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1年开始,在原国家卫生部领导下,中华医学会牵头组织了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华医学会与临床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分会的专家,逐步编写出版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涵盖临床各个学科,以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主旨,供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遵循。其中,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全国器官移植专家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器官移植分册》,于2010年正式出版,使器官移植医师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加速推动了器官移植临床诊疗与相关技术操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了医疗质量。
随着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有序推进,我国器官来源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自2015年开始,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唯一合法的器官来源,与此同时,器官移植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迅速提高。2018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达到了6 302例,共实施各种器官移植手术20 201例,移植手术总量为世界第二位。同时,医疗质量也在不断提升,1年与5年存活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创新也不断涌现,如自体肝移植、无缺血肝移植、供受者血型不相容肾移植等技术的实施和开展,改善了受者的预后,扩大了供体范围;伴随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发展,器官保存与供体器官维护技术逐渐成熟,有效地保证了供体质量,有助于改善受者的预后,提升医疗质量。
随着医疗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行业共识。2019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提出,当前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器官移植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促进器官移植科学、平衡、规范和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建设“中国器官移植质量提升计划”,通过优化医疗质量评价方法,建设规范化诊疗体系,不断促进器官移植质量均衡发展。而作为建设规范化诊疗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临床诊疗规范的更新无疑是重中之重。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器官移植分册》出版迄今已有10年,相对于我国器官移植近年来转型发展的现状,内容已显陈旧,亟待总结近年来临床取得的新经验、新理念,纳入新的技术进展,以促进全国器官移植医疗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中华医学会部署下,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全国专家,对2010年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器官移植分册》进行了系统修订,旨在适应我国器官移植转型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更新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相关内容,补充了我国技术成熟的联合移植、胰岛细胞移植和器官移植相关辅助技术操作的内容,使之更加全面覆盖器官移植临床实践内容,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中国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技术规范》的修订任务,分会组织了器官移植领域最强阵容参与规范的编写和审定工作。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保证规范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本次修订邀请全国各移植中心的专家参与撰写和审稿、定稿。参与编写的专家共356位,组成43个编写小组,建立了相应的37个信息联络群。执笔者多为临床一线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他们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国内移植中心多年积累的成熟经验,保证了《中国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技术规范》的可操作性。同时,为了保证内容的权威性,组织了老一辈医学专家、院士、学科带头人等担任主审专家,并组织了分会各个学组、相应领域专家参与内容的审定,召开46次审稿会和定稿会,并在线上、线下以及以调查问卷等多种途径征求对文本的修改意见。经过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数易其稿,历时3年,完成了《中国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技术规范》的编写任务,相继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器官移植》《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和《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发表。
2020版《中国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具有如下特点:①覆盖面广:在2010年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联合移植、胰岛细胞移植、移植感染、移植远期并发症、移植相关诊疗技术如透析、病理学、麻醉和护理等内容,覆盖了器官移植临床诊疗相关的所有方面。②可操作性强:本书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结合了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器官移植临床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③权威性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四、五、六、七届主任委员陈实教授、郑树森教授和刘永锋教授等担任本书的总主审,指导第八届委员会完成此项艰巨的任务。④强调移植受者管理的全程性和整体性:增加了移植受者常见感染、代谢并发症等近、远期并发症的诊疗,强调对器官移植受者的全程管理与随访,以提高移植的长期效果,减少并发症。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如此大规模的编写工作,加之器官移植的发展日新月异,问题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将《中国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予以修订,让《规范》更好地服务于器官移植临床工作,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科学、规范和高质量发展。
石炳毅 薛武军
2020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