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学霸:培养高分逆袭的考试脑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表现好

前段时间,我们部门来了五个还在读大四的产品实习生,他们都就读于国内非常好的大学,能够进入我们产品部门也是经过层层选拔的,按理说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同学,但一个月之后,我发现他们的表现差别居然非常显著。

产品部门实习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正式员工处理一些基础的产品工作,包括用户调研、数据收集、行业分析等。如果表现得比较好,他们就有机会接触到正式的产品设计工作。

在这些实习生中,表现最好的同学学习速度非常快,同样的培训之后,他完成一份调研报告的时间可以比别人快上数天,而且报告中各个模块的内容也很优质。相比之下,另外几个同学就表现平平了,调研报告的内容不够深入,结论缺乏必要的逻辑性,整体结构也不够完整。

问题出在哪里?出于好奇心,我跟每个实习生单独复盘了他们制作行业报告的过程。这次复盘,也帮我打开了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为什么学霸总能高效学习

表现差的几位同学是这样制作行业报告的:

  • 在网上随便搜了几篇行业报告的样例;
  • 照葫芦画瓢地把内容换成了本次调研的行业内容,比如把数据换成了本次调研行业的数据,图表替换成了本次调研的分析图表;
  • 基于这些内容简单地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 封装成报告,完成了本次调研。

而那位表现最出色的同学是这样完成一份高质量报告的:

  • 在网上找到十份左右不同行业的优秀行业报告样例;
  • 制作了一份思维导图,把这十份报告的大纲进行了拆解和组合,从而制作出了一份非常完善的优质行业报告大纲;
  • 基于大纲的每个要点,继续拆解,让调研更加细致,让结论更有逻辑,比如在行业玩家这个部分,拆解出“需要基于行业上下游来研究不同的行业玩家”,从而尽可能地完善调研内容;
  • 基于每个细分的要点,搜索相关数据和配套的其他报告的结论;
  • 基于多个论点的结论,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后续计划的建议;
  • 封装成报告,并且配套了数据的所有来源,完成了本次调研。

这两种方式的本质区别在哪儿?事实上,不在于工作态度、工作经验,甚至不在于工作时间。本质区别在于,面对一个任务时,是否具备拆解任务的能力。这在互联网领域也被叫作“第一性原理”。

表现好的实习生在面对一个复杂任务的时候,第一步是基于优秀案例进行结构拆解。这就好像我们在读一篇作文范文,有的同学读完觉得“这作文写得真好,我啥时候能写出这种文章”,而有的同学已经在拆分作文范文的行为结构:他的第一段是如何开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中间行文采用了怎样的文章结构,如何不断递进?结尾是如何点明主旨并做到首尾呼应的?

这位优秀的实习生因为充分拆分了任务,所以可以非常连贯地在后面的步骤中继续拆分要点,并且可以有目的地对应要点,补充相关数据,结论当然就更有逻辑和说服力。于是,在相同的时间里,他的报告质量最高。

不知道这个过程有没有让你联想起你的学习过程。相同的时间里,学霸总是可以学得又快又好,他们仿佛总有用不完的旺盛精力和强悍的记忆力。在上晚自习时,他们可以更快地完成作业;在课堂上,他们可以更快地理解新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他们也总能取到高分。于是,有一些同学把这种差异归因于基因、归因于家庭,甚至归因于自己的智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毕业的时间越来越久,我越来越相信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思维模型的区别。与之相比,基因论、原生家庭论,或者智商论都显得微不足道。优秀的人之所以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是因为他们具备“遇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学习中,优秀人才遇到的问题、困难和其他同学一样多,但他们总能明确地定义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法。长此以往,学习能力的差距就会变得非常大。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醍醐灌顶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同学花了很多时间去努力,不停地给自己“打鸡血”、灌鸡汤,却仍然进步有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拆解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就像那些表现较差的实习生,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从不真正思考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