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双治:血栓心脉宁片现代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血脉双治的理论渊源与应用

第一节 中医气血理论的源流及血脉双治

一、中医气血理论源流

气血理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疾病的中医治疗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理论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按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气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先秦两汉著作;自晋唐以来直至宋金元明,气血理论有较深的推进;经清代全面探索梳理,其学术体系已较为完善;当代气血学说又有了新的探索和发展。综合所述,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气血理论奠基期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医药学的萌芽和奠基时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为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石。关于气血理论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详细论述,如《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本脏》亦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指出气血为人身之至宝,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灵枢·营卫生会》云“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不但指出气血同源于水谷之精气,而且表明气血一体,气与血是相互资生、相互维系的。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靠脏腑功能活动而产生,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血气未并,五脏安定”“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素问·举痛论》强调“百病生于气也”,认为气血不和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所以气具有温煦、推动、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血具有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气为动力,能生血、行血、摄血,故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谓。血为基础,能化气、载气,故有“血为气母”“气滞则血瘀”之说。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到气血治疗的重要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只有“气血正平”,才能“长有天命”。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也强调了治疗的重点应在气血。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的专书,“六经辨证”是其辨证论治总纲领,“八纲辨证”是对六经为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括,而“气血辨证”则是贯穿于“六经”和“八纲”的辨证核心。

(二)气血理论发展期

自汉后,气血理论的论述以《黄帝内经》为基础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荣者血也,卫者气也”,并最早将气血病证系统分类,专设《气病诸候》和《血病诸候》。唐代孙思邈特别重视脏腑经脉气血通塞情况,并总结了调治脏腑气血的方法。

至宋代,有了较为丰富的论述,其中以杨士瀛的论述最为全面,对气血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临床证候、辨证要点、治疗规律和用药特点等均进行了详尽的阐释。根据《黄帝内经》的气血论述,《仁斋直指方论·血荣气卫论》中指出:“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气与血也。盖气取诸阳,血取诸阴。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血气,血气者,其人身之根本乎。”认为气血为人身之源,为生命活动之所系,进一步阐发人身气血的重要作用,着重强调气血与生命存亡息息相关,为人身之根本,如:“夫人所以根本此性命者,气与血也”。其论气“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运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运转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其论血“血为荣,荣行脉中,滋荣之意也……灌溉经络,长养百骸”“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由于气血是维持人身生命的基本物质,《仁斋直指方论》中也进一步阐述气血的相互依存关系,指出气血“相随而不相离也”,但他强调气血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等的,而是以气为主导。“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明确指出气对血的统帅作用,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血在脉中运行,实赖于气之统帅和推动。杨氏重视气血为“人身根本”“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提出“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的观点,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其临证用药,主张气血兼治,提出“调气为上,调血次之”的观点。

陈自明首次在《妇人大全良方》中运用气血理论,分析和治疗妇科疾病,使气血学说在妇产科中得到全面运用。金代张从正强调治气血不能一味言补,应根据邪正盛衰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治措施;李杲重视脾胃,强调“益元气”的重要性,制定了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元代朱丹溪著《丹溪心法·六郁》,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擅用四君、四物汤调治气血,对后世影响颇大。

(三)气血理论成熟期

明清时期是整个中医药学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时期,气血理论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法方药体系,尤其在方药的应用上极大地丰富了气血理论体系,可视为成熟的标志。明代张景岳对气血病机作了较好的概括,在《景岳全书》里指出“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强调各种疾病,归根到底是由于气机不调所致。在《类经·经络类》中指出“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从阴阳角度论气血。明代朱橚在《普济方·血荣气卫论》中说“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概括了气血的生理和病理。明代赵献可在《医贯·血证论》提出了“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的治疗观点。

清代唐宗海《血证论》发前人之所未发,对出血及血瘀的病机及证治有诸多阐释。他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治法,至今仍为治疗血证的要旨。他在《血证论》中指出“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将出血的病机概括为火盛与气虚两端,“火盛则逼血妄行”“气伤则血无以存”;并提出血证治疗方法为“补血者,总以补肝为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云:“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一部有关活血化瘀疗法的专著,“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这是他治学的中心思想。王清任创制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活血化瘀的方剂,对血瘀证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气血合脉说》中阐述:“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困,或因吐血、衄血,或溺血、便血,或破伤流血过多,或崩漏、产后伤血过多,若血瘀,有血瘀之症可查。”他明确提出气有虚实,血有亏瘀,说明其论气血是从虚实角度加以分辨的,并充分运用气血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重视气药与血药的配伍,使气通血活,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气血两者中,他更重视气的作用,他认为气是人体生命之源,人体生命活动全受气的支配,治血与理气相连,理气与治血结合,对血多活之、养之,对气多行之、补之。在他的许多论述中,可以看到对“元气”的重视。《半身不遂本源》:“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认为半身不遂之见症,多由于气虚。他认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能使周身气血通而不滞,血活而不淤,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医林改错》一书总结了60种气虚证,50种血瘀证,建立了“气虚宜补,血瘀宜行”的基本原则,补气活血、逐瘀活血成为立方选药的基本原则。《医林改错》中的气血方剂以其卓著的临床疗效,至今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标志着气血理论走向成熟。

