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万里支援心不悔,天山难阻皖疆情
当在工作群里收到关于自愿报名援疆工作通知的时候,说实话,我的内心还是多多少少有些兴奋与忐忑的。一方面,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难得机会,我不愿意轻易错过;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挑战,如果报名成功,我将要面对的,都将是一些未知的困难。
但犹豫再三,我还是毅然选择了报名,并且主动写下志愿书。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为组织排解忧难。同时也想亲身走近祖国边陲,这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览真实的大漠风光。
关于XJ,停留在我印象里最深刻的,还是李白诗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只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了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意境的辽阔边塞图景,也让我对那壮丽雄奇的边疆,更生出几分向往与渴盼。
很幸运,我的报名很快通过审核。在参与一系列的培训、体检过后,我和几个同事搭乘省里统一安排的专机,踏上了这片3700公里外的陌生土地。
AH省对口支援的PS县,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曾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也是和田地区的“口袋底”。在这里,我和同事们积极联系捐赠,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在援疆指挥部的配合下,多次会同地方联合开展工作,力争将更新的理念方法、更好的工作模式,融入到PS县的大环境中。我始终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和制度上打破桎梏,才是最好的“源头活水”。
由于具体工作内容,有很多不便提及,我也不多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气候条件、地理风貌和风俗习惯,都与内地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里,我见识到了“阿达西”和“古丽”们的热情,也尝到了美味的馕、烤包子和羊肉串。短短数月时间,我经历了四次地震,和两次沙尘暴。也见到了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所描绘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放眼望去,真的就只有茫茫戈壁绵延千里。暮霭沉沉,日落千嶂,大漠一派荒芜景象。初次相见,感觉只有壮观。但看久了才知道,整日面对这般环境,更多的还是心酸。
不知不觉,来到XJ已逾半年。若是让我形容这里的生活,或许用单调、清苦、寂寞这几个词最为贴切。好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在家乡的同事和朋友,不时的电话关心和鼓励,给予了我坚定下去的信心。看到自己的付出,在一点点变成收获,那么生活中的苦和累,也就有所值了。
我时常想着,或许我的这段援疆经历,对于PS县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我个人而言,却是一段宝贵的青春与回忆。自身有一分热,就当发一分光。正如戴叔伦在《塞上曲》中所说的那样:“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