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1 观念艺术的影响:人为建构的图像

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作为一场运动诞生(也被称为“概念艺术”),影响广泛,一方面、许多观念艺术作品以摄影的形式记录下来呈现在大众眼前,例如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大地艺术的记录照片,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的《一把和三把椅子》。另一方面,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以文字或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所呈现的摄影图像与直接摄影获得的纪实影像大相径庭。现实中的拍摄已不能满足艺术家的观念表达,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影像转变为主观的“建构”图像,威廉·魏格曼(William Wegman,1942— )、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1950— )、汉斯·贝尔默(Hans Bellmer,1902—1975)、今道子、桑迪·斯各格兰德(Sandy Skoglund,1946— )等人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

威廉·魏格曼

一个宠物狗的拟人化角色扮演,成就了威廉·魏格曼(William Wegman)的艺术生涯,他一直都在以自己的观念手法拍摄自己的宠物狗——几只威玛猎犬,从第一只叫曼·雷(Man Ray)的狗开始,到后来的费·雷(Fay Ray)和他的孩子们。威廉·魏格曼为其化妆、造型,训练它们在影棚中按照一定的姿势或者故事情节进行拍摄,人的形态被威玛猎犬模拟的惟妙惟肖,威玛猎犬本身的“无表情”神态在不同的服饰、鞋帽造型下时而幽默、时而优雅、时而桀骜,有时又透漏出不屑与戏谑。他的后期创作都是通过20英寸×24英寸的宝丽来相纸拍摄完成。魏格曼通过宠物狗的表演,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一场荒谬的演绎,导演式的摄影手法也是另辟蹊径。图1-78所示为威廉·魏格曼作品《with or without dogs》。

57843-00-061-01

图1-78

贝尔纳·弗孔

法国摄影家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1950— )把影像“造”成了自己心中所想,是自身情绪、情感、欲望在影像中的投射。他的作品不是现场的纪实性拍摄,从一开始就是“预设”,最终的每一张照片包括了导演、摆布、情节安排等一系列手段,导演出一幕幕阴郁、梦幻、超现实的人偶剧场。

弗孔收集了商店了的废旧人偶,重新修整后,1976年开始带着他们游历于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场景中间,真人与人偶混搭在一起,构建出自己童年的游戏、生活景象,并用照片记录,真假并存的人像与人偶营造出神秘、梦幻甚至温馨而又诡异情绪。是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像还魂。图1-79所示为贝尔纳·弗孔的作品《La cueillette》。

57843-00-061-02

图1-79

桑迪·斯各格兰德

学习过电影、雕塑,获得文学和美术学硕士的桑迪·斯各格兰德(Sandy Skoglund 1946— )在1972年开始了他的观念艺术创作,摄影成为承载她艺术思想的有效手段。她的作品通过各种手段布置出一个特殊的场景:通常以一处两面夹角的墙角为中心,虚构出故事场景,环境颜色经过精细的设置,灰暗沉闷或者鲜艳的背景和底色,用雕塑手段制造的色彩鲜艳或灰暗的动物充斥在整个空间,镜头前呈现出一个精心构建的超现实的场景。她的摄影作品也被称之为装置摄影。代表作品有《狐狸的游戏》《行走在蛋壳上》《巴黎的猫》等。

观念艺术行动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构建影像的手法在此之前和之后的摄影家中都有尝试和广泛运用,20世纪初的德国艺术家汉斯·贝尔默(Hans Bellmer,1902—1975)是一名有特殊癖好画家、雕塑家。20世纪30年代开始制作人偶,真人大小的人偶潜藏着对性的虚幻想象并以扭曲的方式呈现出来,他将自己制作的玩偶关节以及活动部分以球体的方式制作,躯体、四肢再以不同的形态组合,放置在不同的场合,人偶主体和环境呈现出超现实主义影像风格。出生于1955年的日本摄影家今道子(Michiko Kon),以超乎想象的创造力,利用花卉、蔬菜、服装、鱼类等日常生活中的静物构建出一幅幅神秘、虚幻、利用现实而又超出现实感知的艺术作品。新鲜的鱼生、肉类特有的光泽、质感和服装、花卉经过艺术家奇思妙想的组合,生命的形态在不同的组合中以陌生而又奇幻的形象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