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帝内经》
医之始 本岐(qí)黄
学中医,应该从《黄帝内经》开始。
《黄帝内经》不是经文,而是一本医书。它是黄帝(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是五帝之首,被尊称为“人文初祖”)和岐伯(岐伯是黄帝的医学老师,被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对健康相关问题,以一问一答形式,形成的一本医学专著。
灵枢作 素问详
《黄帝内经》为《灵枢经》《素问》两书的合称,简称《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是关于动物、植物等自然界所有生物、气候甚至其他星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其实讲的就是人怎样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冬天应该穿厚的鞋,如果你穿凉鞋,就是和大自然对着干,疾病就会找上门了!
再来说《灵枢经》。《灵枢经》也被称为“针经”。我们的祖先告诉过我们一个治病的要诀“一针、二灸(jiǔ)、三用药”。
“一针”是指首先用针刺的方式治病,这个“针”共有九种,包括镵(chán)针、圆针、(dī)针、锋针、铍(pī)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称为“古九针”。九针长短、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后来,在“古九针”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来了新九针。现在最常用的是毫针。
“二灸”是指第二位考虑用灸法治疗疾病。“灸”是个会意字,由一个“久”、一个“火”组成,意思就是长时间用火热力烤。灸,最好的材料就是艾叶捣出来的艾绒,不起明火,但热力渗透性特别好,皮肤表面感觉温热,里面就有温热的感觉,有大补阳气的作用。另外,艾叶有搜湿的特性,哪里有湿气,它就往哪里走。很多慢性病是因为体内有湿气导致的,总也不好。所以,久病大多需要用艾灸的方法治疗。当然了,我们现在常说的针灸,经常是“针”和“灸”一起使用,都是通过激发我们自己身体的自愈能力治疗疾病的,是治疗疾病的首选。
“三用药”是指最后才考虑服药。“是药三分毒”,用药治病一定要找一个高明的医生给开药才行,不能随便乱吃。
《黄帝内经》因为内容丰富,理论深奥,很多人看不懂,就出现了很多解释,其中《难(nàn)经》是最值得学习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