器人与自动化、大数据等技术已相对成熟;可穿戴设备、3D打印、无人卡车、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未来10年左右逐步成熟,将广泛应用于仓储、运输、配送末端等各物流环节。
仓内技术,主要是机器人技术,包括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无人叉车、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主要用于仓内搬运、上架、分拣操作,可有效提升仓内的操作效率,降低物本。例如,亚马逊在13个分拣中心布局超过3万个KIVA机器人。
无人机技术包括干线无人机与配送无人机两类,其中,配送无人机研发已较为成熟,主要应用于配送末端“最后一千米”的配送。例如,京东在2017年“6·18”期间,已采用无人机在多省市农村进行小件商品配送,配送完成1000余单。全球无人机网介绍,在2019年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之前,京东在长沙市和呼和浩特市推出了两个智能交付站,并通过无人机和机器人配送提高自主配送能力。京东在长沙市和呼和浩特市推出的智能快递站,最后一千米的快递解决方案采用的送货机器人最多可以装载30个包裹,并在半径5千米范围内自主运送。车辆可以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并识别交通灯。面部识别技术使用户能够轻松、安全地收取他们的包裹。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分别有50%的机器人和50%的人工快递员每天递送多达2000个包裹。
智能数据底盘、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商流、物流等数据的收集、分析,主要应用于需求预测、仓储网络、路由优化、设备维修预警等方面。例如,京东采用数据预测方式,提前洞察消费者需求,并进行预先分仓备货。
仓内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干线技术中的无人卡车,智能数据底盘中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可应用于仓内智能分拣、末端产品配送、干线货物运输、产品溯源、决策支持等方面。例如,在DHL荷兰仓内,员工可根据智能眼镜识别包裹体积、目的地信息等图像提示进行高效分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