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第一节 掌握四步法,把期望变成可实现的目标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合理吗
小志和晨晨是同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他们的妈妈也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最近,两位妈妈却都在为各自的儿子发愁。
还有半年就要面临中考了,小志妈希望儿子能考入本市的一所市重点高中,可就在刚进行完的上学期期末考中,小志考试失利了,尽管他平时学习很努力,但还是被英语和语文两个弱项拖了后腿。不仅如此,小志的强项数学这次也发挥失常,总成绩在年级更是跌落到了百名开外。开家长会时,老师劝小志和他妈妈保险起见,应考虑把中考目标降到确保本校高中(一所口碑不错的普高),力争区重点高中,不要把期望定得太高。听老师这样说,小志妈有些犹豫了,尽管她和小志都希望能够考入那所梦想中的学校,可面对儿子起伏不定的考试成绩,妈妈开始思考自己对儿子的期望是否有些过高了?
比起小志妈,晨晨妈就更是发愁了。晨晨从小就喜欢唱歌、主持等文艺活动,虽然没有专业学过声乐和乐器,但仍在学校的文艺比赛上获得过奖项。这一年来,他在看过几场选秀类节目后对爸妈宣布:“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去当歌星。”晨晨的父母觉得儿子根本就是异想天开,让他好好学习,专心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要求他“至少考入本校高中”,并从此禁止晨晨观看选秀视频,直到中考结束为止。哪知这一决定,使晨晨和父母的关系一下子恶化了,他觉得父母根本不尊重自己的志向,学习成绩也随之直线下滑,掉到了班里的倒数。
有不少家长可能也会遇到出现在小志和晨晨家的问题,常会思考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合理吗?到底该依据什么来判断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呢?当孩子一定要坚持一些在父母看来完全“不靠谱”的自我期望时,我们又应该怎么去面对呢?
做好目标管理,影响孩子一生
从小让孩子学习目标管理,让他不断练习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能力。
1.为自我选择做好准备。
多数孩子在成年前的生活都相对简单,大都会遵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一轨迹推进,学习的内容也都是国家或地区设置好的标准化科目。
但是在孩子成年后,他们的人生就基本要靠自己去选择了。于是,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会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就如同蝴蝶效应,此刻的选择,很可能会彻底改写之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生轨迹。
并不是说孩子高考考上了最好的“211”“985”大学就一定会迎来一帆风顺的成功未来,也不是说孩子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就一定会折戟于现实的重担和时代的漩涡。关键在于,家长是否能在孩子未成年时,就给予他为自己人生做选择的锻炼机会,让他们能在成长中的每一件大事、小事上都有机会去学习为自己做选择,分析环境和自身的各项条件、利弊,不断提高大脑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成年后,拥有做出理性、明智抉择的能力。
2.增强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博士曾痛心地提到过他遇到的一些案例:一位学生原本非常优秀,入学后第一学期成绩就达到所在学院的第一名,但他却在大学4年中多次尝试自杀并因抑郁症住院治疗,最终因为重度抑郁不得不放弃学业;另一位是个优秀的博士生,他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他的博士研究(大多数人经常要用4~5年,甚至更长时间),然而在他令人羡慕的优秀背后却隐藏着他曾五次三番尝试放弃自己的生命,即使用尽所有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仍难以医好他的抑郁症。
这样的案例在徐博士服务的学生中屡见不鲜,徐博士把这种情况冠名为“空心病”。“空心病是一种比抑郁症更严重的新情况。”徐博士说,“它看起来很像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通常会被诊断为抑郁症,但问题是所有治疗药物都无效。”
这些学生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虽然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听话、乖巧,一直被家长向着为他们设定好的各种功利性目标推着走,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爱好是什么、为什么而活,他们对自己永远都不满足,总希望在学习、工作各方面都做到最好,但这样似乎又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这些学生所缺乏的就是内心的自我驱动力。一个孩子只有从小就在不断的自我选择、自我规划(不是简单地服从父母的规划)中操练能力,他才能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我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活得更有目标、更自信、更幸福。在RAPC动力模型中,自主选择是激发孩子自我驱动力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自我就没有真正的动力。
说到这儿,有的家长会发问:“如果我的孩子期望太多、目标太杂,还缺乏做事的行动力,这可怎么办?”
