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从制度建设到心理建设的社会审美实践
一 工业革命之前的冷兵器作战是各种身怀绝技的手工艺相互竞技甚至表演的方式,无论东西方,刀枪剑㦸的精良制作都是手工艺传统世袭的骄傲。但是工业革命似乎彻底地改变了数千年来维系不变的一切,现代战争日复一日的惨烈化进程,使得兵器制造实现了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比其更加全面、更加决绝的现代性变革,短短几百年间,全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一间曾经遍地都是手工打造火枪的铁匠铺子。1798年,美国人艾利·惠特尼(Eli.Whitney)创造性地设计和生产了互换性的枪具,率先使用可以在战场自如地互换机件的组装式步枪,标准划一的机械动力生产技术显示出比手工打造更为强大和有效的生产力。这对长期持守着单件制作手工枪械传统的欧洲工匠们不啻一种奇耻大辱,但在实战中却成为可以改变战场命运的利器。1860年,美国首先开创了通过弹仓存贮弹药,手动枪机即可重新推弹入膛,从而可以接连射出多发子弹的“连珠枪”技术系统,实现了可以比对手的单发步枪提高多倍的作战效率。这一进步很快得到了战场实例的响应,1877年的第十次俄土大战,本来战力并无优势的土耳其军队出其不意地使用了3万支可以快速射击的“连珠枪”,使猝不及防的俄军一战阵亡逾3万人。这一仗虽未影响战争全局,却使快速连发技术获得一次使其声名大振的战役胜利。
战场的胜利与士兵的付出比任何说辞都更为清晰、更为现实地证明了一种新的生产力方式——“标准”与“标准化”技术不可逆转的到来,并显示了这一变革所包含的巨大能量与影响历史的价值。
从手工打造到机械生产,是“标准”与“标准化”技术得以普遍实施的历史方式;从兵器的标准化生产到枪林弹雨中大显神威的自动化效率,是标准化系统得以释放巨大能量的逻辑过程。毋庸置疑,改变战场方式的兵器枪械标准系统,只是标准化技术浩瀚巨变中一个细微的局部,今天“标准化”的工业力量已经延伸得很深、很广、很远,不仅重新组织着、改变着地球人从衣食起居到生产生活的一切物质依据,甚至其应用逻辑直抵人迹未至的宇宙星辰。最新的证明,便是远在4亿公里之外的中国“天问号”火星探测器与“祝融号”火星任务车无人操作的深空探测系统。
二 “标准”与“标准化”的思想不是现代的产物,其实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三十辐共一軗,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的古老陈述中,已经包含着某种“穿越”意味的共性技术标准要素。但是,在农夫与车马往来于道的手工时代,纵然有某种程度的“标准”规范,其规划与应用的意义也只是局部的、即时的与个体的,与工业化时代所要解决的普遍性价值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蕴与内涵。
工业是一种根据市场与发展的需要组织资本与人力、在稳定有效的劳动结构中、通过对原料的加工为消费与流通提供产品服务的生产组织方式。换句话说,工业化是批量化、共性化、抽象化的工业价值从技术规划到生产实现的社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即使人们进行工业生产的基本目的是明确的,但是达到工业生产的目标的路径却有无数变量与万千种可能。因此,需要对这种路径的方式进行选择与组织化处理,这就是“工业设计”的由来。工业设计是通过组织化(结构性能的组织化、生产路径的组织化、符号表征的组织化与市场流通的组织化)的设计借助商业模式实现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价值的预置方式,所以,工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标准”内涵与“标准化”技术作为支撑条件与基础平台。以2020年12月3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搭载的“国旗”项目为例,该项目是在“嫦娥五号”着陆器登陆月球表面之后打开织物国旗进行登月宣示的一个执行装置。如果说,担负着月球表面登陆、采样封装、上升飞回等一系列尖端重任的整个“嫦娥五号”探测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标准化技术集成的话,“国旗”项目只是其中一个局部的工业设计项目,但是它同样完整地显示了“标准”与“标准化”技术在复杂的工业设计工程中的重要性与必然性。首先,选择可以在月球表面打开并长期持存的“国旗”材料,其本身就体现着独特的空间特性与环境标准。