(四)气血理论近现代创新期

由于近现代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气血理论在其影响下,有了传承创新的新发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郭士魁、陈可冀为代表的中医工作者,进行了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系统研究,并逐步催生形成了现代活血化瘀学派,提出十纲辨证,即八纲辨证结合气血辨证,创制了系列医方,如冠心2号、精制血府胶囊、愈心痛方等。此外,以颜德馨等为代表的中医学家提出了气血理论指导心脑疾病、衰老的防治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气血理论为基础,还有一些新的理念提出,如“脑心同治”“血脉双治”等,对创新中医药理论均具有开拓性的进展。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气血理论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将与现代医学不断融合,形成中西医医学临床及基础医学的结合点,为临床疗效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气血理论与血脉双治

(一)血与脉

《灵枢·决气》:“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指胃肠道消化食物,通过机体气化作用后变成红色的物质,即为血液。血之与脉,关系如何?《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表明食物的精华部分注入脉中,化生而成血,表明脉既是血液生成的场所,也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场所。血脉指的是由血液和脉管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灵枢·九针论》:“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血脉是可以容纳血液并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灌注到脏腑四肢百骸,发挥营养作用的管腔,与现代解剖学血管的概念已大致相同。中医学中“脉”有几种含义,一是脉管,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二指脉搏,属诊断学中的四诊之一;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这里讲的脉指的是第一种。

血脉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运行气血作用上。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中运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使其循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摄入的饮食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若脉中气血不足或血液运行异常,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运行迟缓而出现血瘀的症状;血液妄行会出现出血的症状。血在脉中汇聚、运行,输注于全身。血的充足与否,血的运行以及脏腑组织受血营养等情况,均可反映于脉。

心脏与血脉相连,联系脏腑四肢百骸,输送血液至全身,发挥濡养作用。心主血液,脉运行血液,心脏、血液、脉管共同完成“心主血脉”这一生理活动。“脉为血之府”是对血脉功能的准确描述。“血脉通达”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以及血液对周身脏腑的濡养作用。

(二)血脉双治

《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脉运行以和利为期,若血脉失调,最终影响气血运行而致诸疾。脉道的通畅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因素。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循环不休,随血的运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以供其需要。脉道是否通利直接影响着血液运行的速度。故《素问·调经论》云:“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血脉双治,是指血与脉同时治疗的一种治则,为气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脏腑、肌表等经脉血络痹阻的一系列疾病。其通常以活血通脉为基本大法,在气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以扶正,或结合散寒、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等诸法以祛邪,从而达到和利血脉之功效。具体常见的治法有:

(1)益气活血通脉法:

本法是在活血通脉基本大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益气的作用,主要用于血脉瘀滞伴有气虚的各种血脉疾病,包括现代的冠心病、脑卒中、脉管炎、静脉血栓等疾病,常用的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地龙等,经典的方剂有补阳还五汤。

(2)温阳活血通脉法:

本法是在活血通脉的基础上,增加了温通阳气的作用,主要用于阳虚、寒凝等导致的血脉运行不畅,包括现代的冠心病、脑卒中、脉管炎、缺血性肾损伤、深静脉血栓、痛经等属阳气不足、血脉痹阻者,常用的药物有桂枝、附子、细辛、肉桂、吴茱萸、小茴香、炮姜、黄芪、人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姜黄、延胡索、地龙、全蝎、乌梢蛇等,经典的方剂有当归四逆汤、少腹逐瘀汤等。

(3)滋阴活血通脉法:

在血脉瘀滞不通的情况下,伤及机体阴津,导致阴液不足,血滞不畅,本法在活血通脉的基础上,滋补阴津,充实血脉,从而达到阴血充盈,脉道通利的目的。本法主要用于血脉疾病伴有阴虚证候者,常用的药物有麦冬、玄参、沙参、玉竹、生地黄、天冬、女贞子、川芎、当归、白芍、红花等。由于阴虚的情况下同时伴有气虚或者内热,故本法通常与补气、养血、清热、凉血等法并用。

(4)清热活血通脉法:

本法主要用于血分有热,瘀热内阻,脉道不利导致的冠心病、脑卒中、脉管炎等。本法在应用活血通脉药物的基础上,配伍清热凉血、解毒开窍等药物,如牛黄、冰片、麝香、毛冬青、金银花、槐花、赤芍、丹参、蟾酥、水蛭、地龙等。

(5)祛湿活血通脉法:

本法主要用于湿浊内生或水湿不化,同时伴有瘀血不行,脉道不利,常见于冠心病、脑卒中、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属湿瘀内阻的病症。本治法在活血通脉的基础上,配伍祛湿泄浊或利水渗湿等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苍术、白术、萆薢、土茯苓、红曲、山楂、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泽兰等。

(6)化痰活血通脉法:

本法主要用于痰瘀互阻,血脉不畅所致的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血栓性疾病等病症。本法化痰与活血同用,痰瘀并治,在此基础上加以通利脉络,常用的药物有瓜蒌、薤白、半夏、陈皮、天南星、竹茹、竹沥、天竺黄、丹参、当归、川芎、赤芍、桂枝、地龙、全蝎、土鳖虫、蜈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