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与中医药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炎帝的湖湘身影

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此记载中的炎帝为炎帝神农氏,别号烈山氏。

“炎”字由两火构成,代表烈焰、太阳、热气等。炎帝族之所以称“炎”,与他们依靠太阳与火为生,并且崇拜太阳与火有关。农作物的生长成熟需要阳光,食物的烹饪及取暖需要火焰的帮助,这便形成了最初人类对太阳与火的崇拜。他们将懂得阴晴冷暖和善于利用火焰的人奉为首领,并将其称为“炎”。久而久之,这个民族便以“炎”著称,而其首领则被称为“炎帝”。由此可知,“炎帝”并非某一个人,而是代代相传的一群首领。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八世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釐,釐生帝哀,哀生帝榆罔,传位530年。

一、湖南炎帝陵的由来

湖南炎帝陵位于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自宋乾德五年(967年)建庙之后,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亦历尽沧桑,屡毁屡建。关于株洲炎帝陵的由来,学界有以下两种说法:

其一,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西北部的鹿原陂,故有炎帝陵。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所著《路史》记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王象之编著的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记载更为具体:“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

其二,第九代炎帝榆罔是继炎帝神农一世烈山氏姜石年后的第八位帝王,与黄帝公孙轩辕同时代人。榆罔居于空桑,后来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其中以蚩尤最为暴虐。榆罔势力已经衰弱,没有能力进行征伐,于是被迫居于涿鹿。诸侯公孙轩辕实懋圣德,平定了天下暴乱,所以诸侯都归顺了他,故而代替榆罔而治理天下成为天子。榆罔在位55年,降封于洛。因耻于受封,遂率本部落联盟跋涉神农架,横渡长江,游居湘南。在这里,为了“寻裹腹之谷,找治病之药”,炎帝率众在汝城作耒耜,在安仁尝百草,在嘉禾播嘉谷,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当地民众仍以帝王之礼厚葬了他,其陵墓即今湖南炎陵的炎帝陵。

二、炎帝与湖湘文化

由于历史久远难以考证,后世可能无法断言究竟是初代帝神农葬于湖南还是九代帝榆罔葬于湖南,但炎帝对湖湘先民的繁衍生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无私帮助却是无法磨灭的。

炎帝改变了先民长期习惯的攫取天然食物的生活方式,而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与人均天然食物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的。据《白虎通》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古代原始社会人很少而禽兽很多,所以都吃禽兽肉。到炎帝烈山氏部落出现的时候,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天然的食物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裹腹需求。此时,首领炎帝必须找到新的食物来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而《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说明当时不仅食物短缺,而且茹毛饮血的生活使得先民经常面临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威胁。苟爽《诗传》中提到:“(炎帝)始教造田,谓之田祖。先为稼穑,谓之先啬。神其农业,谓之神农。”此外,《嘉禾县学记》记载:“嘉禾,故禾仓也。炎帝之世,天降嘉种,神农拾之教耕作,于其地为禾仓,后以置县,循其实曰嘉禾县。”这说明炎帝神农在湖南嘉禾发现了嘉种,并教人们耕作,嘉禾应该就是现在的水稻。由此可知,是炎帝发现了农作物的种子并教授其族人种植农作物的方法,他带领其族人经过长期观察积累经验,熟悉稻谷的生长规律,加以适当照管,及时把握采集季节。作为纪念,湖南嘉禾县这一地名保存至今。

除了农作物种子外,炎帝还教人们制作劳动工具。《逸周书》记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钮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而《易经·系辞下》记载: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另据《衡湘传闻》记载:神农氏之裔“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炎帝在湖南郴州的一座山脉附近创造了劳动工具——耒耜,故而该山被称为耒山,而下发源的一条河流被称为“耒水”。“耒水”全长35km,流经桂东、汝城、资兴、郴县、永兴、宋阳、衡阳等七县,耒阳县也因在耒水之阳而得名。炎帝不但发明了农耕,而且还教授人们管理耕作的技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实行撂荒耕作制,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以后逐步发展为火耕水耨。耒是原始农业早期使用的一种重要农具,由采集时代的一些工具过渡而来。基本形制是一根适合用手握的木棒,将木棒的两端砍成、或磨成、或烧成尖状而成。耒的主要功能是为播种时在土面戳一洞穴,再把种子放入穴中。耜的最初形状是略带小梗的竹木、石片、骨角、蚌片,捆扎在耒的下端,主要用于挖掘、耕地、除草。耒耜是由耒与耜两种农具结合演变而成,这就是犁的雏形。这种农具因发明于湖南境内,故较适用于南方稻作。耒耜犁作为耕作工具,与牛的驯化和饲养密切相关。因此,炎帝神农部落是最先驯化和养殖牛的部落。古籍中将炎帝神农氏的长相描述为“人身牛首”,但这并非因为炎帝真的是半人半兽,而是对炎帝驯养牛用来犁地造福人类的一种纪念。《炎陵志》提到:“牛者,农之所资也。习俗讹言,因是谓神农。”这也是最古老的石碑神农执耒图要在炎帝头上添两只牛角的真正原因。“人身牛首”是体现炎帝神农在农业上功绩的形象。炎帝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此外,炎帝还治麻为布,使民着衣裳;做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基本生活需求外,医药总是人类发展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纪》亦云: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韩非子·五蠹》说:“民食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炎帝神农及先民们在采集活动中逐渐发现,由于误食了某些动植物会发生呕吐、腹痛、昏迷,甚至死亡。相反,吃了某些动植物,能消除或减轻身体的一些病痛,或解除因吃了某些动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在渔猎生活中又发现,吃了某些动物的肢体、内脏,能产生特殊的反应。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便能逐渐辨识许多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功效,遇到患某种疾病的情况,便有意选择某些动植物进行治疗。正是这种以身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中医学文化。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中国的第一部药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而湖湘人民为纪念炎帝为湖湘医药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在茶陵建“尝药亭”,于炎陵建“百味亭”,希望代代湖湘子孙能够将炎帝的大爱、奉献和求索的精神铭记于心。