在运载火箭抛掉整流罩后,探测器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月球轨道,再到着陆月球的整个过程中,这面国旗从进入太空就始终暴露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除了满足那些常规环境中必须满足的织成、染色、图案表现等制备要求,还必须能够满足极度温差、月球尘埃、真空辐射等特殊环境中仍能长时间保持不变形、无变色的标准。有些纤维材料强度很高,但染色性能较差,染色性能较好的材料纤维强度又达不到;因此,单一性的纤维和纺织工艺往往无法满足月球表面环境下国旗完美呈现的要求。由此可知,在月球表面环境中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国旗打开”项目,实际包含着极为特殊与复杂的材料标准。其次,为保证卷起收存的国旗能在正负150摄氏度温差环境下不产生“冷焊”故障(低温下的相互粘连),并在无人操作的条件下准确无误地打开,研制单位特意设计了符合标准化条件的多种展示形式:记忆合金展示方案、伺服升旗方案、卷轴方式、折扇形式等,最终选择了符合系统要求与标准化操作的卷轴形式,可以平滑展开,不致出现褶皱。设计团队经过精确的规划与实施,最终成功地使整个系统在远离地面的月球表面打开一面立体、鲜艳的五星红旗,定格成珍贵的历史瞬间。
三 工业设计是需要标准的。这里所说的“标准”,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工业设计师在展开创新构想时需要把握的对象现实的规定性,比如物料形态的材质、功能、形式特性,还体现在工业设计产品作为一个多维的品质系统需要确保的品质匹配性的要求,比如对安全、实用、适度等标准要求的考量,等等。更进一步地,还体现在工业设计在进入社会情境系统中需要微妙把控的与社会整体价值目标的完善契合性,比如对生态、文明、可持续标准的坚持等。在工业设计的专业实践中,这些或者潜在或者显在的“标准”或“标准化”条件远不止于制定一些抽象的、条文的指导原则,更需要在设计的整体把握中将所有前提性、过程性、保证性的标准条件融入设计思维与考量的过程并糅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这种努力所在,称为工业设计标准。而工业设计的标准化,则是通过工业设计的逻辑的与组织的建构,将这一切价值目标有计划地、完整地付诸实施的过程。
如上所述,工业设计标准通过组织化的设计规划、设计表征、设计提升体现其逻辑自洽性与外部适配性的要求,是工业化生产方式所内在的包含着的理性生产品质,以及这种品质掌控的目标渐次达成社会共识的发展性、标志性的表现。中国社会关于工业设计标准达成社会共识的时间较晚,直至21世纪初才开始被研究者所关注并成为一个学术性概念,但是迅速发展并不断丰富起来的中国工业设计理论实践及创新实践正在加快从专业机构层面到管理决策层面达成社会共识的步伐,甚至在政策论证层面已经进入国家标准委员会框架之下设置设计标准研究分支机构的准备阶段。而在欧美诸国,工业革命以来长期在市场磨合与商业博弈中积累而成的工业产品材料标准、工艺标准、安全标准与文化标准已经形成体系,并积累了数以万计的丰富案例,其成果深深地渗入并积淀为工业设计专业育成与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指标,也由此形成西方国家在与中国工业展开设计竞争中经验丰富、优势明显的实力王牌。从历史上看,工业设计标准不是工业生产方式及设计形成的必要条件,却是保证工业生产规划及工业设计预想完美实施的充分条件。工业设计对于标准及标准化的要求,既是一个通过逐渐深入及主动的实践而积累经验、达成共识的历史过程,又是标志其不断专业化及趋于成熟的逻辑性的成果。工业设计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及成熟的标准定义与标准化努力,确保其创造性的品质目标、价值内涵及发展特性,与总体化的社会生产品质要求相匹配,从而成为创新的动力。中国工业经济及工业设计正处于21世纪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提升创新经济品质及效率的理论认识及路径规划中,在推进标准及标准化技术系统实施的进程中,需要相应的中国策略与中国方案。
工业设计的标准,包含物理品质特性与文化品质特性两方面的基础。其中的物理品质特性是比较显在和易于达成共识的,比如关于有用性、可靠性、便利性、安全性的设计标准;既与既定的技术标准有一定程度的叠合,也比较易于在可检测、可评价的价值方法上达成共识。而比较难于把握的是文化品质特性,比如健康的、文明的、可持续的等指向的价值标准,尤其在“创新”与“审美”方面是否存在和需要达成“标准”,尚存在不小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强调“标准”的“审美”能否成为“创新的动力”以及“人类的审美活动是否存在标准化内涵” 这样的审美争议中。
