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焦虑与抑郁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当焦虑程度与客观现实不符或持续存在时,就成为焦虑障碍;抑郁则是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缺失为核心症状的情感障碍。
一、常见病因
焦虑与抑郁可独立存在,亦可是药物引起或伴随躯体疾病、其他精神疾病存在。具体见表1-0-42-1。
表1-0-42-1 焦虑与抑郁的常见病因
二、常见病因的识别
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抑郁,除焦虑抑郁症状外,还伴有该疾病特有的特征;药物引起的焦虑抑郁有相关用药史。表1-0-42-2仅举例伴有焦虑抑郁的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
表1-0-42-2 伴有焦虑抑郁的精神疾病的识别
三、诊断思路
(一)病史询问要点
1.年龄
各年龄期均可发病,焦虑在青年与中年高发(20岁和50岁为发病高峰),抑郁在青春期、围绝经期和老年期高发。
2.心理社会因素
是否有职业或婚姻变故、亲人亡故或其他创伤经历等生活事件。
3.躯体疾病
有无相关疾病史,疾病诊疗情况,躯体疾病可诱发焦虑抑郁症状,焦虑抑郁也可表现为躯体不适。
4.个人史
酒精或药物使用情况、心理发育及个性特征等。
5.既往史
既往有无类似症状,发作频度,有无自杀的想法或行为等。
6.家族史
是否有精神障碍家族史。
(二)体格检查要点
1.全面体格检查,排除或评估躯体疾病。
2.精神检查要点 可从情绪体验、心理状态、躯体症状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详见表1-0-42-3和表1-0-42-4。
表1-0-42-3 焦虑的精神检查要点
表1-0-42-4 抑郁的精神检查要点
(三)辅助检查
无特异性检查,可用焦虑自评量表(表1-0-42-5)、抑郁自评量表(表1-0-42-6)进行初筛。不能排除躯体疾病的,可根据患者躯体症状转诊上级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血糖、血常规、性激素、心电图、头颅MRI、血药浓度等。
表1-0-42-5 焦虑自评量表及引出症状
表1-0-42-6 抑郁自评量表及引出症状
评定注意事项:适用于成年人,一般10min内填完,时间范围为过去的一周,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症状越重。焦虑自评量表正常上限为40分,抑郁自评量表为41分。
(四)诊断提示
1.焦虑抑郁症状+躯体疾病+症状随躯体疾病变化而变化+无既往史→躯体疾病继发焦虑抑郁
2.焦虑抑郁症状+药物服用史+症状与服药或停药有关+无既往史 →药物继发焦虑抑郁
3.焦虑抑郁症状+无明确的躯体疾病/药物服用史+幻觉、妄想/思维或言语行为紊乱→其他精神疾病
四、治疗原则
焦虑抑郁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联合治疗,此外还有中医治疗、电休克治疗等方法。心理治疗适合所有患者,但中重度患者不建议单独使用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
专业的心理治疗建议上级医院精神专科进行,在此仅简单介绍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性心理治疗及行为性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或称一般心理治疗,是基础性的心理治疗,适用于所有的焦虑和抑郁患者,其特点是善用医患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协助患者适应现实环境,渡过危机,或避免精神崩溃。技术方法有细听倾诉、支持和鼓励、说明与指导、疏导宣泄等,目的是给患者提供安全感,使患者安心,鼓励患者进行自我帮助,培养信心与希望面对及解决问题,减轻患者痛苦。
(2)认知性心理治疗:
焦虑抑郁患者往往对事物有一些歪曲的认知,如过高的估计负性事件的发生,悲观的想象事件的结果等。认知疗法是帮助患者纠正对己、对人、对事的错误看法或观念。首先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其次是识别确认患者的主要问题,然后帮助患者了解认识不良认知及其产生的影响,最后帮助改变不良认知或消极情绪,鼓励患者学习新的概念,用合理的方式应对事件。
(3)行为性心理治疗:
是一种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种行为的治疗方法。其中松弛训练较为简单,可以缓解患者焦虑。一般训练6~8次,每次20~30min,基本步骤如下:①选择环境优雅、光线柔和的地方,让患者座靠在椅子或沙发上,呈舒适的姿势;②让患者感受紧张和松弛的区别,如握紧拳头-放松,伸展五指-放松;张大嘴-放松,紧闭牙关-放松;尽力转头向右-放松,转头向左-放松;③依次放松全身肌肉。
2.药物治疗
苯二氮类药物,如阿普唑仑0.4~0.8mg/次,3次/d,口服,最大剂量10mg/d,具有抗焦虑的作用,可短期使用,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维持剂量,2~6周后逐渐停药。
3.中医治疗
轻中度抑郁患者,可予以中草药治疗。如贯叶连翘(圣约翰草)0.6g/次,2次/d,口服;或舒肝解郁胶囊2片/次,2次/d,口服。
五、转诊原则
1.不能明确诊断。
2.伴有精神病。
3.有毒品和酒精依赖或戒断。
4.基础治疗失败。
5.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抑郁,需要专科诊治躯体疾病者。
6.需要药物治疗的抑郁患者及长期药物治疗的焦虑患者。
7.有自杀、自伤及伤人风险。
8.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和孕妇等。
六、风险提示
自杀是抑郁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需对其进行自杀观念的询问。如询问“是否觉得活着没意思、没劲”“是否有活着生不如死的感觉”等,老年患者和青春期患者更易自杀。有自杀想法和行为的,应警惕,提醒家属预防,并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