三、湖湘炎帝陵的文化价值

炎帝辛劳一世,最终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古地名凡以“陵”命名者,皆因葬有古帝王之墓,加之这里出产茶叶,因此被称为“茶陵”。炎帝在湖南留下的农作文化遗迹和传说是丰富而动人的,表明炎帝氏族在远古时期对湖湘地域的生产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为后世湖湘文化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每年都会到炎帝陵参加盛大的祭祀活动,1993年至今,湖南省、株洲市政府先后举办大型公祭大典活动30余次,组织民间文化祭祀活动5000余次。人们通过对炎帝陵历史变迁的认知与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更深的领悟,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有了更强的使命感。炎帝陵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体现在文明发展和文化传承方面。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创立了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工业文化、商贸文化、民族音乐等,从不同层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使先民的生存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中华文明的创立和发展就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尊祖敬祖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人们因纪念炎帝而逐渐形成了庄严盛大的炎帝陵祭典。著名湖湘文化学者朱汉民先生认为,湖南炎帝陵的修建和祭祀活动有政治意义,当时的朝廷倡导民众信仰炎帝神农,是避免其相信鬼的习俗。如今炎帝陵祭典谨循祖制,公祭典礼一般按九项仪程举行,即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鸣炮奏乐,敬献贡品,乐舞告祭(大合唱),敬香,敬献花篮,全体鞠躬,恭诵祭文,敬焚帛书,鸣炮、奏乐、礼成等。该祭典从仪式、音乐、舞蹈、祭文等各方面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华人世界令人瞩目的代表性祭典活动,并于2006年收录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是体现在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方面。从民族情感上说,炎帝陵的重大社会价值在于承载着炎黄子孙慎终追远、尊祖敬祖的优良传统和寻根情感。随着炎帝陵祭典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炎帝陵文化在海内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与弘扬,不仅唤起了炎黄子孙强烈的归属感和家园情怀,而且极大地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炎黄子孙同心协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而努力奋斗。从民族精神而论,炎帝在带领人民进行创新发展的历史中展示了其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炎帝陵对炎帝精神的核心理念进行了重塑,提炼出上述现代性的核心价值理念。当代的“炎帝精神”不论从内容还是表述上看,都是一种现代性的精神体现。首先,从内容和表述方式来看,这是一种直截了当、内容明确的表述,没有通过其他任何诸如神话、神圣、神秘的方式来表述;其次,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开拓、创新、进取、奉献将当前时代性的显著特征都涵盖在内;最后,标志着核心价值理念的转换。作为民间信仰,其核心理念是宗教世界观,并通过神学的理论表述出来。炎帝精神没有任何宗教世界观和神学的影子,也没有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完全是现代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表述。

因此,虽说炎帝神农本身具有一定的神幻和宗教色彩,但在炎帝陵对其思想内涵进行再提炼和再改造后,其科学和现代的部分越来越多,神话和宗教色彩越来越少。“炎帝精神”等民间信仰通过传统文化再造功能已经发生了转换,其传统单一的祭祀功能已经转换为民俗文化、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经济开发等多元化的现代性功能。“在当今社会,民间信仰‘神’的一面正在隐去,而其娱乐和文化功能却日益凸显出来,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民间信仰的世俗化过程就是民间信仰的传统功能向现代性功能的转换过程,就是由世俗化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利用好民间信仰的再创造,可以更好地深化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湖湘文化,这便是炎帝陵文化带给我们最为深远的思考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