其实,期望并不等于目标,要想获得真正能够激发孩子行动力的目标,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做分析和判断,看这个期望是否符合孩子当前的真实状况,也就是判断其可执行性究竟有多大。
下面,咱们就来运用一种“期望-目标”四步法,帮你和孩子来判断怎么做才能引导孩子把模糊的期望转化成容易实现的目标。
“期望-目标”四步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让孩子把对自己或家长对孩子的一个期望以及计划实现的时间,写在纸最上方正中间的位置:你的期望是什么?
小志和妈妈写的是:我要通过6个月后的中考,考上××中学。
晨晨则写的是:我要在18岁之前出道,成为著名歌星。
正在阅读此书的你或你的孩子有什么期望呢?也把这个期望照这样写下来吧。然后,请跟着我,咱们一步一步地往下分析。
接下来,请你和孩子在这个期望的下方,写上如下文字。
第一步,要实现这个期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你要尽量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条件都写下来。
小志想到的“考上××中学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①总分要超过××中学的录取分数线;②考试的时候要不紧张(心理抗压能力要过关);③对自己的学习要有信心,并要不断付出努力;④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条是妈妈加上的),要保证上课听讲的效率和作业的完成质量,自觉地预习、复习,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弥补,做事注意力要集中,不因为马虎、粗心等问题丢分等。
想当歌星的晨晨也很慎重地思考了好久,在纸上写下了他想到的条件:①对音乐的热爱;②天生的嗓音条件和音乐天赋;③丰富的舞台经历(比如多次参加选秀和演出);④重要的机会和人际支持(例如名人推介)。
经过父母和老师的分析和提醒,晨晨又添加了几条:①专业的乐理知识和理解力;②专业的发声方法和长期的训练;③最好学习一到两门乐器;④良好的亲和力和心理素质。
收集完达成期望所需要的条件后,“期望-目标”分析就将进入了下一步。
第二步,在以上这些条件中,你已经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要检验目前的期望对于你来说的现实性,也就是根据目前情况看这个愿望是否真正适合你。
在做这个分析之前,小志妈妈对儿子在考试中不稳定的发挥感到很担忧。小志是一个内向、懂事、学习自觉的孩子,无论是课堂听讲还是完成作业和复习,都不用家长操心。但令妈妈不解的是,这孩子一到考试就很容易粗心,即使是会做的题目也常会做错,以致造成大量的丢分。
儿子出了什么问题呢?
当小志妈看到小志在他“考上重点中学还需要具备的条件”中,写下“考试的时候不紧张”这一条时,她似乎找到了答案。她好奇地问儿子:“你为什么认为这一条很重要?”
小志沉默了一下,不好意思地告诉妈妈,随着中考临近,他考试时就会越来越容易紧张。因为老师说过,现在的每一次考试都是中考的预测,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也因此带给自己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自己的弱项——英语听读和语文作文方面,小志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错,以致成绩下滑。
了解到儿子成绩下滑的真实原因,妈妈很自责。之前她只顾盯着孩子的成绩,对他的内心世界却太疏于了解。在老师的建议下,小志在家里重新做了一次模拟考试卷,分数果然比前一次考试提升了不少。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小志目前已具备考上他所期望中学的部分条件,这个期望对他来说是适合且可行的,小志不需要修改他的第一志愿。
而晨晨呢?他发现自己除了非常热爱唱歌和自认为“嗓音条件不错”之外,竟然大部分成为歌星的条件都不具备。晨晨很不甘心地和父母抱怨说:“可是,也有一些歌星在成名前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训练啊,就是因为参加了一些选秀节目就火起来了。我当不了歌星,就是因为你们不让我去参加选秀!”
晨晨的爸妈听了,气得真想狠狠地揍儿子一顿。但转念一想,用打骂和压制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也会让他更难以理性地看待自己。这一次,他们决定给儿子一些自主权,既然他有美好的期望,为什么不支持他一下,让他在体验中去成长呢?
