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肿瘤相关性TIN

【定义】

肿瘤相关性TIN是机体由于肿瘤而引起的TIN,近年来肿瘤相关性肾病的报道并不少见,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如浆细胞增生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球蛋白沉积症、浆细胞瘤、浆细胞骨髓瘤、多中心性Castleman病),肝细胞癌,消化道癌,卵巢癌等,都可间接引起肾病。浆细胞增生性疾病、淋巴瘤主要引起TIN,而肝细胞癌、消化道癌、卵巢癌等多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关,如肿瘤相关性继发性膜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肿瘤可以引起三种肾病模式:①肾小球疾病(如微小病变性肾病、膜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②肿瘤相关性TIN;③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及肾间质,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肿瘤相关性肾小球疾病,但肿瘤相关性TIN亦不少见。

【临床特征】

1.流行病学

(1)发病率:

虽然肿瘤相关性肾病的报道并不少见,但是对其的研究却甚少,一般肿瘤患者中约不到1%的患者会进展为肿瘤相关的TIN。

(2)发病年龄:

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儿童十分罕见。

(3)性别:

男女无明显差异。

2.症状

患者兼有原发性肿瘤的相关表现和肾小管及间质损伤的表现,恶性肿瘤时可表现为恶病质,消瘦、贫血、水肿,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浆细胞骨髓瘤肾病者(管型肾病—管型肾病)临床上浆细胞骨髓瘤有免疫球蛋白增多症表现。

3.实验室检查

水电解质紊乱,血尿,有或无蛋白尿,白细胞管型,随后进展为急性或慢性进行性肾功能不全。浆细胞骨髓瘤肾病者尿常规检测M蛋白,本周氏蛋白。

4.影像学特点

肾脏体积增大,有原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浆细胞骨髓瘤者骨多发性溶骨性破坏。

5.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原发肿瘤治疗,对症支持疗法,保护肾功能。对于肿瘤合并肾病综合征,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和利尿剂的使用。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应该权衡利弊。如有高钙血症、副肿瘤综合征,别嘌呤醇的预防性使用可水化、碱化尿液,对溶瘤综合征有一定预防作用。拉布立酶是基因重组的尿酸氧化酶,可以促使尿酸转化为可溶性的尿素经肾脏排泄,静脉使用后可以迅速起效,降低尿酸水平。危重患者可选择血液透析。

6.预后

预后与原发肿瘤有关,肿瘤病因去除后,部分病理肾脏功能可恢复。

【发病机制】

肿瘤相关性TIN的损伤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机制有:①肾原发性肿瘤侵犯肾脏,造成肾损伤;②肾转移性肿瘤,肾组织周围肿瘤对肾脏间质破坏;③机体对肿瘤细胞产生异物免疫反应后对肾脏损伤;④肿瘤代谢产物引起的肾损害,副肿瘤综合征。诊断要点为老年人,肾脏损害表现,有原发肿瘤病史,排除肿瘤以外其他因素引起的肾炎。辅助检查有血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查。

【病理变化】

1.大体特征

肾脏体积轻度增大,后期肾脏体积缩小,被膜皱缩。

2.镜下特征

(1)组织学特征

1)单纯性TIN:

表现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集结,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形成,肾小管萎缩,基底膜增厚,一般肾小球病变轻微。伴有肾小球疾病者,可有相应改变,如微小病变型肾病、电镜下足细胞足突消失,如果伴有膜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则基底膜增厚,可见钉突、双轨及链条化,系膜细胞增生程度不等,可伴有硬化(图2-6-4)。

图2-6-4 肿瘤相关的TIN

A.PASM-Masson×40 1例结肠中分化腺癌患者,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2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僵硬,可见钉突,未见双轨及链条化;B.PASM-Masson×40 1例结肠中分化腺癌患者,膜性肾病2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僵硬,扩增淤血,可见钉突,未见双轨及链条化,系膜轻度增生,未见肾小球硬化

2)肿瘤相关的TIN-原发性免疫球蛋白沉积症:

表现为全身多系统免疫球蛋白沉积,肾间质见免疫球蛋白沉积、浆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病变可累及肾小球,肾小球见免疫球蛋白沉积,淀粉样物质,肾小球可见睫毛征。肾小管可见蛋白管型。

3)肿瘤相关的TIN-浆细胞骨髓瘤肾病:

肾小管、肾间质大量淀粉样物质沉积,伴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部分肾小球呈缺血性改变,轻度至中度肾小球系膜增生,一般无新月体。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不明显,未见细小的钉突、双轨和链条化。血管袢扩张淤血,未见血栓形成。肾小管中度萎缩,可见蛋白管型;间质有轻度纤维化,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浆细胞增生明显,淋巴细胞集结。动脉硬化明显。

(2)免疫病理:

单纯性TIN,肾小管基底膜见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一般无免疫复合物。如果伴有肾小球疾病,肾小球基底膜见C3、lgG、lgM沉积,符合基底膜相关性肾病(如膜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图2-6-5),系膜区C3d、C3、lgA沉积考虑lgA肾病。浆细胞骨髓瘤肾病者肾小球一般无或仅有微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肾间质及肾小管见棕黄色淀粉样物质。浆细胞免疫球蛋白染色显示浆细胞呈单克隆,提示肿瘤性病变本质。

3.超微结构特征

与原发性肾病通常难以区别。

图2-6-5 肿瘤相关的TIN

A.IHC En Vision×40 1例结肠中分化腺癌患者,MN2期,肾小球基底膜见C3d沉积,呈均匀一致;B.IHCEn Vision×40 1例结肠中分化腺癌患者,MN2期,肾小球基底膜C4d沉积;C.IHC En Vision×40 1例结肠中分化腺癌患者,MN2期,肾小球基底膜IgG均匀一致沉积

【鉴别诊断】

1.药物性

TIN有服药史,病理学上肾小管及肾间质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球病变不明显或仅有轻度系膜增生。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肾小球无免疫复合物,电镜无电子致密物沉积,可诊断。

2.IgG4相关性硬化性疾病

需要和浆细胞骨髓瘤肾病鉴别。一般骨髓瘤肾病,肾小球仅见少量免疫复合物,肾间质浸润的浆细胞有Kappa限制性(Kappa∶Lambda>10∶1)。IgG-4阳性细胞及IgG阳性细胞数量极少,比例未见异常(IgG-4/IgG<40%)。

3.原发性肾脏淀粉样变性

需要和浆细胞骨髓瘤肾病鉴别,骨髓瘤肾病有明确肿瘤组织,肾小球未见基底膜淀粉样物质沉积,未见睫毛征,刚果红染色阴性,疑难病理需要结合电镜报告进一步排除。

(黄海建 余英豪)