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
根据上述由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工业设计活动方式,需要展开相应的、针对性的工业设计战略研究。“设计标准”即属于这种区分不同对象、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工业设计战略内涵。任何战略构想,都是服从于特定的发展需要与发展条件而形成的,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制定同样如此。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制造业体系复杂而庞大的国家,服务于这种特殊国情的工业设计战略必须要形成相应的战略性思考与路径决策。工业设计行为本身具有极强的微观性、具体性与效能显现滞后性,针对具体产品的工业设计性能优化与通过生产方式的产品改观不同,其结果与市场反应需要相应的时间与空间条件。比如最常见的口碑传播功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条件与克服空间障碍才能形成,这就决定了工业设计的产业传播效应与市场空间规模相关。在地理性的市场空间相对狭小的条件下,一款工业设计产品通过市场试验获得成功,可以以不太高的成本和不太多的时间迅速扩展并放大,立刻形成可观的市场效应。通过观察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岛国或半岛地区的工业设计发展态势,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在地理性市场空间浩大的条件下,仅仅以这种自然传播、简单规范的模式推广,势必受到影响,我国即属于这种空间巨大、市场复杂、市场回应效果趋于缓慢并减弱的国土条件。因此,在我国具体的社会条件下,除需要制定宏观的国家层面的总体推动战略以及微观的企业推广策略之外,在宏观与微观之间需要一个支撑性的战略层次,这就是所谓的“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标准化”战略则属于这样的中间层次的对策之一。所谓标准化,就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与标准实施,将体现国家整体发展意志的战略要求体现于具体的设计品质条例,形成可执行、可检测、可掌控的规则标准,以强制性执行、指导性执行以及推荐性执行等不同强度的制度化方式,推动、拉动、带动国家设计战略的分层实施,对具体的企业具有监督、鼓励及示范作用,对国家战略则具有承接、落实及支撑全局的意义,这正是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所具有的独特战略作用。
从原理上讲,工业设计区别于手工劳动,具有大规模化的批量生产的特性,是有组织、有效率的系统性工业化生产活动。建立起一个国家层面的、系统化的工业产品标准制度,在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及加工生产时就有法可循、有据可依、有理可述、有章可立,也才有可能保证产品在基本的品质标准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和延展,具备“标准”的工业设计才具有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技术价值,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
工业设计标准是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内涵之一,体现特定条件及范围内的共同性价值。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成熟的工业设计标准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工业化领域。举例来看,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发布过16个不同领域13000多个不同的技术标准。每年ASTM都要更新或者研发几百项新的工业技术标准并公布于世,供全世界各个行业的设计机构及生产机构参考执行。中国出口美国的所有商品几乎都必须沿用美国的ASTM标准,从儿童用品到建筑材料,从钢铁制品到医疗、太空航天产品无一不是使用ASTM技术标准来规范产品研发的品质和技术指标的。ASTM是美国制造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业通用标准协会,是一个庞大的非营利技术组织,该组织不仅技术积累雄厚,同时技术自我更新的能力也非常强大,几乎每项标准都体现出成熟的技术论证和产业化实践方案,并且有成熟的检测方法和实验设备提供支撑。由此也可看出,强大的工业技术标准不仅对工业设计创新起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巨大的市场促进催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