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心软了?
“孙臣认为,贪墨最多的那十六人应依律判处磔刑,凌迟处死!夷三族!”
“次一等的三十人依律判处磔刑,凌迟处死!三族流放奴儿干都司!”
“再次一等的六十八人依律枭首,三族流放奴儿干都司!”
“最后的一百零七加四十五人,举家发配奴儿干都司!”
对于大明律,朱瞻垶不说能够倒背如流,但最起码的他还是清楚的,不过他依旧把量刑定的轻了不少。
要是真的严格按照大明律执行,并且在影响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最起码前三等的人都是要处以磔刑的,最后一等犯人也得按律枭首,而不是发配奴儿干都司。
而且按照这个贪墨程度来说,不剥皮实草就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不过朱瞻垶定下的刑罚也不算轻了。
奴儿干都司可不像是电视剧里说的那样想去就去,电视剧里那所谓的三万靖难遗孤被流放奴儿干都司也并非是真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流放奴儿干都司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人还没到基本就死完了,就算是不死,等到了奴儿干都司后也坚持不了几天。
难不成真指望朝廷给奴儿干都司的囚犯们发放棉衣?御寒衣物肯定是会给的,但到最后基本都会冻死。
朱棣看了朱瞻垶一眼,心下有些叹息,自己这大孙子还是心软了。
不管是惩前毖后也好,杀鸡儆猴也罢,这种时候这种事情那都是绝对不能留手的。
不过他没有直接点破。
“这事儿就按照太孙说的办吧,刑部督促好。”
“太子和太孙留下,其他人可以下去用膳了,光禄寺已经准备好了膳食。”
殿内群臣闻言心下一松。
皇上还是宠太孙的,谁都看出来了朱棣是巴不得把这些个贪官全部夷三族,但太孙给出的量刑皇上却接受了。
这是一件好事儿,最起码,太孙在草原时对敌人的残忍并没有带回到应天府来。
“臣等告退!”
一众群臣和藩王们有序的退出了奉天殿,而赵王朱高燧则是晃晃悠悠的凑到了汉王朱高煦那边。
“二哥,这藩王移封草原的事情咱都知道,但是其他的那些事情你听到过风声吗?”
“听到过一点,但是不是很清楚。”朱高煦先是点了点头,可随即又摇了摇头。
“听到过?那你怎么不告诉做弟弟的?”朱高燧有些急了,但奈何群臣还未走净,他也不得不压低声音。
“告诉你?怎么告诉你?我自己都不是很确定。”朱高煦瞟了一眼自己的三弟。
“祭天的前两天二哥才知道老爷子对那些藩王们有详细安排,但也就知道个一星半点儿根本不能确定。”
“现在太孙都册立了,你以为老爷子还是当初的那个老爷子吗?二哥我在宫里的眼线现在怕是都化作了野狗拉出来的屎了!”
……
朱高燧闻言沉默了。
这个他怎么会不知道?老爷子早在几天前就开始清理宫里的人了,有很多原本听命于他的锦衣卫都被这次清理晋商和东南海商的事情让老爷子直接给甩出去了。
就现在来说,宫里已经没有他能够使唤得动的锦衣卫了,就算是有,那也是老爷子的人,只是在表面上听他的。
但是朱高煦和他的好三弟有些不太一样。
他在宫里的那些人是被他自己打包送到了老爷子的面前的。
“二哥,今天朝上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朱高燧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眼中泛着一丝精光。
“满朝文武不管是同意移封的还是反对移封的,他们是没有一个人在意藩王们的死活的。”
“反对的官员是因为担心藩王们权利大了造反才反对的,同意的官员是想把藩王们当做包袱一样丢的远远地,至于藩王们到了草原靠什么活下去,能不能活下去,他们全然不在乎!”
“藩王们的今日,就是你我兄弟的明日啊!”
“也就是现在老爷子还建在,那些个文官们才没有提议让我们哥俩儿也跟着去草原就封。”
“若是哪天老爷子不在了……”
说到这里,朱高燧停下了话头,但意思很明显了。
朱高煦闻言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但却没有说什么。
就封草原不好吗?要是真的不好的话那些个藩王们能一点儿声音都没有的去就藩?
就封草原好吗?也不好,毕竟这得看怎么比。
跟温暖富裕的江南比起来,草原自然就成了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
“先等着吧,就算是想做点儿什么也不能现在做,这会儿老爷子正是敏感的时候,现在动,那就等于是直接撞上了老爷子的马刀上。”
朱高煦看了看后面的奉天殿,转头朝着光禄寺走去。
另一边,乾清宫。
“你还是心软了。”看着站在下面的太子和太孙,朱棣沉沉开口。
“按大明律坐赃致罪,‘五百贯之上罪止杖一百,徒三年’、”
“他们仅仅是坐赃而已吗?没有别的了?积年、积重、叠罪的补充律例你怎么不说?”
“‘贪六十两银子绞’的律例你怎么不说?”
“贪几万两几十万两甚至是上百万两的能和贪五百贯的相比较吗?”
“你心软了!你狠不下心来!”
朱棣直勾勾的盯着朱瞻垶,厉声呵斥。
“流放奴儿干都司?流放完了呢?要是他们逃跑了呢?你有没有想过!?”
“诶爹,您……”朱高炽一看情况不对就想站出来打圆场。
“你闭嘴!”朱棣直接甩了个眼刀过去。
现在的他对这自己最疼爱的大孙子都已经厉声呵斥了,更别说是朱高炽了。
“爷爷,孙儿之前想过这个问题。”面对着老爷子的盛怒,朱瞻垶没有一点儿的慌张。
“奴儿干都司的脱木河卫、葛林卫和福山卫等地即将开发,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虽然咱们从鞑靼带回来的俘虏可以发放到那边去,但这还远远不够。”
“那边只要开发出来就会成为不亚于应天府这边的大粮仓,所以孙儿认为与其杀了他们以儆效尤,倒不如让他们去做点实事儿。”
“其次,想要杀鸡儆猴也很简单,当官的没有几个不贪的,想要从官员身上解决贪墨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倒不如从商人这边入手。”
“哦?”朱棣听到大孙子有自己的想法,语气也温和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