于是,爸爸问晨晨:“你只是想当明星,还是希望成为一名真正有能力的歌手?”晨晨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真的想当歌手了!”爸爸接着说:“既然真想当歌手,那咱们就要把目光放长远些,几乎所有职业周期比较长的歌手,都曾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磨炼。爸爸妈妈支持你学音乐,但是不支持你放弃学业。通过目标分析你也看到了,专业素养和文化知识是成为好歌手的必要条件。那么,咱们先把中考拿下来,中考完爸爸支持你去学吉他。如果有合适你年龄的选秀活动,也可以考虑让你参加。”
“真的吗?”晨晨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开始不再抗拒,下定决心去努力备战中考。
从小志和晨晨对“要达成期望,你已经具备的条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如果孩子像晨晨这样,在所有这些条件中,几乎一个都不具备或者只具备不太有决定性的一两个条件,那么很遗憾,这个期望目前对他来说还不太现实,孩子需要修改一下他的期望,把实现期望的时间拉长,设法去增加实现期望的条件。相反,当孩子已经拥有了相当一部分决定性条件时,恭喜你,你可以有信心地告诉自己:这个期望对孩子来说是合适的、可行的。我们可以继续往下进行,看看该如何把这个期望转化成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第三步,要达到这个期望,孩子在现有基础上,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注意,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真正的目标,并非你的期望,而是你距离自己期望还需要具备的条件,每实现一个条件,距离期望的实现就会更近一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还是以小志为例,他要想考入自己期望中的市重点高中,还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呢?①提升心理抗压能力和应考能力,把因压力而丢失分数的比例降低到不大于5%;②提升英语听说能力,3个月内,将英语听说分数提升10分。
假如小志有个同桌,期望和小志考上同一所重点高中。他的学习也很不错,并且非常有自信,可以从容应对考试。只是在做题和考试的时候,特别容易因为马虎粗心而丢分,因此成绩也非常不稳定。那么,这个孩子还需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如何找到他做题粗心的原因并加以改善。
说到这儿,你是否可以发现期望和目标到底有哪些区别呢?目标指的是你在期望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期望的现实性而提出的,并且要在一定阶段内达成切实可行的预期成果。这将为你帮助孩子实现期望提供一个更实际且有价值的行动方向。简单来说,目标就是具体化的期望。即使两个人的期望相同,目标也可以完全不一致。就像小志和他的同桌,一个孩子的目标是提高自信和抗压能力,而另一个则需要克服马虎粗心的毛病。
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容易把别人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个问题通常表现为两点。
(1)从众
“别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我的孩子要是不学就落后了。我也要给孩子报一个钢琴班。”
当你对孩子缺乏相对客观的认识时,就会因为担心孩子被落下,而选择从众。这不但会浪费不少时间和金钱,还很有可能失去培养孩子真正优势和特长的机会。
(2)比较
“隔壁的小蕊和你同班,你们是同一个老师教的。怎么她的英语就能学得这么好,而你却这么差呢?”
怎么样,这些话听起来很耳熟吧?“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孩子永远战胜不了的“敌人”。其实,比较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如果比较的参照标准永远在别人身上,不能切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那么孩子的目光很容易只停留在别人身上,而却看不到自己的特点、特长。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只是为了赢过别人,从而保持自尊。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会感到焦虑、无所适从,却又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因此,要想让孩子达到一个真正适合他发展的期望值,最重要的那个参照标准不是别人,而是孩子自身。
假如你希望孩子提升英语成绩,就可以和他一同来分析,到期末考试,和他自己比,他期望提高的分数是多少。针对这个目标,孩子最容易通过提高哪些方面去实现?比如阅读和语法,那么他就要制订计划怎样去提高这一块。他最容易丢分的地方是什么,和自己比,他可以在这方面进步多少?
孩子通过和自己比较来提升能力,会更了解自己可以从什么方向、用什么方法去努力。这样做,不但能让孩子更有信心和行动力,当达到这个目标时,孩子也能获得真正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四步,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达成目标。
一旦你和孩子通过以上分析,确定了他真正的目标,那么最后一步,就是根据这个目标制订适合孩子实际情况的行动计划。
什么样的计划才“适合孩子实际情况”呢?这个行动计划既不是父母和孩子想当然地制订出来的,也不是看到别人怎么做计划我们就怎么做。要根据孩子实际的特点,例如个性特征、注意力水平、学习方式等和孩子共同制订和调整。具体如何引导孩子制订符合实际目标的行动计划,我将在下一节为大家详细解析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