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因测序技术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科学家对各种临床疾病特别是肿瘤领域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个基因或位点的研究,全基因组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第二代测序技术(second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iques)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其具有精确度高、通量大和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基本原理就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DNA时,利用标记在碱基上的化学标记物发出的光信号或质子流信号间接读取序列信息,同时它可对目标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为肿瘤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2005年,第二代测序仪出现,并且很快应用到了医学领域。目前第二代测序技术在肿瘤的预防、发生、转移、治疗,以及肿瘤预后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胆囊癌研究中,众多科学家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分析胆囊癌基因突变谱,筛选出有意义的突变位点,如肿瘤抑癌基因TP53、KRAS、ERBB家族基因、染色质重塑基因家族等。
Javle等通过对554例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包括85例胆囊癌)的石蜡标本测序发现,TP53突变基因最多,约占59%,同时其与肿瘤分级、预后密切相关。深层次研究TP53对于评估患者预后及靶向治疗意义重大。同时,Javle等通过对胆囊癌组织标本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KRAS基因突变与预后不良关系密切,其研究还发现两种特殊突变类型——FGF10基因扩增和FGF3-TACC基因融合,这两种突变基因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近几年来,ERBB基因家族在胆囊癌中的突变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一项研究利用外显子测序和癌症相关基因的超深度测序组合鉴定57个胆囊癌体细胞突变,发现ERBB信号转导(包括EGFR、ERBB3、ERBB4及其下游基因)是最广泛的突变途径。进一步统计学分析发现ERBB信号转导途径突变的病例预后较差,而这些突出了ERBB信号转导在胆囊癌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尽管胆囊癌突变谱尚未完善,突变基因对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尚未完全阐明,甚至存在众多争议,但相信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胆囊癌患者终将会因为该项技术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