如前所述,工业设计标准形成的过程,既是一种历史性产生并完善的进程,也是其自身发展逻辑化的成果。如果把工业设计标准理解成促进不断趋于理性化、组织化发展的一种激励机制,工业设计标准及其标准化技术不仅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动力平台,而且是一种鼓舞其提高创新水平的保证。计算机辅助技术推动下的个性化工业品设计需求,正在不断向着“文化品质特性”的标准化方向发展,在北美的家用纺织品定制设计市场上,用户在订单中不仅会提出安全的、无害的、无辐射的、无污染的这样一些文化品质的要求,还会提出诸如“1935年的土耳其装饰风格”这样一些审美趣味十足的风格化标准,审美活动的标签已经插入产品标准的内涵之中。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设计师早就注意到:同样是说一个“蓝”色,日本人心目中和眼中的“蓝”和德国人、美国人色卡中的“蓝”是不一样的,因为日本人文化认知中的“蓝”来自日本的天空、日本的海、日本的山野和日本的织造。有设计师根据这样的认识,重新确定了一套符合日本人内心需求的“色彩”标准,并将之演绎到日本的环境设计和出版设计系统中。
四 工业设计的审美,属于设计美学范畴,是社会审美的组成部分。通过设计所释放和透射的审美品性,是既含有个人审美选择更含有公共审美的多重结构方式,是我们推进工业设计标准与审美标准多重结合的重要考量。如所谓“时尚”的设计与流行,既包含审美个体与流行风潮的同频共振,也包含观者经验在审美情绪中的内心独白这样的双重体验,工业形式的审美活动,不但含有个人性、偶然性、切片性审美的成分,更含有社会性、集体性、历时性的结构成分。诚然,作为抽象化价值系统对象的工业产品,其审美的方式是偏向于群体性的,但这并不排除个体审美经验导致文化共振的重要价值,如果把这一部分内涵放大看,这种审美形式既含有工业设计物理品质特性的标准互洽逻辑,也含有工业设计文化品质特性的标准自洽逻辑,即在一种充分的文化自洽的逻辑标准中实现公共性的标准互洽与审美共振。诚如20世纪90年代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为意大利品牌ALESSI设计的“外星人”榨汁机所代表的产品美学那样:这款使用起来很笨拙、功能上破绽百出的日用产品在全球消费市场创造畅销百万的奇迹,还让消费者对其津津乐道。所有对于这款产品的文化接受与审美经验都产生于个体不同于他者的内心独白,是一种体现着时尚风潮与创新个性的双重审美特性的“设计标准”。虽然已成经典,但至今仍独领风骚,在标准化与风格化两个方向上的创新表现,正是其常看常新的奥秘所在。
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达成关于工业设计标准与审美关系的社会共识。这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社会共识不等于群体性判断。其实在一个现实的社会区域中,表面性的群体性判断是比较容易达成的,比如市场语汇中常用的“独特”“个性”“栩栩如生”都是比较容易达成的标签;但是真正的审美共识,却只能达成于何为“独特”、何为“个性”、何为“栩栩如生”的即时判断之中,甚至只能达成于共识原则与个性判断的张力关系之中。如何将这种关系把握于敏锐的、智慧的、不断进步的活力平衡,而不是停滞于表面的、生硬的、堕性的僵持之中,是需要从群体的、生动的审美实践中逐步习得的一种文明素质。这也是我们将工业设计标准中的审美问题定义为一种有益于生产文化与文明成长的社会审美方式的根本理由所在。
五 兰翠芹完成的《创新的动力——工业设计标准及其中国策略》书稿,经历了博士学习阶段和毕业之后社会实践阶段的多年打磨,渐成气象。诚如作者序文所言,关于该问题的原理探索以及述之成文,尤其是其中关于“中国策略”的诸多思考,有“较强的原创性价值”。当然,是否“原创”的结论不宜过于武断,但是“挑战性”还是明显的。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工业设计及其标准化策略的实践与思考也正处在重大的挑战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关“标准”的突发事端也都在证明:全球范围内以“标准”作为竞争利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于国内的工业设计标准及标准化事业而言,目前除正本清源的制度建设、机制建设与体系建设之外,同时还面临着更为基础性的、从标准意识、标准认同与标准思维入手的心理建设重任,需要从文化的、技术的、审美的、生活的等更加多维的角度深化对工业设计标准及标准化策略的理解与认同;需要在专家论证、专业评判、专门思辨之外,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展开关于设计标准的普及教育,把工业设计标准的普及教育转化为一场内涵更为开阔的社会创新与社会审美实践。让更多更广大的消费者了解设计标准的历史与发展、现实与未来,也正是本书面向现实的意义所在吧。
是为序。
许平
北京设计学会会长
中央美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